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公元1885年出生的名人介绍

公元1885年出生的名人介绍

荣鸿胪 [公元1885年-1966年]

  • 荣鸿胪(1885-1972年)山西浑源人, 字甲三。山西陆军小学、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一期骑兵科毕业。1936年1月24日授任陆军中将,晋绥军第6路军司令兼山西太原城防司令。 1914年,保定军校第一期毕业生毕业,荣鸿胪、杨爱源、孙楚、周玳、傅汝钧、徐岱毓、孟兴富等人来山西,进入晋军任职。历任...[详细]

秦广仁 [公元1885年-1948年]

  • 秦广仁(1885~1948),字振庵,巴彦县民族资本家。秦广仁原籍山东省登州府,后全家逃荒到辽宁省海城县,进而迁到巴彦县城。其父秦玉泉,是锡匠,在广信当(今县食品公司位址)东大墙搭个偏厦子,以焊洋铁壶,做铁活等为生。秦广仁十四、五岁时,便到西集厂"天德昌"杂货铺子当学徒。 光绪二十六年(19...[详细]

马玉贵 [公元1885年-1957年]

  • 马玉贵(1885~1957)回族。字青山。湖北谷城人。三岁丧母,五岁丧父,随长兄马玉山生活。清光绪末年为生活所迫入伍为新军,后由湖北调到西安,任陕西新军混成协二标一营左队正目。他在新军中加入了哥老会,是哥老会首领之一,常在西安回民中进行反清宣传,被视为西安回民中反清活动最有影响的人物。在钱鼎等...[详细]

吕渭生 [公元1885年-1950年]

  • 吕渭生,字俊周,南安诗山苏美人,生于清光绪十一年(1885)。其父吕尚科以农为业,三位哥哥先后南渡菲律宾谋生。其三兄吕双合,后来成为马尼拉航海业的巨子,还参加同盟会,任该会在菲律宾的筹饷委员,筹款支援孙中山推翻清王朝的封建统治。 辛亥革命后,渭生入福建省立法政学堂攻读,毕业后从政。在反袁运动...[详细]

吕庆华 [公元1885年-1963年]

  • 吕庆华(1885.12.21~1963.11.3),商南县曹营乡火神庙村人,著名的汉调二簧演员。他擅长大花脸行当,嗓音宏亮浑厚,身架大方脱洒,吐字清润,表演逼真,饮誉商洛以及鄂、豫毗县。 吕庆华12岁入龙驹寨“广易社”学艺,排行为“庆”字辈。两年以后,离开广易社去河南朱阳关师从王小黑、习演生...[详细]

卢信 [公元1885年-1933年]

  • 卢信(1885~1933) 卢信,字信公,笔名梭功,广东顺德人。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赴香港,应陈少白之邀,任香港兴中会的机关报《中国日报》记者,加入兴中会。光绪三十一年加入同盟会。同年冬,卢变卖产业,东渡日本攻读政治学,并在东京与廖平子等创办《大江日报》,宣传革命。光绪三十三年秋,经孙...[详细]

柳彦彪 [公元1885年-1959年]

  • 柳彦彪(1885~1959)字子俊,小名得寿。陕西合阳人。因家贫,少时未曾上学,在家务农。20多岁时,因与邻村乔某打架闯祸,离家出走,投奔本县王雨亭部当兵,后又参加杨虎城反清-组织。中华民国建立后,随杨部在二华(华阴、华县)、朝邑等地组织反对陆建章的斗争。他作战勇敢,由士兵很快提升为伍长、连长等...[详细]

刘文卿 [公元1885年-1952年]

  • 刘文卿(1885—1952),名育英,定边武峁子乡旗杆山人。其父满才,清同治时,潜石洞沟,娶妻王氏,生7子,文卿为老四。 文卿幼年上村学,稍长入县学。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入陕西省高等学堂就读,由于右任、井勿幕介绍,加入同盟会,从事革命活动。宣统三年(1911),西安辛亥起义后,军政府差...[详细]

刘崇伦 [公元1885年-1937年]

  • 刘崇伦 (1885~1937年) 字雅扶,闽县人。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赴日本东京高等工业学校学习电气技术,毕业回国后,参加工科进士试,因丁母忧,未参与殿试。宣统二年(1910年),崇伦创立福州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任常务董事兼技师长。翌年,公司在福州新港建立发电所,先后安装5台英、美...[详细]

刘宝濂 [公元1885年-1966年]

  • 刘宝濂(1885~1966)字楚材。陕西洋县人。12岁随祖父到上海读书,后考入南洋公学,毕业后与邵力子一起受聘到陕西,刘先后在陕西师范学堂、西安府中学堂任教。期间,经井勿幕介绍加入中国同盟会。1911年10月22日,西安起义爆发,他组织学生300余人,帮助革命军进攻满城,又带领学生军守卫西仓,为...[详细]

