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公元1887年出生的名人介绍

公元1887年出生的名人介绍

刘群兴 [公元1887年-1979年]

  • 刘群兴(1887~1979) 刘群兴,广东增城人,出生于广州市。3岁时,父丧,全家靠其母磨粉为生。他入岭南学堂读书,与同班同学高奇峰往来甚密。高奇峰与兄高剑父,从名画家居廉学画,刘群兴耳濡目染,有意攻习绘画。 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刘因家庭经济困难,辍学到永铭斋刻花玻璃店当学徒,满...[详细]

刘杰 [公元1887年-1955年]

  • 刘杰(1887—1955年),男,长武县朱成区(今巨家乡)车圈村人。自幼家境贫寒,给富户人家放羊、拉长工。流落平凉、兰州做小生意。民国初年,投身甘军队伍当兵。后回县城摆摊卖布。省吃俭用,略有积蓄,经营杂货店一间。他信奉佛教,乐善好施,同情怜悯穷苦人。民国十八年(1929年),长武一带大旱饥荒,他...[详细]

刘凤池 [公元1887年-1950年]

  • 刘凤池,字桐岗。1887年~1950年。大清帝国直隶省保定府蠡县大团丁村(今属河北省保定市高阳县西演镇大团丁村)人。 清光绪三十二年毕业于保定北洋陆军速成学堂,历任清廷禁卫军排长,保定军校教官连长,后入陆军大学。 民国十年(公元1921年)任奉军张学良郭松龄部第六师34旅81团团长、炮二...[详细]

刘锋 [清][公元1887年-1911年]

  • 刘锋(1887~1911) 刘锋,字肩宇,又名六符,二刘乡人。父栻,清贡生,长期寓居福州行医。生有六子,锋最小,故又名六符。幼聪敏,7岁读书,稍长,任侠好武,倜傥不羁,苦练拳术,并善舞剑。 光绪二十八年(1902)考入闽县小学堂读书,勤而好问,警悟过人,尤致力于军书戎略的钻研。他耳闻目睹...[详细]

刘麟超 [公元1887年-1947年]

  • 刘麟超(1887~1947) 字趾垣,号柳溪,龙驹寨街人,肄业于西北大学。先后在平浪宫、紫阳宫、朝阳乐育小学任教。刘虽攻中文,然醉心丹青,对“扬州八怪”、“八大山人”、石涛的画谱尤为喜爱。他广采博览,从诗文、书艺中汲取营养,形成自己的画风。他所画竹、兰、菊、梅淡雅清妙、婀娜多姿,所画山水险峻...[详细]

李树芬 [公元1887年-1966年]

  • 李树芬(1887~1966) 李树芬,广东新宁(今台山)人。12岁时到美国波士顿与父亲相聚,16岁时随父返乡。其后又随父亲到香港,入拔萃男书院专修英文,取得大学预科资格。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考入香港西医书院。在学数年间,每逢寒暑假期,李树芬都回乡为上门求医的乡亲服务。有一年夏天,他的外...[详细]

李皮 [公元1887年-1939年]

  • 李皮 (1887~1939年) 李皮,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生,字锦皮,号虎亭。崇武镇靖江村人。祖辈以渔为生。李皮自小聪明勤谨,因家贫未能入学,年纪很小就在海边拖网。10岁后随父亲李目和叔父李兜上冬海船,由“吃公粥”、直到当橹□。民国3年(1914年)冬汛生产中,由于该船产量一直很低...[详细]

林直勉 [公元1887年-1934年]

  • 林直勉(1887~1934) 林直勉,原名培光,字绍轩,晚号鲁直,广东东莞人。清宣统二年(1910)春在香港结识胡汉民,加入同盟会,随即参与策划广州新军起义,专任筹饷。宣统三年(1911),又参与策划“辛亥‘三·二九’广州起义”,并于起义前夕到了广州。由于起义领导人黄兴和胡汉民在起义日期上意...[详细]

林树巍 [公元1887年-1949年]

  • 林树巍(1887~1949) 林树巍,字拯民,广东信宜人。青少年时喜爱武术,广东虎门军校肄业,后加入同盟会。清宣统二年(1910),参加朱执信领导的庚戌新军起义。起义失败后,回信宜与同盟会员陆匡文秘密设立中国同盟会南方支部信宜分部。翌年三月二十九日,参加“辛亥‘三·二九’广州起义”。失败后,...[详细]

黄怡瓶 [公元1887年-1957年]

  • 黄怡瓶,清光绪十三年(1887)生于南安丰州镇顶堡村。童年丧父,家境贫困,与寡母、弟妹相依为命,从小就参加劳动,帮助养活全家,但是生活还是越来越艰难,其母不得已把-卖给他人做“童养媳”,怡瓶心灵受到沉痛打击,毅然南渡印尼,别谋生计。初在泗水、玛琅等地当杂役,他年轻力壮,勤劳诚实,工作之余,坚持学...[详细]

