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公元1890年出生的名人介绍

公元1890年出生的名人介绍

党生旺 [公元1890年-1966年]

  • 党生旺(1890~1966),原籍清涧县党川村,少年时随父迁居靖边县柠条梁镇。党生旺14岁时入铁匠铺当学徒,他天资聪敏,学艺刻苦,手艺长进很快。党生旺跟师傅学习制做土枪技术时,师傅只教他做外壳的方法,而不传授做弹簧这一关键技术,每到这道工序,师傅总是背着他。一次,师傅正在制做弹簧,他便悄悄趴在窗...[详细]

陈浴新 [公元1890年-1974年]

  • 陈浴新(1890~1974),名世梅,字积发,号志壮,蓝田光明街人。不足12岁,设馆教蒙童。光绪廿九年(1903)秋,赴长沙入湖南游学预备科习德文、数学。光绪三十年,加入谭人凤等组织的会党——岳麓山道义堂。宣统元年(1909)湖南陆军小学毕业,考入湖北陆军第三中学。翌年冬,受焦达峰指示,深入新军...[详细]

陈允洛 [公元1890年-1981年]

  • 陈允洛(1890~1981年) 陈允洛,世居泉州城内,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闰二月初九日生。6岁入私塾,16岁赴童子试,县、府考俱获选,未及院试科举废。嗣就读清源书院,公立泉州中学。宣统元年(1909年)往仰光任益商学校教员,参加中国同盟会,从事革命活动。翌年,参加仰光同盟会所办《进化报...[详细]

陈群 [公元1890年-1945年,汪伪国民政府官员]

  • 陈群 (1890~1945年) 字人鹤,闽县人。早年东渡日本,入明治大学、东洋大学,分获法学士、文学士学位。民国6年(1917年)9月起,历任广州大元帅府秘书、军政府秘书、大本营宣传委员、大本营国民党党务筹备委员、国民党上海政治分会委员、黄埔军官学校政治教官。北伐开始后,任国民革命军东路...[详细]

陈奶兰 [公元1890年-1938年]

  • 陈奶兰,女,楼坪村人,光绪十六年(1890)生于泗桥乡周墩村,父亲陈联福,务农兼商,后因生意亏本,家道中落。奶兰自幼勤劳,做事果敢,21岁出嫁紫云村,丈夫廖仕基,务农兼事小商。婚后不久,仕基父母去世,为生活计,常在外经商,后客死闽北。家庭生活全靠奶兰操劳,母子相依为命,生活难度,经人撮合,带着1...[详细]

陈焕章 [公元1890年-1965年]

  • 陈焕章(1890~1965年),又名仲焕,字有文,从顺里霞美社人,当代中医药专家。焕章自幼喜览医药丛书,勤读家传行医手稿。14岁起,经常深入民间拜访名医,广搜秘方验方,记录成册。他边学边医,经验与日俱增。早年归人佛门为在家佛教徒,民国23年(1934年),被推任同安县佛教会理事,积极募资修复同安...[详细]

陈本宗 [公元1890年-1974年]

  • 陈本宗(1890~1974年),南安人。早年在南洋陈思露著名中医处学医,回国后行医四方,博采民间医药经验。民国22年(1933年)到厦门创办益同人公会,自任理事长,并办公会施医赠药所,自兼中医师,还聘厦门名中医王少程、王幼程等共事。后与同事制药丸散方百余种,作为施医赠药之用,又以公会名义向海外募...[详细]

陈骥 [公元1890年-1974年]

  • 陈骥(1890—1974),字骧衢,广东顺德人。广东陆军小学第三期、南京第四陆军中学、保定军校第二期步科、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六期骑科毕业。历任粤军排长、连长、西江讲武堂教官、营长、团长。1936年任广东省保安第四旅旅长。 1937年1月,叶肇组建了六十六军,陈骥任六十六军一五九师师长。193...[详细]

蔡俊三 [公元1890年-1979年]

  • 蔡俊三(1890~1979) 蔡俊三,广东顺德人。早年在广州市芳村孤儿院任美术教员。民国16年(1927)起开始从事摄影艺术创作。翌年,其摄影作品《春江水暖》入选刊入英国摄影年鉴。至30年代初,他先后在四川万县,湖北宜昌、汉口,江苏南京及香港等地从事摄影活动。他曾沿长江入川,采拍长江景色及川...[详细]

钟祖培 [公元1890年-1951年]

  • 钟祖培(1890—1951) 号植轩。恭城人。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冬考入广西陆军小学,与李宗仁同窗。1916年参加讨袁护国军,任团部副官。1920年李宗仁在郁林(今玉林)成立自治军,被委为第一支队第二统领兼一营营长。1923年秋李宗仁与黄绍竑组织联军讨伐陆荣廷,任第三纵队司令,先后参加对...[详细]