李思贤 [公元1885年-1951年]

  • 李思贤(1885~1951年),广东新会人。民国元年(1912年)毕业于福建法政学校。民国7年到厦门设律师事务所,一度任律师公会会长。民国27年5月厦门沦陷后,出任厦门维持会会长、厦门特别市市长兼警察局长、劝业银行董事长、水电公司董事长等伪职。曾赴东京晋见日本首相,积极为日本侵略者推行“大东亚共...[详细]

林壮谦 [公元1885年-1945年]

  • 林壮谦(1885~1945年),出生于大田县武陵乡桃溪村。7岁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28岁才成婚,育下大蕃、大森两个儿子。他格外勤劳,种田、挑担、烧瓦、做红曲、酿酒等什么活都干,生活日益改善,克勤克俭,送子读书。 壮谦个性耿直,乐于助人,热心铺桥修路,接济穷苦乡邻。民国27年(1938年),...[详细]

林昇平 [公元1885年-1960年]

  • 林昇平,字泰阶,又名世清。清光绪十一年(1885)生于南平。9岁入私塾,16岁考入南平县学,为生员。光绪二十八年游学道南书院,为高序东师得意门生。光绪三十一年考入全闽师范学堂教育科,翌年毕业回延平(今南平)。延平府知府聘任他为延郡师范学堂教务长兼文史教员。 宣统元年(1909),福建学务公所...[详细]

林衡可 [公元1885年-1950年]

  • 林衡可(1885~1950年) 林衡可,又名林济襟,闽侯县城门乡(今福州郊区城门镇林浦村)人。 衡可幼时即住在福州水部河堘村。他的父亲林元赓是光绪二年进士,曾任刑部主事,晚年在福州“三牧书院”教读生员,因此衡可也就读于“三牧书院”。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乡试中举后,北上求学铁道工程,...[详细]

李九鹏 [公元1885年-1946年]

  • 李九鹏(1885~1946年),出生于辽宁省昌图县一个农民家庭。在哈尔滨当过小贩,后成为开设, 场闻名全市的大恶霸。被处决前住南岗邮政街12号,死时61岁。 李九鹏自"九·一八"事变后,便卖身投靠日伪政府,积极为其效劳。他善于投机钻营,与阴险毒辣的日本特务头子、日.本特务机关长柳田元三拉上关...[详细]

李景林 [公元1885年-1931年]

  • 李景林(1885—1931),字芳宸,出生于清光绪十年(1885年),河北省枣强县人。幼承父艺,从学技击,在家乡习燕青门及二郎门等武术。少年入奉天的“育字军”(清朝办在沈阳的学生军校)。因他聪颖及武术基础好,受到军中“管带”(清朝军官的职称)宋唯一的喜爱。宋唯一是武当丹派一位剑侠,对李景林单传秘...[详细]

雷恒焱 [公元1885年-1912年]

  • 雷恒焱(1885~1912)原名恒贞,字坤山,亦作昆山。陕西礼泉人。少受塾师、他的姑夫张履元影响,立志救国救民。光绪二十九年(1903)考入西安陕西陆军小学堂读书,因“常以汉族不振,动于辞色”而被校方开除。复考入甘肃陆军小学堂,后升入湖北陆军第三中学堂学习,光绪三十四年(1908)毕业回陕。在...[详细]

金雁翔 [公元1885年-1943年]

  • 金雁翔(1885~1943年),福鼎县城关十字街人,生于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父金潮,名医,开设“金大益堂”药铺。雁翔少颖慧,13岁时始学医。其父督课甚严,促其遍涉名家典籍。16岁时,为名医苏寿仁纳为传人,授以医学秘传。由是弱冠脱颖而出,声名噪起。其诊病拟方,思考周详,用药专切,深为病人所...[详细]

黄若金 [公元1885年-1969年]

  • 黄若金,又名毓卿,城郊乡前山村人。清光绪十一年(1885)出生。若金天资聪颖,博闻强记,口才甚佳。因家贫只念过几年私塾,粗通文字,却能把故事讲得有声有色。年青时在霞浦县城当过伙伕和杂役,适逢福州一位评话先生到霞浦献艺,他听后受到启发,把自己看过的小说故事编成群众口语的七字句,开始说书生涯。他说书...[详细]

黄润堂 [公元1885年-1942年]

  • 黄润堂(1885~1942年) 黄润堂,字励身,号恥庵,泉州城区灵慈宫沟人,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生。15岁起,先后当笔店学徒、南货店店员。19岁,父去世,兄弟相继罹时疫殁。其母忧患致痨,终不治而逝。由是润堂立志学医,转充中药店学徒。日间配药,留意名医处方,探询患者病情,服药效果;夜自学...[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