黄炳武 [公元1887年-1968年]

  • 黄炳武 (1887~1968) 字希平,今坂东镇湖头村人。出生于农民家庭。少年时信奉基督教,在培元小学毕业后,入福州福音书院深造。清宣统三年(1911)在榕加入同盟会。民国元年(1912),参加福建学生北伐队。于福州东岳庙集训时脱队回县,四出活动,聚集六都和十一都一带游兵散勇数百人,成为...[详细]

郭坚 [公元1887年-1921年]

  • 郭坚(1887~1921)原名振军,字方刚。陕西蒲城人。早年就读于县立小学堂时,每听人谈论反清革命,便奋然而起,说:“此正吾人之责也”。以后他广结“刀客”,每遇不平之事,即拔刀相助。1911年10月西安起义时,郭到省城参加学生军,后在陕西交通司任守卫,与耿直相识。清军分东西两路进攻陕西,郭、耿到...[详细]

龚浩 [公元1887年-1982年]

  • 龚浩 (1887~1982), 字孟希,国民党陆军中将。湖南省益阳市人。1911年参加武昌起义,次年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一期步兵科,1916年入北京陆军大学第五期。毕业后历任参谋、湖南省军务司司长、省会-司令、国民军第八军参谋长等职。1926年参加北伐,任前敌总指挥部参谋长。1927年后,历任军...[详细]

房建子 [公元1887年-1972年]

  • 房建子 房建子,字炳辰,浦城城关人。生于清光绪十三年(1887),民国3年(1914)毕业于福建师范完全科,民国5年受聘浦城私立中学为义务教员。私立中学停办后,转入小学任教。民国10年县立初级中学创办后,在中学任教。民国18年被聘县立清华女子学校毕业班义务教师,因他教学得法,16名毕业生成绩...[详细]

段象武 [公元1887年-1942年]

  • 段象武(1887~1942)河南彰德(今河南安阳)人。早年入冯玉祥部当兵,被保送到保定陆军军官学校骑兵科学习,毕业后回冯部任参谋。1924年应邀到陕北安边杨虎城举办的教导队任军事教官兼第一排排长。1925年春,杨虎城任陕北国民军前敌总指挥率部南下;段任前指参谋主任,跟随杨虎城,协助制定军事方案,...[详细]

邓德潜 [清][公元1887年-193年]

  • 邓德潜 (1887~1932年) 字醒素。沙县夏茂镇人。清光绪壬寅二十八年(1902年)14岁时考取举人。20岁时参加县知事考试,取为桂平县县丞,清光绪三十四年署广西容县知县,后改岑溪县知县。民国初一度代理沙县知县。民国2年(1913年)当选为福建省议会议员。民国3年参加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详细]

陈照馨 [公元1887年-1943年]

  • 陈照馨(1887~1943年),漳浦县马坪后康村人。生于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因家道中落,生活困苦,度日艰辛。宣统元年(1909年),闽南大旱灾,饥民饿毙甚多,陈照馨离乡背井,独闯南洋谋生。初时,打工过活,后来就选择颇担风险的“水客”(即自己行商兼为华侨捎带财物回国分送给侨眷)为职业,在厦...[详细]

陈赞汤 [公元1887年-1972年]

  • 陈赞汤(1887~1972年),原名铭新,号绍源,光绪十四年(1888年)生于大桥横洋村。宣统三年(1911年)毕业于福建省全闵师范文学系。先后在古田平湖小学和临川小学任教。 民国6年(1917年),赞汤南渡沙捞越诗巫埠,被当地华侨聘为光华中学教员。不久,继任校长。时诗巫垦场广植橡胶,由于侨...[详细]

陈延香 [公元1887年-1960年]

  • 陈延香(1887~1960年),又名树坛,字澄怀,晚年号慧香居士。在坊里阳翟人。其父为清末秀才、乡村塾师。延香少年时期随父就读。19岁时父亲病故,延香继承父业,受聘在灌口、角尾一带任塾师。清宣统二年(1910年),在灌口石头亭乡加入同盟会。受派遣回同安,组建青年自治研究会,任副会长。辛亥革命中,...[详细]

陈文孙 [公元1887年-1952年]

  • 陈文孙(1887~1952年),字子彬,燕江镇人,生于清光绪十五年(1887年)。光绪三十二年参加县试,得第一名。废除科举制度后他即赴福建全闽师范学堂求学,于清宣统元年(1909年)毕业,获毕业考试第一名,被推荐出国留学。但因早年丧父,母亲年迈,家境困难,地方政府又无助学金,终于未能成行。回永安...[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