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公元1888年出生的名人介绍

公元1888年出生的名人介绍

李爱黄 [公元1888年-1943年]

  • 李爱黄,字翼天,号愚轩居士,安溪县湖头镇人,清光绪十四年(1888)出生在世家门第,其先祖李光地系清康熙理学名臣,功业冠一时,其父李敦复举孝廉方正,不求仕进,致力于课督后辈。爱黄自幼聪颖,3岁识字,6岁作文,13岁读完群经。参加童子试,成绩优异。三十一年,科举废,爱黄转学福州商业学校。目睹清廷腐...[详细]

李鑫 [公元1888年-1916年]

  • 李鑫(1888~1916),字岳崧,杨家滩人。光绪三十一年(1905),随同乡投奔徐州镇台刘若文。以年轻、聪颖任护卫队帮办文书。其间,因频与外人联系及偷阅-,暗被监视。次年去镇江寻找革命党人的途中结识蒋翊武,言投意洽,便一同抵沪。在沪加入同盟会,任长江中部交通员。后考入武昌陆军特别学堂,从事联络...[详细]

江董琴 [公元1888年-1933年]

  • 江董琴(1888~1933),原名栋卿,古竹乡高头村人。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毕业于漳州简易师范。因参加反清革命事泄,只身逃往南洋,在槟榔屿华侨殷商、同盟会负责人吴世荣处工作。次年,由吴世荣介绍加入同盟会,负责具体会务。其间得识孙中山和许多革命党人。民国6年(1917年)回国,在孙中山左右...[详细]

黄统 [公元1888年-1952年]

  • 黄统(1888~1952) 字天行,号少亮,白河县卡子乡东坝大屋沟人,幼就读私塾,少年时在卡子义学读书。光绪三十三年(1907)去河南开封伯父家附籍读书,宣统元年(1909)在保定加入孙中山创立的“同盟会”。并与钱鼎、张钫、孙岳、何叙甫、黄实等人创立“陆军同胞社”。民国元年(1912)任陕西...[详细]

黄任寰 [公元1888年-1956年]

  • 黄任寰(1888~1956) 黄任寰,字旭南,广东嘉应州(今梅县)人。清末毕业于广东陆军速成学校,后回乡任教。辛亥革命时参加民军起义,历任排、连、营长。民国5年(1916)桂系护国军入粤,黄任寰率部响应,嗣升团长兼两阳警备司令。民国9年援闽粤军回粤,黄任寰率部在阳江反正,后编入钟景棠部,任第...[详细]

何遂 [公元1888年-1968年]

  • 何遂 (1888~1968年) 字叙甫,祖籍福清县,生于侯官县。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入福建武备学堂。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任南京陆军第九镇排长。次年,考入河北保定陆军随营军官学堂。同年,加入中国同盟会。宣统元年(1909年)毕业后,任广西“督练公所”参谋处筹略科科长兼陆军干...[详细]

韩望尘 [公元1888年-1971年]

  • 韩望尘(1888~1971)原名作宾,又名峻,字望尘。陕西蒲城人。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入本县高等小学堂,光绪三十三年(1907)赴西安省立第一师范学堂读书,1911年秘密加入中国同盟会。同年10月22日在西安的同盟会员联合新军、哥老会发动起义,10月27日成立秦陇复汉军政府。韩投笔从戎,持...[详细]

韩光甸 [公元1888年-1960年]

  • 韩光甸 (1888-1960),字龙郊,号云龙。辽宁省辽阳县人。1903年考人辽阳简易师范学校读书。1907年又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堂,因族人资助不继,1908年辍学返回辽阳,在县城西路模范小学教书。教书之余,苦练书法,为其成为书法家奠定了基础。为生计所迫,1919年到奉天第四师范学...[详细]

郭万礼 [公元1888年-1970年]

  • 郭万礼(1888—1970),定边县姬塬镇郭崾崄村人。所生两子,长名维纲、次名维统。万礼从小家贫,无法上学,经自学脱盲。他热心乡村文化教育事业,民国年间就积极带头创办了高庙湾和郭崾崄两处小学。当时没有教室,他就腾出自己的窑洞供学生上课。后来他带领村民为学校修了3孔窑洞,周围四五十里地的乡亲把孩子...[详细]

郭明嵩 [公元1888年-1944年]

  • 郭明嵩(1888—1944),字中庵,洵阳县赵湾熊耳沟人,民国初年毕业于陕西法政学堂,曾任大荔、城固二县司法承审,后因病辞职归里。历任赵家湾铺铺长、息讼所所长、县临时参议会议员等职。朱荫梧(1884--1942),字起凤,洵阳县张坪人,系郭明嵩之妹夫,青年时在郭府从郭明良(生员)读书,郭氏家族世...[详细]

