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公元1892年出生的名人介绍

公元1892年出生的名人介绍

韩同伦 [公元1892年-1958年]

  • 韩同伦(1892--1958)生于焦作市中站区朱村一个富裕家庭。1912年初中毕业后,在本村任小学教员,尔后任焦作中原公司兑换处职员,郑州兑换处主任等职。1942年后,历任本村治安主任,博爱县政协委员,抗美援朝分会和转建委员会副主任。1955年韩同伦参加工作,在焦作矿区政府工作,历任矿区建设副股...[详细]

韩德勤 [公元1892年-1988年]

  • 韩德勤(1892年10月8日-1988年8月15日),字楚箴,江苏泗阳人,中华民国陆军中将。 早年入南京陆军小学、河北陆军学堂、保定军官学校第六期。1918年毕业后分发北洋陆军任下级军官。后入川军第一混成旅,任旅部参谋、第一团团副。1925年负伤归故里。次年到广州,入中国国民党,得顾祝同保荐任...[详细]

官焱森 [公元1892年-1951年,抗战英雄]

  • 官焱森 (1892~1951年冬) 国民党第29集团军 67军 161师 中将师长 参加过随枣会战、武汉会战等多次抗日救国大会战,抗战英雄。 后任四川犍为县驻防长官。 为人豪爽正直,一生清白,思想进步,年轻时期追随-,积极爱国。 民国末期对国民党内部的腐败现象不满,自动辞官,...[详细]

高天增 [公元1892年-1966年]

  • 高天增(1892~1966.2),开封市人。著名面点师。 高天增因家境贫困,14岁便入开封山景楼学徒,出师后即应聘到开封西司衙门操厨,民国初年又受聘于丰乐楼、又一村等处任主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被推荐到开封市委小灶工作。1956年退休后,高天增遂应黄润生的邀请,主持又一新饭庄的面案工作...[详细]

高宝春 [公元1892年-1953年]

  • 高宝春(1892~1953.10),本名高锡绶,字印若,号宝春,后以号行,开封市人。清朝中期,高氏先人在开封城内开设"尚德堂"行医,因医术高明,尚德堂乃成高家代称,颇有名望。其父高世楷除行医外,又经营估衣店。 清朝末年,日本人满岗在开封开设一家镶牙所。经人介绍,14岁时高宝春拜满岗为师,学习...[详细]

陈兆衡 [公元1892年-1980年]

  • 陈兆衡 (1892—1980年)合浦县人。只有二年私塾学历,务农之余,跟随乡间泥水匠外出作小工,逐渐掌握建筑工艺的要领,并有所创造,成为民国时期北海无以为俦的建筑商和能工巧匠。商号“衡兴隆”。民国9年(1920年) ,任钦廉善后处长的黄志垣为“衡兴隆”商号亲题匾额。 陈兆衡承建的建筑工程...[详细]

巴玉藻 [公元1892年-1929年]

  • 巴玉藻(1892~1929年),中国早期飞机设计师之一。字蕴华,又字问华,蒙古族人,原姓克什克腾氏,为驻京口蒙古左翼镶红旗六甲人氏。光绪十八年(1892年)出生于镇江腰刀巷(一说竹竿巷)。少年时代在京口八旗中学堂学习。光绪三十三年(1909年),考入江宁江南水师学堂,学习管轮。宣统元年(190...[详细]

祝璧臣 [公元1892年-1977年]

  • 祝璧臣(1892—1977)字锡璜,号金亭。郓城县祝桥村人。北京市政协委员。曾任国民党(桂系)军队排长、连长、营长、团长、副师长等职。1936年脱离国民党。1938年出任郓城县抗日自卫团副司令。 1939年3月承担了攻打樊坝外围的任务,并获胜。后帮助共产党、八路军建立“郓东办事处”,并筹措粮款。...[详细]

庄达中 [公元1892年-1933年]

  • 庄达中(1892—1933)费县诸满村人。“五四”运动时为山东省学生联合会会长,系“山东各界-团”的学生三代表之一。其间,与李大钊会面。曾任省议会议员、滨县县长等职。1933年,赴绥远投冯玉祥抗日同盟军,任吉鸿昌部参议。后染病回家,不久去世。 ...[详细]

张志亮 [公元1892年-1973年]

  • 张志亮 (1892—1973)字伯明。淄博市淄川区北旺村人。1916年考入青州省立第四师范。1928年任淄川县教育局局长,兼淄川县立初级中学校长。曾任湖北勋西县县长两年。后回乡行医,著有《外科集注》。1973年去世。 ...[详细]

于友恒 [公元1892年-1959年]

