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公元1886年出生的名人介绍

公元1886年出生的名人介绍

贾侠飞 [清][公元1886年-1913年]

  • 贾侠飞(1886~1913.8),名贾英,祖籍河南省潢川县,生于北京。 贾侠飞在高等警校求学期间,加入同盟会。辛亥革命爆发后,贾在河南省城开封发表演说,宣传革命,抨击时政,被称为革命党中的激进分子。后任国民党河南支部总务主任。 1912年6月,贾与姐夫胡抢一、朋友陈芷屏等在开封创办《自由...[详细]

黄海瑞 [公元1886年-1966年]

  • 黄海瑞(1886~1966年) 黄海瑞,江苏常熟人。民国8年(1919年),进季慎昌机器厂当学徒,后创办黄发记机器厂(厂址西宝兴路429号),生产玻璃产品模具。数十年来历经日军入侵上海,厂房被毁等磨难,黄励志图强,加强经营管理,使该厂产品受到国内厂商青睐,民国35年后,还销往东南亚地区。上...[详细]

顾竹轩 [公元1886年-1956年]

  • 顾竹轩(1886~1956年) 顾竹轩,名如茂,原籍江苏阜宁人,与涟水顾家大楼(顾祝同的祖居)顾氏同宗。家境贫寒,举家流落至盐城梁垛团(今属江苏省建湖县钟庄乡唐湾村)境内,为人佣耕。顾16岁来上海,先在闸北天保里附近号称“一百间”的地方,靠做马路工、拉黄包车糊口。不久,又在一家德国人开设的...[详细]

龚宝铨 [公元1886年-1922年]

  • 龚宝铨,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留学日本,先后在清华、振武两校读书。心忧国患日深,立志推翻清朝。 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为反对俄国吞并我国东北的阴谋,在东京与黄兴、陶成章、钮永建、杨笃生等成立拒俄义勇队,后改组为军国民教育会。1904年(光绪三十年)回国,热心暗杀活动,在上海发起组织暗...[详细]

杜少如 [公元1886年-1944年]

  • 杜少如 (1886—1944) 杜少如,又名杜廷珍,南堡镇人。15岁辍学从商。杜有“实业救国”的思想,认为纱业为国家、地方经济之大利,在崇明兴办纱厂,可以就地利用原料和劳动力,是发展地方经济之良策。他详细考察了本县棉花产销实情,与上海营造商姚锡舟合作,集资64万银元,于1919年创建...[详细]

陈调元 [公元1886年-1943年,民国陆军一级上将]

  • 陈调元(1886~1943)字雪暄,又作雪轩。安新同口镇人。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入保定北洋陆军参谋学堂,光绪二十九年(1903)毕业。光绪三十二年(1906)入保定陆军军官学堂第一期深造科学习。光绪三十四年(1908)毕业后在湖北陆军中学任地理教官。宣统三年(1911)武昌起义时离开武昌至...[详细]

支悦刚 [公元1886年-1940年]

  • 支悦刚(1886—1940)又名支二刚。东明县高村乡支寨村人。东明盐民首领。1931年组织盐民自卫,要求取消盐税。1932年5月,按中共部署成立东明盐民协会,自任会长。 7月当选为河南、河北盐民总会委员,领导东明、濮阳、长垣、考城、兰封等县区的盐民斗争。1933年率3000盐民攻打南乐县城,迫使...[详细]

杨清法 [公元1886年-1941年]

  • 杨清法(1886—1941)苍山县扶丘村人。1929年参加农民协会。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投身抗日,历任边联县农救会副会长、会长,被鲁南区党委誉为“农救会模范”。1941年10月27日,国民党军六八三团对鲁南区党委所在地银厂村进行突然袭击。区党委机关以及边联县机关的部分人员同时被包...[详细]

徐天啸 [公元1886年-1941年]

  • 徐天啸(1886~1941),名啸亚,字天啸,别署秋槐室主、天涯沦落人等,以字行。常熟人。作家。早年即以才名,与其弟枕亚并称“海虞二徐”。民国元年(1912年)偕枕亚赴上海,同任《民权报》,天啸负责社说及评论,立论相当激烈,以致次年该报被袁世凯政府强令停刊。民国3年起任上海《黄花旬报》主编,同时...[详细]

熊梦宾 [公元1886年-1953年]

  • 熊梦宾(1886—1953)字观民。阳谷县城南街人。清末秀才。民国初年,先后担任山东省教育厅厅长、胶澳督办公署秘书长、京汉铁路局局长等职。1930年任冯玉祥西北军秘书长。1950年,任山东省人民政府委员兼省文史馆馆长,并被民革中央委派为山东省民革负责人。1953年冬病逝于济南。 ...[详细]

