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卷兰(1891~1983),女,句容茅山成村人。抗日战争时她的二儿子朱礼德,任句容二区玉晨乡中队副,她积极支持儿子开展抗日活动,为新四军保存军用物资。1943年春,日军在茅山地区疯狂“清乡”、“扫荡”。李卷兰被日军抓住,逼问朱礼德和0弹药在何处?李从容不迫地回答:“不知道!”敌人见逼不出什么东...[详细]
李河运(1891一1941年),西向镇义庄村人。她出身贫寒,自幼痛恨旧社会,同情穷苦人,对国家存亡、民族安危非常关心。1932年,她不满国民党统治和地主土豪的横行霸道,先后多次参加农民-斗争。1934年春,她在中共沁阳工委的领导下,发动群众捐献粮款衣服,赶做军鞋,大力支前。1937年,在党的教育...[详细]
梁岵庐(1891—1969) 曾用名梁又铭、梁传鼎,号古山翁。贵县(今贵港市区)人。早年毕业于广西大学。1933年受聘任贵县修志局县志编纂副主任,参与组织近百人编纂县志,越年纂成《贵县志》18卷。该志采用现代调查、统计、绘图等方法编纂,内容丰富,图文并茂,详略得当,备受史志学界赞誉。抗日战争期...[详细]
雷星阶(1891—1969) 原名雷运泰,岐山益店镇方家什字人。民国元年(1912)考入浙江省立蚕业专科学校。毕业后在紫阳、富平、西安等地职业学校任教。民国12年(1923),创办岐山职业学校。民国15年(1926)加入共产党,不久任岐山特支委员。民国16年(1927)初,按党的指示...[详细]
黄盛金(1891—1967),邕宁县蒲庙镇人,艺名小武金,又名黄少金兄盛华,在该地戏班中小有名气。黄盛金受其兄影响,酷爱地方戏,14岁即离家投班,拜师学艺。17岁时在良庆圩上演《反唐州》,因班中人手不足,由他顶演杜葵(小武)角色,颇受观众欢迎,遂改演小武,艺名小武金。后经苦练,中气充沛,嗓音更为...[详细]
何宣(1891~1946),字啸夫,号桂生,大栗港小石洞人,儿时丧父,由母卢氏抚养成人。家贫,勤勉好学,能诗词,精书法,颇有才名。 年二十投军,考入保定军官学校,与白崇禧、叶琪等为窗友。毕业后,到湖南蔡钜猷部彭敬书团当见习生,以后逐级晋升。到1926年,任第一师独立团上校团长。1927年,唐...[详细]
高崇民同志(1891--1971年)是辽宁省开原县人,曾任东北人民政府副主席、第四届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会副主席等职,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共产主义的忠诚战士。崇民同志立场坚定,襟怀坦白,刚直不阿,光明磊落,无私无畏,他以民主人士身份努力为党工...[详细]
丁佐成(1891~1966),浙江镇海人。民国7年(1918年)毕业于南京金陵大学物理系,留校任教三年,即由教会资助去美国芝加哥大学攻读电气工程,获硕士学位。后进美西屋电气公司任工程师,曾拟去威斯顿电表厂参观,被拒绝。一怒之下,放弃国外优厚待遇,于民国14年3月回国,筹集1000美元资金,建立中...[详细]
丁懋英(1891~1969),女,上海人。上海著名的孟河中医丁甘仁之女。民国初年来天津,入严氏女学读书,为严修所爱重,得严氏之助,赴英国留学习医。学成归国,1923年入严氏任董事长的天津公立女医院(水阁医院),任院长。1935年在英租界伦敦路(今成都道)创立天津女医院,自行开业行医。1945年日...[详细]
丁贵堂,字荣阶,清光绪十七年即1891年11月18日生于辽宁省海城县。 童年帮助父兄务农,10岁入私塾读书,继在本县小学堂就读。宣统二年即1910年于奉天高等学堂毕业后,在奉天东关小学堂教书。1912年春,考入奉天政法学堂,后转考北京税务专门学校,于1916年3月毕业。同年7月,被派往安东海...[详细]
王少江(1891~1943),丹徒人。父吟江为当时名医,侨寓江都樊川南河下数十年之久。少江幼承庭训,尽传家学,又兼胆识过人,故“樊川王氏”医名益显。精内、妇、儿各科,尤擅脾、胃、肝、肾诸病的调理。其于温热病,学宗吴瑭。精研《温病条辨》诸法,每在病家出现神昏谵语危情,其胆识别具,数剂即见分晓。 ...[详细]
陈干青 (1891—1953) 陈干青,又名陈恒,港东乡人,是我国航海界知名前辈。 1911年,陈考取国立商船专门学校。不久武昌起义,学校停课,陈响应革命,剪掉辫子参加学生军。清王朝被推翻后陈重新入学。1914年毕业于船校。当时我国航海主权受英国人控制,远洋轮的船长、大副...[详细]
陈爱棠(1891~1962),原名履仁,又名凤仁,扬中县福德乡(今兴隆镇东新村)人。陈自1933年至1945年,历任国民党扬中县政府、日伪扬中县政府财政科科长,主持田赋征收等工作。 1933年,扬中发生火烧七大家事件,陈爱棠家为被烧户之一。在国民党扬中县政府支持下,被烧户向农民实行...[详细]
包世杰(1891~1938年) 包世杰,原名永江,字志拯,奉城人。早年求学于上海澄衷中学,与胡适之同学。后入南洋公学(交通大学前身)肄业,长于交际。辛亥革命时,说服该校校长唐文治,首举白旗,拥护革命。民国3年去日本留学,获明治大学法学硕士学位。回国后在北京、天津当律师,与陈友仁、郭...[详细]
祖秀莲(1891—1977)原名祖玉兰。女。沂南县杏墩子村人。出身贫农。1939年初,她年近50岁,参加了本村妇女救国联合会,和青年妇女一起,磨军粮、做军鞋, 积极参加抗日活动。1941年冬,日本侵略军调集5万多人,对沂蒙山区进行大“扫荡” 。11月6日,八路军山东纵队司令部侦察员郭伍士在执行侦...[详细]
周姜兰 (1891—1969)女。 曹县古营集段庄人。全国人大代表。中共党员。1938年出钱组建自卫武装,后为党从事情报、支前工作,被誉为鲁西南“妇女之光”。1955年后,历任政协曹县第一、二、三届副主席,当选过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曾受到毛泽东主席接见。1969年10月病逝。 ...[详细]
革命老妈妈 钟新秀,浦城石陂梨岭村人,生于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嫁小雪村黄陈妹为妻,家境贫寒。1934年,因农业歉收,欠下地主8担租谷,仅两年时间,利滚利要还40多担。地主要将他儿子黄李生卖壮丁抵债。新秀无奈,让李生寻找红军。半年后,李生回家,宣传革命道理。嗣后,新秀家就成为红军...[详细]
郑时(1891—1958)字云渠,号爰居。诸城城关人。早年毕业于山东政法专科学校。新中国成立后任青岛市文管会主任。精通古文字,篆刻取法甲骨金文,刀法挺劲,结体奇古。著作有《高南阜年谱》《王筠年谱》等。 ...[详细]
张水锦(1891~1949)又名锦娘,贫苦渔家女,18岁嫁与石美渔民黄进川为妻,虽是女性,但秉性刚强,爱憎分明。 1949年9月19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角美镇。9月20日、21日石码、海澄也先后解放,国民党军队退据厦门岛。为迅速渡海解放厦门,解放军10兵团31军91师派出部到石美,配合中共地...[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