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公元1889年出生的名人介绍

公元1889年出生的名人介绍

侯人松 [公元1889年-1954年]

  • 侯人松(1889—1954),原名冠英,字邦贞,号砺霜,自称善善居士,堡里乡人,出生贫寒家庭。 宣统二年(1910)考入武昌陆军学堂,次年参加武昌起义。辛亥革命后,侯先后任黎元洪都督府参谋官,广西革命军联络员,桂防军模范营教练长,广州孙中山大元帅府参军,广州西南各省军政府副官。民国十二年张其...[详细]

何应恩 [公元1889年-1948年]

  • 何应恩(1889~1948)字泽麝,祖籍广东,后迁百色定居。何有兄弟五人,本人排行第五。早年考入肇庆讲武堂,毕业后充任陆军某部连长。北伐时任第七军参谋团团附、副团长。民国20年(1931年)回桂,先后任浔、梧、玉等区民团指挥部参谋长、副指挥官。26年兼任梧州 局长,27年秋任百色区民团指挥官(少...[详细]

郗富根 [公元1889年-1964年]

  • 郗富根(1889~1964),平定县里社村人。他从小喜爱说唱,并善于博采众长,注重创新,将戏剧、相声、说书等艺术形式融为一体,使说、唱、做、逗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逐步演化和形成新的艺种——平定评说。他表演的评说剧目幽默,富有乡土气息,为老百姓喜闻乐见。新中国成立后,配合党的中心工作,他创作了很多富...[详细]

丁同升 [公元1889年-1916年]

  • 丁同升(1889~1916年),字公甫,河南省洛宁县人。其父丁继兰,执教私塾,因争地界与当地劣绅兴讼,屈死狱中。其母被匪抢去为妾,不屈而死。丁同升尚未成年,只得寄居未婚妻的家里。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18岁的丁同升被岳父退婚逐出,遂与结拜弟兄杨德升一起行劫于华沟坡,购土造 2支,潜...[详细]

邓洪 [公元1889年-1969年]

  • 邓洪 (1889~1969) 邓洪,原名郑子卿,浏阳县金江浒溪人,清光绪十五年(1889)生。少时为人放牛,及长,从师以打棘、修理钟表谋生。1926年投身农 动,任农会委员长,次年加人中国共产党。 大革命失败后,他转入地下任交通员,以替人打棘、修钟表为掩护,往来于浏阳、醴陵、湘潭、长...[详细]

戴清升 [公元1889年-1987年]

  • 戴清升 (1889~1987) 戴清升,浏阳县永和菜花洲人,清光绪十五年(1889)生。幼年家贫,仅在私塾读书半年,13岁投师黄家权学习菊花石雕刻工艺。他出师后自立门户,于宣统二年(1910)刻制的“仿古假山”在南京南洋劝业会展出,获奖牌两枚。1915年,又制出“梅菊瓶”和“梅兰竹菊”横...[详细]

陈雨苍 [公元1889年-1947年,为祖国为党呕心沥血,鞠躬尽瘁]

  • 陈雨苍(1889——1947)字少峰,又名少云、晓蜂、晓云,湖北荆门县人。1911年毕业于湖北陆军军医学堂,任湖北新军工兵第八营军医和救护队长,参加辛亥革命,是将军团成员。后在季雨霖属部任军事参议、民事参谋。卫生科科长兼野战医院院长等职辛亥革命后,陈雨苍以公费生到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医科读书,毕业后...[详细]

陈锡珖 [公元1889年-1960年]

  • 陈锡珖(1889—1960),字著英。仁东镇鹏垌村人。他在鬰林五属中学堂毕业后,清宣统元年(1909年)到广州就读官立军医学堂,受到近代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影响。1911年孙中山领导武昌起义,他赶回广西活动。民国成立,他以“地方尚未安靖”为由,参办地方团务。民国12年(1923年)用陈懿靖尝产在村...[详细]

蔡玉坤 [公元1889年-1932年]

  • 蔡玉坤(1889~1932),华容县胜峰乡人。1926年春任乡农民协会执行委员长,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继任区农协执行委员。“马日事变”后,奉命在石首、监利一带从事地下活动。同年秋,打入东二区常练队,同年冬,举行武装起义。1928年初,惩治劣绅刘应城、黄谷城和国民政府沔阳县县长,缴获大批生活物资,...[详细]

左协中 [公元1889年-1960年]

  • 左协中(1889~1960)字世允。原籍陕西咸宁东兆余村(今属陕西长安),后迁居咸宁永丰村(今陕西属西安灞桥区)。16岁考入陕西陆军小学堂,两年后升入陆军中学堂,受革命党人的影响,加入中国同盟会,参加秘密反清活动。1911年10月,和同学一起参加了由同盟会联合新军、哥老会发动的西安起义。中华民...[详细]