王预 [公元1886年-1943年]

  • 王预(1886~1943),原名增久,字立三。祖居泗阳县洋河镇,后随父王聿望迁居县城(今城厢)。数理学博士。幼年入私塾读书,聪颖过人,自学物理、数学等科,成绩优异。清宣统二年(1910年)考取清华官费留学生,去美国留学7年,在康乃尔和哥伦比亚等著名大学读书,获博士学位。 在美国留学期间,他专...[详细]

孙丹林 [公元1886年-1971年]

  • 孙丹林(1886—1971)字汉尘。蓬莱县(今蓬莱市)城里人。北洋政府内务总长。1904年(光绪三十年),考入官立山东大学堂。后,加入同盟会,曾任烟台东牟公学汉文教员。1912年1月1日赴大连,于15日晨带领革命军在蓬莱水城登陆,一举攻占蓬莱城,成立登州军政府。同年11月,成立山东军政府,出任秘...[详细]

石敬亭 [公元1886年-1969年]

  • 石敬亭(1886~1969)号筱珊,亦作筱山。山东利津人。早年毕业于东北武备学堂。1911年参加滦州起义。1912年任绥远第十六混成旅参谋官,后升旅参谋长、团长。1921年任河南省督军公署少将军务处处长。后任第十一师参谋长兼教导团团长。1924年任国民军第一军第四混成旅中将旅长。同年12月任西北...[详细]

申宪武 [公元1886年-1945年]

  • 申宪武(1886—1945)字从周。滕县(今滕州市)城郊乡于岗村人。曾任国民党山东省第一行政区督察专员,保安二师师长。青年时代闯荡江湖,混迹于滕县上层人物之间。1937年底其所部被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别动总队收编为第七纵队四十三支队, 任支队长,1939年继续袭击抗日武装,残杀共产党人。1945年8...[详细]

马鉁 [公元1886年-1963年,中华民国陆军中将]

  • 马鉁(1886年-1963年),字少坡,白族。中华民国陆军中将,出生于云南洱源县城北乡大果村的马氏家族,马金墀之长子。时势造英雄,马鉁传奇的一生就是如此,他历任滇军排、连、营、团长,护国第三军第五团参谋长,昆明市第一任市长,云南省-司令等职。当侵华日军的魔爪还未伸向中国大陆时,马鉁就已成为云南军...[详细]

吕若侃 [公元1886年-1930年]

  • 吕若侃(1886—1930)字仲陶。莱芜县吕家芹村(今属莱芜市莱城区)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此后,一直秘密与外地党组织进行联系。为筹集党组织的活动经费,他卖掉土地60多亩,用毛驴驮着银钱送往曲阜。1926年秋,在中共党员马守愚(马励明)的帮助下,建立莱芜第一个党支部——中共吕家芹...[详细]

李毅士 [公元1886年-1942年]

  • 李毅士(1886~1942),名祖鸿,以字行。武进县城(今常州市区)人。画家。自幼受父影响喜绘画。14岁在浙江求是书院肄业,17岁与丁文江(著名地质学家)赴日本学习法政,后觉得法政非自己所好,遂赴英国半工半读。当轮船至新加坡,钱已用完,幸蒙孙中山资助才到英国。不久,考取格拉斯哥大学美术学院习西洋...[详细]

刘佛缘 [公元1886年-1959年]

  • 刘佛缘(1886—1959)沂南县刘家店子村人。其父为清末湖北省巡抚。1907年赴日本早稻田大学攻读法律时认识了孙中山。翌年加入同盟会。辛亥革命后回国,在省法政专科学堂任教并开办律师业务。后任山东省第二届议会议员。抗战开始后,他组建起200人的抗日队伍, 后编入八路军主力部队。1940年夏任山东...[详细]

刘伯厚 [公元1886年-1946年]

  • 刘伯厚(1886~1946),原名宗宽,学名愚,字伯厚。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8月生。泰兴焦荡乡头圩村人。进步教育工作者。宣统二年(1910年),毕业于南京两江师范学堂文史科。毕业后投身教育事业,先后在泰兴县中等近20所中小学及涟水师范、海门锡类中学、南京三条巷小学等校任教,长达30余年。 ...[详细]

李培基 [公元1886年-1969年]

  • 李培基(1886-1969),河北沧县人。 1928年11月被委任为察哈尔省政府代理主席,军务繁忙未能赴任。李培基幼年应童子试落弟后入中学堂,清末袁世凯编练常备军,李赴武汉投湖北常备军第2镇,后改为第21混成协,黎元洪任协统。 1909年李培基离开武汉赴奉天,考入东三省陆军讲武堂学习军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