  • 于友恒(1892—1959)字世民。高青县常家乡水牛李村人。1915年考入齐鲁大学医科。1926年在高苑县城自办“世民医院”。1929年后,相继在北镇鸿济医院、田镇大众医院、济南铁路医院任医师。1951年回县医院任医师。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治疑难病症,重医德。1944年春,曾因营救八路军战士被日...[详细]

徐志芳 [公元1892年-1981年]

  • 徐志芳(1892—1981)女。临淄县敬信乡荣家庄(今属淄博市临淄区皇城乡)人。1938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和妇救会会长。她动员群众参军参战,其长子荣子修、次子荣子敬带头参军。组织妇女缝军衣、做军鞋、支援前线,并组织儿童团站岗放哨。1940年后,临淄县大部沦入敌手,抗日组织转入...[详细]

徐肇基 [公元1892年-1948年]

  • 徐肇基(1892—1948)字梅生。广饶县段河村人。抗日时期军火工业工程师。幼年丧父,靠亲戚接济读书。先后考入青州师范和山东公立矿业专门学校。1920年后,任青岛四方工厂工程司公务员、工程师等。1926年工厂所需铜料采购困难,徐肇基根据磁力吸铁的原理,发明磁力铜铁分析机,每天可从历年废弃的铜铁屑...[详细]

薛文英 [公元1892年-1930年]

  • 薛文英(1892—1930)胶州北庄村(今黄岛区薛家岛北庄一村)人。1910年在潍县读中学,后考入济南铁路学校。1914年考入津浦大厂(津浦铁路济南机车厂)做工。1921年在中共山东党组织的领导下,薛文英等人成立了津浦大厂的第一个工人俱乐部和第一个工人夜校。 1922年6月又成立了山东省第一个由...[详细]

徐成章 [公元1892年-1928年]

  • 徐成章,原名天宗,字惠如,海南琼山县(今属海口市)演丰镇昌城村人。1892年10月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祖父徐正佩是私塾先生,父亲长年在南洋出卖苦力,除了维持个人基本生活之外,根本无法接济家庭。家中兄弟姐妹6人,全家仅有水田一亩多,主要靠租种地主田地和开垦荒坡种植番薯维持生活。徐成章少时在府城...[详细]

吴天墀 [公元1892年-1974年]

  • 吴天墀 (1892—1974)名,字天墀。邹县石墙宋庄人。17岁入济宁州立初级师范学校,24岁入山东高等师范手工图画专修科。历任山东省立第一师范教师、济南师范美术系教师和山东省图书馆职员、山东省博物馆美术组组长。被选为山东省第一、二、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政协山东省第四届委员会委员。曾任华东美术...[详细]

韦义光 [公元1892年-1940年]

  • 韦义光,又名韦家瑞,字伯甫,1892年出生于海南琼山县(今属海口市)三江镇美和村的一个农民家庭。父亲思想较开明,身材魁伟。他曾拜师学得一身好武功,被各村庄的农民兄弟称为“拳师傅”,为人耿直,不惹是生非,但爱打抱不平,平生务农,在农闲时传授武功,或逢各墟镇集市日从事“相牛”(指观察牛后估计这头牛的...[详细]

王器民 [公元1892年-1927年]

  • 王器民,又名连斋,1892年6月出生于海南会同县(今琼海市)塔洋区美果村一个农民家庭。幼年时双亲去世,由姨母抚养长大。他先是人私塾就读,后考上琼东县立高等小学。小学毕业时已15岁,他曾有志在自己的家乡创办一份日报,“以为开通琼崖的利器”。后因赞成者甚少,未能如愿。不久,他便随同乡去马来亚(今属新...[详细]

王广镛 [公元1892年-1968年]

  • 王广镛(1892—1968)博山县(今淄博市博山区)人。幼年在济南西寺菜馆学徒,经名厨师郑广成、郑广木指点和清廷御厨袁发传授,学得一手烹饪技术,精通南北名菜。 他18岁时, 在泰安给张勋包饭,掌握红白两案,制做的饭菜花样多,一年365天不重样。1919年夏, 他与栾玉琢合作, 在博山创办聚乐村饭...[详细]

王道远 [公元1892年-1965年]

  • 王道远(1892—1965)字履斋,号友石,别号罗峰山人。招远县(今招远市)原家村人。 画家。 幼时喜爱绘画艺术,后到济南求学,开始系统学习工笔花鸟画。1916年中学毕业后,以优异成绩被保送到北京高等师院(今北京师范大学)手工图画专修科学习,师从著名国画家陈师曾。在陈的教导下,绘画技艺大有长进,...[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