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公元1888年出生的名人介绍

公元1888年出生的名人介绍

司徒朝 [公元1888年-1975年]

  • 司徒朝(1888~1975),广东开平县人。自幼家贫,只读过两年私塾。光绪二十六年(1900)到美国投靠做劳工的大哥,在洗衣馆做零活,后得当地一位小学校长帮助半工半读。他聪明好学,两年时间掌握了小学阶段的知识,四年完成中学课程。后考入纽约些路乔士大学,毕业后在些路乔士市立医院等医院任医师。民国9...[详细]

沙世祥 [公元1888年-1951年]

  • 沙世祥(1888~1951年),号云卿,生于阳江直隶厅阳江城(今江城区漠阳街道)龙津路。清末,毕业于高阳罗水陆总镇府随营学堂第二期步科。参加过0、讨袁、护国、援闽、讨龙(济光)诸役。民国7年(1918年),任援闽粤军第一支队营长。民国10年,任粤军第一师第二团团长。民国14年,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详细]

阮汉三 [公元1888年-1952年]

  • 阮汉三(1888—1952) 又名官冬,字叠英,清光绪十四年(1888)11月19日,出生于沙溪圣狮村。少年时随父亲阮锡南到秘鲁、墨西哥、檀香山等地谋生。1904年,孙中山到檀香山宣传革命,多次聆听孙中山演说,1908年加入中国同盟会,1911年回国,参加3月29日广州黄花岗起义,起义失败后...[详细]

齐思贤 [公元1888年-1933年]

  • 齐思贤(1888~1933) 字好仁,木竹坝汤家河人。清末,毕业于西安师范学堂,民国初年,留学于日本东京同文书院。回国后,当局欲委任为官,好仁婉言谢绝:“我求学不在做官,在于促家乡之开化。”于是返回木竹坝,先捐资100石稻谷筹办初小。民国5年,好仁又与五里坝县佐许祚宣联合东区11地士...[详细]

千里驹 [公元1888年-1936年,粤剧界一代宗师]

  • 千里驹(1888~1936),原名区家驹,字仲吾。广东顺德人。父早丧。年仅12岁便在舅父的木器店中当伙夫,后经邻居介绍,跟随当时著名的男花旦“扎脚胜”学戏。千里驹首次拜师便学会了《刘金定斩四门》、《十三妹大闹能仁寺》等戏。后来扎脚胜往南洋演出,千里驹则拜小生架架庆为师,转学小武行当,并订了三年的...[详细]

卢根 [公元1888年-1968年]

  • 卢根(1888—1968) 香山县人,入英国籍。从小在香港读书接受教育,曾在律师楼工作,后转为经营制冰而致富。民国8年(1919)投身电影事业,与一犹太人合资在香港开设新比照电影院,是中国开设电影院第一人。1922年,创办香港第一间代理影片的明达公司,不仅代理中国内地和外国的电影在香港排期上...[详细]

刘湘 [公元1888年-1938年]

  • 刘湘,中华民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一级上将,四川军阀。刘湘是近代一世枭雄,在战事中勇猛,敢于拼命,外号“巴壁虎”,又名“刘莽子”;在四川内战中逐渐发达,削平群雄统一四川,性格内向,深沉含蓄,持身谨严,为人剽悍。他与蒋介石虚与委蛇,若即若离,生前始终保持四川的半独立状态,军事与政治均有建树,笃信神...[详细]

李慕周 [公元1888年-1954年]

  • 李慕周(1888一1954),澄海县莲上镇竹林村人。澄海戏剧界知名人士。平生酷爱汉剧,拜汉剧科班著名黑净谢文为师,专心苦学,厉3年而得其真传。能演传统剧目三四十出,尤以《三打王英》、《五台会弟》更是其拿手好戏。其剧作有《杨志卖刀》、《九更夫》等。曾应德国兴登堡唱片公司之聘到汕为其灌片。  ...[详细]

李承干 [公元1888年-1959年]

  • 李承干 (1888-1959) 国家计量局局长,全国人大预算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湖南省长沙县人,1888年生。早年就读于湖南高等实业学堂。1906年赴日本留学,加入了同盟会。辛亥革命爆发后,毅然辍学回国,在武昌从军于黄兴部。后再次东渡日本,入东京帝国大学电器机械科学习。1917年学...[详细]

井勿幕 [公元1888年-1918年]

  • 井勿幕(1888—1918),字文渊,今市郊区广阳镇井家原人。辛亥革命的杰出领导人之一,曾被孙中山誉为两北革命的巨柱。 光绪二十八年(1902),井勿幕由于家道中衰,到四川投靠父亲的一位友人,进入重庆正蒙公塾读书,接受了新思潮的影响。为了追求救国真理,二十九年(1903)冬,在同学...[详细]

