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广东省> 广州市> 番禺人物

何杰

[公元1888年-1979年]

何杰为[公元1888年-1979年]

  何杰(1888--1979),字孟绰,广州番禺县人。
  13岁时,何到广州就读于格致中学。18岁,考入唐山路矿学堂(后改名唐山工学院),初学采矿,后改学铁道管理,尚未毕业又考取“庚子赔款学金”赴美国留学。何先后在科罗拉多矿业学院学习煤矿开采工程,毕业后又获理海大学研究院奖学金,攻读地质,得理科硕士学位。当时,有人劝何再学两年,拿个博士学位,留在美国谋个高职位,但何坚决地说:“不!国弱民穷,我取个高职有何用?救国有责,我还是要回去!”并于民国3年(1914年)回国。
  何归国后,在北京大学任工程教授,后在校长蔡元培的支持下,创立了我国第一个地质学系。
  民国21年(1932年),中山大学校长邹鲁特意邀请何回中大任地质系主任,兼两广地质调查所所长。在教学之余,何对两广地质、矿产开展调查,收集和出版了不少矿产地质资料。何以南岭山地作为重点,把地质调查研究和采矿、冶炼工程结合起来,而且每有重要发现就立即建议当局实业界开采。经过调查,何弄清了这一带山地煤炭、有色金属和稀有金属品种多、品位高、蕴藏量丰富的特点,对日后广西贺县、钟山县一带矿藏的大量开发,作出了贡献。建国后于1952年,国家在北京建立中国矿业学院,任命何为教务长,负责建校工作。后学院易名为北京矿业学院,任命何为副院长。任内何为解决教学科研的需要,组织人员了一本《英汉矿业辞典》。
  1978年夏,何时已90岁高龄,仍当选为广东代表团团员,出席了在北京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成为大会年龄最高的老科学家。
  何于1953年当选为北京市政协第一、二届常务委员,1964年当选为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文革”结束后,在广州当选为广东省政协第四届委员会委员。
  1979年12月,何病逝,终年91岁。 相关院校:

北京大学

同年(公元1888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79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