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公元1885年出生的名人介绍

公元1885年出生的名人介绍

林西惠 [清][公元1885年-1911年,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 林西惠(1885-1911),汉族,福建省连江县丹阳镇朱山村人,近代民主革命烈士。为年纪最轻的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林西惠烈士出身于一个农民家庭。性憨直剽悍。喜耍拳弄棍。20岁时入长门练营当兵。他精湛拳术被称为国术教师。行伍时,对满清政府的政治腐败极为愤慨,已有参加革命的思想基础。退伍后,与“...[详细]

郭柏良 [公元1885年-1967年]

  • 郭柏良(1885~1967年) 郭柏良,别号郭纶,江苏江阴人。清光绪二十三~三十三年(1897~1907年),在苏州盛亮臣及无锡叶杏村学医。民国2年(1913年),在境内天潼路设诊所。民国12年,任广东医院医务主任。民国25年,自筹资金在境内天通庵路建中国医学院校舍,任校长。学院可容纳学生...[详细]

陈魏 [公元1885年-1971年]

  • 陈魏(1885—1971),浙江绍兴人,自幼父母双亡,由姨夫马幼渔携往苏州抚养,后入中西小学堂就读。1901年,陈魏由苏州返回浙江,投靠时任宁绍台道的钱谷师爷的堂叔陈晴峰,被送往奉化龙津学堂求学。1902年,陈魏赴沪,入上海理化传习所学习。后来,王子余创办山后小学堂,陈魏被聘为教习,又任山会县学...[详细]

陈万运 [公元1885年-1950年]

  • 陈万运(1885~1950),浙江慈溪掌起镇东埠头人。清宣统三年(1911年)与沈久成、方智达凑资450万创办三友实业社。产品蜡烛烛芯,质量好、售价低,深得用户信任。民国3年(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烛芯进口中断,日货乘机抬价,英美各制烛工场纷纷向三友社订货,使烛芯日产量高达500~60...[详细]

程正瀛 [公元1885年-1916年]

  • 程正瀛(1885—1916),湖北省鄂州市泽林大山村人,工程营革命军第二正队第五支队队长,革命人士。 早年投入湖北新军工程八营当兵。1908年他加入共进会,并任工程营革命军第二正队第五支队队长。其间,他响应孙中山民主革命,秘密联络同志,共谋反清大业。1916年因革命派内部矛盾激化而被害。  ...[详细]

常沐瞻 [公元1885年-1936年]

  • 常沐瞻(1885~1936)名铭盘,字沐瞻,号雪轩,以字行,卢氏县张村人,毕业于河南省第二师范,历任县公款局长、教育局长等职。 他一生谦恭温和而又见义勇为。民国12年(1923年),他曾与李仲美合力组织卢氏人民反抗军阀压榨,驱赶陕西赵团,并资助民团银币700余元。他以改变山区文化落后...[详细]

朱淑伊 [公元1885年-1977年]

  • 朱淑伊,字翼程(1885~1977年)清朝末年秀才。一生以教书为主兼行医,教书主教国文,行医为中医内科。前后教书五十多年,曾任省立乡村师范国文教员,教育思想非常现实,教育学生爱国敬业,自立自强。提倡科学民主,反对封建迷信。在他的教育思想影响下,学生中不乏栋梁之才。如倪浩堂、韩一峰、陆艺培、翟纪成...[详细]

支有年 [公元1885年-1964年]

  • 支有年(约1885—1964)名元丰。济南人。书画家。幼年曾入松年所办“枕流画社”学画。后为柏成荫入室弟子。新中国成立后为山东省文史馆馆员。善画花卉竹石,长于人物、仕女,也善书法。代表作品有《百子图》《五谷丰登》。后者参加全国第二届画展,并收入1960年出版的《山东国画选》。 ...[详细]

郑兴 [公元1885年-1940年]

  • 郑兴(1885—1940) 又名郑汉卿。淄博市博山区郭庄乡五福峪郑庄人。1925年毕业于吉林警官学校。翌年,任珲春东沟中苏边境警察署署长。“九一八”事变后,任东北抗日救国军司令部法官兼第五旅旅长。1938年参加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六军,任第一大队参谋长,后调入八路军山东纵队三支队任职。后在...[详细]

赵魏 [公元1885年-1912年]

  • 赵魏(1885—1912)字象阙,又名星民,原名庶庆,改名魏。寿光县斟灌城里人。他幼读私塾,少年时即有救国之志。15岁值庚子乱,曾作《义和团论》,内有“其志可嘉,其识甚陋”等语,其识见颇受父兄辈所称许。1903年正月,入县立小学堂,1906年,因学绩优秀,被选送青州中学堂。在校期间结识同盟会员李...[详细]