郑建先 [公元1890年-1959年]

  • 郑建先(1890—1959) 河南荥阳县人。1955年加入宝鸡市中医联合医院,任医务主任。1958年调入宝鸡市中医医院,1959年又调宝鸡人民医院,任中医科副主任,同年病逝。 郑建先谙熟《内经》,善采名家名著之长。在临床辩证中,他坚持整体原则,处方简要中肯,遣药独具心得。...[详细]

张廷谔 [公元1890年-1973年,中华民国政治家]

  • 张廷谔(1890—1973)字直卿,直隶丰润人,家贫。早年毕业于遵化学堂,后赴日本,投考大阪一家工科学校未果。1911年考入直隶高等工业学堂,毕业后在大沽造船所任机械师。张虽官微言轻,但非常机灵乖巧,口才很好且交际能力强,擅与上层作忘年之交,常穿梭于政界人物之间。他很快便在天津内河轮船局任总稽查...[详细]

曾宪栋 [公元1890年-1987年]

  • 曾宪栋(1890年4月2日-1987年10月21日),字敬之。生于贵州兴义。毕业于日本士官学校。1909年加入同盟会。1911年参加辛亥革命。在黔军历任营长、团长、旅长、军参谋长等职。1922年夏任云南讲武堂教务长。1924年春任广州孙中山元帅府参谋。不久,任黄埔军校少将总教官,后兼教导一团团长...[详细]

杨允中 [公元1890年-1974年]

  • 杨允中(1890~1974),原名孝述。松江县人。清宣统元年(1909年)考取上海邮传部高等实业学堂。宣统三年考取北京清华庚款留学生,赴美国康乃尔大学机械学院电工系学习。1914年与同学任鸿隽等筹建“中国科学社”,民国4年回国,任职美孚公司机械设计院。民国5年任南京河海工程专门学校教授。民国8年...[详细]

杨勤安 [公元1890年-1962年]

  • 杨勤安(1890—1962)字汉淮,四川峨边人。陆军中将,四川陆军传习所第三期步科毕业,川军将领。 生于1890年9月7日。1926年5月任四川边防军第1师1旅2团团长,1928年任第21军独立团团长,后任第21军3师9旅旅长,1936年任第161师483旅旅长,1938年10月任第44军1...[详细]

许少康 [公元1890年-1969年]

  • 许少康(1890—1969),南宁津头乡葛麻村人。本姓谢,幼年过继给湖南清泉籍许姓人家,因而改姓许。从小就喜欢学艺,上学读书常把书包藏在土地庙里,跑到戏班练习唱花旦,家人发现后-鞭打,都不能改变他的志向。他的邕剧表演,以粗犷的动作结合面部夸张表情来表达人物的内心活动, 基本功深厚扎实,翻、腾、跳...[详细]

徐国泰 [清][公元1890年-1911年]

  • 徐国泰(1890年-1911年04月27日),男,汉族,江苏邳州市人,同盟会会员。 早年毕业于本邑高等小学。因愤清廷-,民不聊生,遂投笔从戎,入新军第九镇炮兵队。初任兵士,后升任炮标第二营右队正目。1910年春经朱鸿宾介绍加入同盟会,旋被举为炮标全体同盟会员代表,办理党务,并发展会员百余人。...[详细]

吴若安 [公元1890年-1990年]

  • 吴若安(1890~1990年) 吴若安,原名杏宝,女,江苏金山(今上海金山)人。父亲早逝,由叔父抚养成长。吴年轻时仰慕法国女革命家若安,改名若安,借以自勉。清宣统三年(1911年),毕业于务本女塾中学部,留校任小学部英语教师。后去苏州教会学校景海女学进修英语、中文、修辞及历史等课程。辛亥革...[详细]

吴晋 [公元1890年-1949年]

  • 吴晋(1890~1949),字少佑,一字晋生。阳湖县(今常州武进)遥观乡薛墅巷人。早年毕业于法国炮兵工程专科学校。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曾加入法国军队任军事教练,后任中国观战军事委员会副官兼驻法国公使馆参赞。“一战”结束后,他出席巴黎和会任中国代表团秘书,不久调任国际联盟行政委员会中国代表办事处...[详细]

吴好仁 [公元1890年-1963年]

  • 吴好仁(1890~1963),县城西关人,自幼从业于西关铁工王师刻苦学艺。艺成后自立门户,继续钻研技术,并收徒传艺,为农民锻制锄、镰、镢、斧、铡刀等农具,因其淬火特好,从不夹灰卷刃,以货真价实取信于人,农民多称赞其铁器刃口好,县城附近,洛河南岸,西乡一带农民绝大多数要到西关吴师处订做铁器,可不交...[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