左世允 [公元1889年-1960年]

  • 左世允(1889--1960)中将。字协中,陕西长安人,生于1889年10月15日。 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1期步科毕业。早年在靖国军任职,1924年任陕北国民军前敌总指挥部第1支队1团团长,1928年任国民革命军第86师256旅511团团长,后任第86师256旅旅长,1939年兼任伊克昭盟游击...[详细]

邹玉徽 [公元1889年-1957年]

  • 邹玉徽(1889.7.1~1957.10.5) 名昌懿,双乳乡人。医术精湛,医德高尚,在兄弟中排行为大,故人们尊称他为“邹大先生”。 邹玉徽出身医药世家,6岁时进私塾,读书之余,帮助家中药铺料理杂活。28岁时拜胡痘仙为师,续拜刘方学医,都未能满足他的求知欲。于是,出师后又拜老中医徐海澜为师。...[详细]

朱剑鸣 [公元1889年-1976年]

  • 朱剑鸣,字星轩,建瓯县人。清光绪十五年(1889)生,幼年在私塾启蒙,光绪三十二年就学福州全闽高等学堂,光绪三十四年进福建公立法政学校肄业。当时同盟会福建支部已成立,派会员黄光弼来建安一带进行革命活动,他与黄光弼有联系,宣统三年(1911)武昌起义,接着福州光复,剑鸣来建安在原建安县署奎星楼(今...[详细]

朱福三 [公元1889年-1976年]

  • 朱福三 名朱富,字福三,生于清朝光绪十五年(1889年),祖籍山东,民国初年住本县太平川屯(双兴乡)。伪满洲国在五常镇建四合院一处,有一妻一妾,雇有仆人。有土地6 000余亩,房屋400余间,五常、山河两镇有“福”字号的工厂、店铺多处,双城、长春亦有商号。 朱福三,幼年在私垫读书,16岁...[详细]

周亚卫 [公元1889年-1976年]

  • 周亚卫(1889—1976),又名信文,字振家,号普文,嵊县普义乡(今嵊州甘霖镇)白泥墩村人。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入杭州的浙江弁目学堂,由秋瑾介绍入光复会,并参加皖浙起义的准备联络工作。徐锡麟、秋瑾遇难后,仍返新军。宣统三年(1911)十一月,参加光复杭州之役。1912年考入北京陆军大学。...[详细]

郑正秋 [公元1889年-1935年]

  • 郑正秋(1889~1935) 郑正秋,原名郑伯常,广东潮阳人。郑幼年随家人到上海入学堂。清朝末年,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潮影响下,他以“丽丽所剧评”为名,以正秋为笔名,先后在《民呼》、《民吁》、《民立》、《民言报》等报刊发表过一批评论戏剧的文章,主张以艺术教化社会,改革戏剧。后被聘为《民立报》...[详细]

赵春霖 [公元1889年-1943年]

  • 赵春霖(1889-1943),巴彦县张家店屯(今安宁乡德安村)人。自幼家境贫寒,靠父兄给地主耪青维持生活,直到15岁时才在本屯私塾念书,20岁时到地主家当长工。繁重的劳动和残酷的剥削,使他饱尝了旧社会的辛酸。为了摆脱地主的压迫剥削,赵春霖在1920年(31岁)时,到骆驼砬子山上玉皇庙当了道士,当...[详细]

张维玺 [公元1889年-1944年]

  • 张维玺(1889—1944),字楚玉,河北省馆陶县人。西北军将领,冯玉祥麾下十三太保之一,1930年中原大战后,解散所部回天津家中隐居。36年被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召至南京“陆军大学特三期”学习。38年于长沙毕业后,任命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上将参议兼贵阳军训部督练官。因父、妻被日伪抓捕命在旦夕,经...[详细]

张樾亭 [公元1889年-1972年]

  • 张樾亭 (1889-1972) 河北蓟县人1912年8月,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一期步科。1914年10月毕业,任孙岳的第十五混成旅曹士杰团营长1922年春,第一次直奉战争后,曹士杰团扩充为第十六混成旅,改任第十六混成旅营长。 1924年10月,冯玉祥、孙岳在北京发动政变,推翻直系,张随孙岳加...[详细]

张善和 [公元1889年-1955年]

  • 张善和 张善和(1889~1955年),字克庸,连江县敖江乡毗村人,生于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五月,早年就学福建武备学堂、保定军校第三期,毕业后担任过排长、连长等职,后又赴日就学于日本早稻田大学。青年时代,张与革命党人吴适、陈复良关系甚密,倾向革命,追求民主,曾参加过 运动等。 民国...[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