张耀曾 [公元1885年-1938年]

  • 张耀曾 ,(1885-1938) ,号镕西,笔名崇实,云南大理喜洲镇人,白族。辛亥革命先驱、法学学者。出身于书香世家。 自幼好学,1903年入京师大学堂,时年18岁,因成绩优秀,后官费选送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学法学。在孙中山民主革命思想影响下,投身革命,在东京加入同盟会,和云南青年李根源、赵坤等...[详细]

张仁侃 [公元1885年-1945年]

  • 张仁侃(1885——1945)字陶卿,号礼园。直隶(今河北)南皮人。 张之洞九子。一品荫生。湖北高等方言学堂毕业。历任刑部、邮传部员外郎特赏郎中,交通部佥事,河北省完县、肥乡县、抚宁县、新河县县长。配王氏(1884——)山东福山四川补用知府 王懿棨信卿公(1851—1899)女、王懿荣侄女。...[详细]

张敬学 [公元1885年-1964年]

  • 张敬学(1885—1964)字文堂。淄博市博山区后地村人。16岁学习陶瓷彩绘,28岁拜毕荣久为师,学内画技艺,工山水、人物。1957年被山东省人委授予“老艺人”称号。曾当选为山东省政协委员。1964年去世。 ...[详细]

杨松贵 [公元1885年-1968年]

  • 杨松贵(1885—1968)女。蒙阴县垛庄人。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翌年任村妇救会长,后为鲁中区参议员。积极带领妇女推米磨面、做军鞋。她还多次救护八路军战士, 护理伤病员。日伪曾悬赏500元伪币抓捕她。她毫不畏惧,继续为革命工作奔波,还相继送4个儿子参加革命,大儿媳接替她担任了村妇救会长。 ...[详细]

熊十力 [公元1885年-1968年,著名哲学家、史学家]

  • 熊十力(1885~1968),名继智、定中、升恒,号子真,中年以后更名十力,晚年自号漆园老人。上巴河镇熊坳张家塆人。 其家境贫寒,父亲为塾师,熊八、九岁还为邻家放牛,10岁才随父就读,极为勤奋,深得父亲喜爱。12岁时,父病故,遂辍学,仍为牧童。他酷爱读书,放牛时手不释卷。 熊对清廷的腐败...[详细]

夏慕尧 [公元1885年-1948年]

  • 夏慕尧(1885~1948),原名绍禹。邳县(今邳州市)议堂乡夏庄人。出身于农民家庭,性格倔强,夙怀反清“光复”之志。青年时,目睹清廷腐败,外侮频仍,便积极投身反清活动,参与领导了邳县“五河口”农民-。-失败后,离家出走,入苏州混成旅第二十三协十六标二营充正目(班长),后入苏州武备学堂,参加光复...[详细]

王大鹏 [公元1885年-1929年]

  • 王大鹏,字云程,1885年出生于海南会同县(今琼海市)龙阁村一个农民家庭。父亲王运洪是个勤劳纯朴的农民,母亲黄氏,是个善良贤惠的家庭妇女。 1911年,王大鹏考取琼崖中学。在学校里,他除了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外,还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政治活动。1914年夏,王大鹏在琼崖中学毕业后考入广东...[详细]

王伯群 [公元1885年-1944年]

  • 王伯群(1885—1944),贵州兴义人,中国同盟会先驱、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先驱、政治家和教育家。 1906年,在兴义笔山书院(今兴义民族师范学院)毕业后,留学日本,先后在宏文学院政治经济科、中央大学、中央研究院深造,适逢孙中山在日本倡导革命,加入中国同盟会。 1915年,参与护国运动,...[详细]

钱新之 [公元1885年-1958年,复旦大学校长(1936.8~1940.5)]

  • 钱新之(1885-1958),名永铭,字新之,以字行,晚号北监老人。原籍浙江吴兴(今湖州),生于上海。民国时期-财阀的代表人物之一。 早期银行生涯 钱新之早年在育才学堂读书, 1902年入天津北洋大学学习财经学。1903年得官费赴日本留学,入神户高等商业学校,学习财经及银行学。宣统元年(...[详细]

孟继钱 [公元1885年-1954年]

  • 孟继钱(1885—1954)东阿县孟庄人。杂技艺人。十几岁时投入杂技名家张鹏芳门下,学习手彩戏法。出师后即浪迹江湖,以“撂地”谋生。1946年,创建“三盛马戏团”,和当时的“东盛马戏团”、“全乐马戏团”齐名,成为东阿县40年代后期规模最大的三大杂技团之一。其子孟广连承袭父业,艺名“草上飞”,系山...[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