高双成 [公元1888年-1945年]

  • 高双成(1888~1945)字立卿。陕西渭南(今渭南市临渭区)人。清宣统二年(1910)加入中国同盟会,辛亥革命后任陕北镇守使井岳秀部连长、卫队营营长、骑兵团团长。1925年升任旅长,驻肤施(今延安),一面扩军,一面整顿。1926年春率部入关中,协同友军击败刘镇华的麻振武(老九)部,收编数百人...[详细]

高陵 [公元1888年-1953年]

  • 高陵(1888—1953),男,长武县彭公乡东大吉村人。自小家贫未曾上学,但他聪明伶俐,14岁跟随西大吉堡木工名匠崔玉亭学手艺,勤恳细心,尊师如父。出师后,独立经营建筑业,擅长砖木结构的仿古宫殿式建造,设计施工,独具匠心。县内一些有名的较大建筑如亭口桥、黑河桥、昭仁寺大雄殿和文庙大成殿、文昌宫、...[详细]

冯子明 [公元1888年-1961年]

  • 冯子明(1888~1961)名毓东。陕西富平人。西安健本学堂、陕西高等学堂毕业。与胡景翼等一同加入中国同盟会和哥老会,从事推翻清王朝的宣传、组织活动。辛亥西安起义,随胡景翼联络蒲城、富平、耀州(今耀县)、同官(今铜川)等地“刀客”、志士,在渭北举旗响应,被编入北路宣慰安抚招讨使井勿幕部,参加关...[详细]

陈延庭 [公元1888年-1983年]

  • 陈延庭(1888~1983年),原名庆,马巷三乡街人。少时就读私塾。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进入4年制的泉州府中学堂读书,毕业后考入当时全省惟一的高等师范学校——福建优级师范学堂。宣统元年(1909年)毕业,经奏准授理科举人。 宣统二年(1910年),陈延庭到厦门竞存小学、公立中学任教。...[详细]

陈绍源 [公元1888年-1955年]

  • 陈绍源(1888~1955年) 字养清,号石泉居士。沙县城关兴义坊人。6岁丧父,9岁丧母,但自幼刻苦好学。15岁时考入福州普通学堂,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以优等成绩毕业。民国3年(1914年)毕业于福建省立甲种农林学校,同年任沙县县立第二高等小学校暨第二国民学校校长。民国5年参加福建建...[详细]

成伯仁 [公元1888年-1958年]

  • 成伯仁(1888—1958),名日新,耀县城内城隍庙巷人。 成伯仁自幼刻苦读书,在耀州高等小学读书时,受到耀县早期革命党人任师竹爱国民主思想的熏陶。在三原宏道高等学堂上学时,加入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后因进行反清活动被学校除名。辛亥革命爆发后,愤而投笔从戎,奔赴潼关前线参加对清保皇军作战。辛亥...[详细]

陈丙丁 [公元1888年-1950年]

  • 陈丙丁,安溪县官桥镇官郁村人。清光绪十四年(1888)出生。丙丁3岁时,父客死印尼。6岁时,母在家中病故。全靠祖母胡氏抚养。稍长即为人牧牛,维持个人生活。 二十五年,12岁的丙丁随堂亲远渡重洋,到荷属爪哇西垅当店员。三十三年自到椰城(今印尼雅加达)经营小商摊。由于他经营有方,服务周到,生意日...[详细]

曹士杰 [公元1888年-1962年]

  • 曹士杰(1888-1962),曹锟之侄,系曹锟五弟曹钧之长子。毕业于保定军校第一期,和唐生智同班。 历史索引 初入军界便在袁世凯自兼团长的模范团中任下士,1919年在曹锟部下任团长,1920年7月直皖战争中直军胜利,曹士杰晋升为第四十六混成旅少将旅长 。 当时由于直系内部已分出津、保、...[详细]

包究 [公元1888年-1927年]

  • 包究生,字一光,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五月七日生于上杭胜运里(今庐丰畲族乡包屋村)。父育华、母黄招娣均以行医为业。从小受父母影响,养成坚毅的性格。辛亥革命失败后,便怀着救国救民的愿望,毅然离家前往汕头,边学医边寻求革命真理,积极参与红十字会活动。 民国2年(1913年),由汕头回县城行医...[详细]

柏惠民 [公元1888年-1940年]

  • 柏惠民(1888~1940)字筱余,亦作效愚。陕西泾阳人。父名柏森,系陕西巨富,曾以重金延聘名儒为子教诲启蒙。筱余后入三原宏道工业学堂学习。他读书务观大略,不计精熟,尤好阅新闻报章,与同里姚文山、高又明相友善,以学道经世为怀,常讨论古今兴废及中外时事。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经井勿幕介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