蒋光鼐 [公元1888年-1967年,抗日名将,民革卓越领导人和创始人]

  • 蒋光鼐(1888—1967),字憬然,广东东莞虎门镇南栅乡人,是杰出的爱国民主人士和政治活动家,功勋卓著的抗日名将,民革卓越领导人和创始人,新中国纺织工业的主要领导人。 参加过辛亥革命,曾任国民革命军师长,第十一军副军长,参加中原大战。1930年任第十九路军总指挥兼淞沪警备司令。1...[详细]

黄强 [公元1888年-1972年]

  • 黄强(1888—1972年),男,字莫京,生于龙川县老隆镇水贝村。早年毕业于保定陆军速成学堂第一期炮科。后留学英、法等国,习工、农、航空等专业。通畅日、英、法语。“二次革命”失败后被袁世凯通缉,-海外,1916年,回国参加讨袁军。尔后发起组织广东青年赴法勤工俭 动,任广东检学会会长。投效孙中山参...[详细]

何杰 [公元1888年-1979年]

  • 何杰(1888--1979),字孟绰,广州番禺县人。 13岁时,何到广州就读于格致中学。18岁,考入唐山路矿学堂(后改名唐山工学院),初学采矿,后改学铁道管理,尚未毕业又考取“庚子赔款学金”赴美国留学。何先后在科罗拉多矿业学院学习煤矿开采工程,毕业后又获理海大学研究院奖学金,攻读地质,得理科...[详细]

盖叫天 [公元1888年-1971年]

  • 盖叫天(1888~1971)原名张英杰,字燕南,小名老黑、老洞,艺名金豆子、盖叫天。高阳西演村人。出身贫苦,8岁时因家乡遭水灾,难以度日,便同四哥一起进天津的隆庆和科班,开始舞台生涯。为糊口认真学戏,被班里的一位主教老师齐瑞亭看中,教他学武生,并给他取艺名“小金豆子”。10岁开始登台演戏。 ...[详细]

冯家遇 [公元1888年-1953年]

  • 冯家遇(1888-1953),直隶(河北)天津人。民-阀冯国璋的第三子,相声演员冯巩的祖父。清光绪32年(1906)在北洋速成武备学堂毕业,赴德国柏林工学院留学,攻读化学冶金专业。1910年回国后,当过一段直隶兵工厂帮办,因无用武之地,失望地离开了。袁世凯称帝时,冯家遇脱离北洋军队,改为从事工商...[详细]

方书彪 [公元1888年-1978年]

  • 方书彪(1888~1978),字炳彰,前詹镇秀水里人,七岁入私塾,十六岁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就读于广州述善小学堂。十七岁清光绪三十年(1904)考进广东陆军第一小学。民国2年(1913)初进保定陆军军官学校,转北京军输学校,于民国5年(1916)毕业,时29岁。其后9年,民国6~14年(1...[详细]

杜斌丞 [公元1888年-1947年]

  • 杜斌丞,原名丕功,字斌丞,自署秉诚,1888年5月10日生于陕西省米脂县。幼读私塾。1907年考入三原宏道高等学堂。1913年夏入北京国立高等师范学校史地部学习,受到民主革命思想的影响。1917年夏毕业后,放弃在京津就业的良机,回到偏僻、荒凉、落后的塞上榆林中学任教务主任兼史地教员。1918年升...[详细]

邓植仪 [公元1888年-1957年]

  • 邓植仪(1888~1957),别字槐庭,广东省东莞县人。1888年6月11日出生于广东省顺德县大良镇。 邓自小爱农、学农,深受“教育救国科学兴农”的思想影响。民国3年(1914年),获美国威斯康辛大学硕士学位,并学成归国。回国后,历任湖南工专、南京高师教授,广东农专校长,广东大学、中山大学教...[详细]

陈绍武 [公元1888年-1943年]

  • 陈绍武(1888-1943),今宾亨镇江积村人,是黄埔军官学校早期毕业生。曾参加东征讨伐陈炯明和北伐战争,多次负伤,屡立战功。历任广东独立第一师第二旅第五团上校团长、第七战区一八六师五四八旅少将旅长、第十二集团军驻西江办事处少将主任等职。他治军严明,东征时有士兵擅摘百姓荔枝,他严令摘果者向主人道...[详细]

陈国伦 [公元1888年-1965年]

  • 陈国伦(1888—1965),号维豪,曾用名卓雄、若虹,新会县棠下石头慈湾村(今属蓬江区)人。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毕业于两广陆军中学堂(后改为速成学堂)步兵科,留堂任见习官、副区队长。清宣统二年(1910年)调任广东陆军小学学长、学生队长。辛亥革命爆发后,先后任中国同盟模范军教练官、广东...[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