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云岫(1879~1954),字岩,号百之。浙江镇海人。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就读于浔溪公学,光绪三十一年,公费赴日本留学,在日本体育会肄业,后转学大阪医科大学。民国5年(1916年)毕业后回国,任公立上海医院医务长。翌年在沪自行开业行医。曾任国民政府卫生部中央卫生委员会委员、内政部卫生...[详细]
吴辟疆(1879——1950),名闿生,又名启孙,号北江,今会宫镇老桥村人,后移居北京。 辟疆诸生出身,候补知县。24岁入日本早稻田大学。民国初,任-秘书,教育部代部长。袁世凯阴谋称帝,辟疆事先告退。此后,专从事教育,以育英才为己任。吉林名士成多禄恢复沈阳萃升书院,聘辟疆讲学。未久,书院停...[详细]
战争以后,清政府对外屈膝投降,出卖民族利益;对内重重剥削压迫,激起广大人民的-。20世纪初,以推翻清王朝为目的的中国民主革命浪潮,日益高涨。一些书生学者,抱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雄心壮志,以笔杆为武器,进行坚决的斗争。南社爱国诗人汪洋就是这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当中的一员。 汪洋(1879-...[详细]
沈肇年(1879年-1973年),男,号甓庐,湖北天门卢市镇人,清末秀才。喜收藏金石,工分篆,一九三一年为易忠录临汉衡方碑分书立轴。著甓庐所藏金石题记。《艺甄初集》 。 1908年任安陆府中学堂学监兼教员,结识同盟会员,接受革命思想。辛亥武昌首义爆发后,加入同盟会,任起义门第一 署书记。19...[详细]
沙善余(1879~1968年)名庆,以字行。回族。祖先阿拉伯人,世居南京,生于苏州,4岁迁上海。幼习经书,先后就读圣芳济学堂、格致书院等。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随尚贤堂李佳白专修英文,后任助教。光绪三十一年,反对美国-华工,宣传 美货,被李佳白辞退,至复旦公学执教英文。后发起组织上海清真...[详细]
齐小桓(1879~1953),名屏周,字小桓,号匡九,今店子乡赵固村人。自幼天资聪慧,9岁时先入私塾,后至县城书院就读。其祖母有病,为求医看尽冷眼,于是立志学医,时23岁。自此,闭门谢客,研读医学典籍。3年后学成临诊,30岁时便已很有名望。他医道精深,精脉学,善内科杂症。用药精奇独到,常常药到...[详细]
庞炳勋(1879年—1963年)字更陈 陆军中将加上将衔(1936年12月)1879年10月25日(光绪五年九月十一日)出生在河北省邢台市新河县南阳庄村。幼年读书,后投笔从戎,参加了当时的清军,毕业于东北测绘学堂,在清军第三镇充当测量官。辛亥革命前加入同盟会,辛亥爆发后因受当局怀疑,-弃军还乡。...[详细]
胡石庵(1879~1926),亦名人杰、金门,号天石、忏憨室主,天门竟陵镇人。父乔年,字鲁生,清翰林侍读,历任乡试副考官、江汉书院山长。胡17岁以案首入学,博闻强识,被誉为“鄂中奇才”。19岁赴北京,与谭嗣同交好。戊戌变法失败后返武昌,肄业于经心书院,结识唐才常。1900年唐才常组织“自立军”起...[详细]
左青云(1879──1942),字传信,乳名牛儿,威远县严陵镇人。10岁开始随父亲搭班学艺,虽然识字不多,但天资聪慧,一副亮嗓,且学艺十分刻苦,软硬场面样样娴熟,尤长司鼓帮腔。一次随师赴渝演出,观众为他的司鼓、帮腔场面挂红放炮,遂使“左牛儿”名扬天下。后来,常受聘于重庆、内江、资阳、自流井、威远...[详细]
钟体乾(1879年—1962年)字均猷,四川成都人。陆军中将,四川武备学堂、日本陆军士官学校中国队第五期步科毕业,川军将领。 1911年任四川陆军军官学堂教官,1915年任四川陆军测量局局长,1919年任西北边防军参谋长兼炮兵团长,1921年任四川省政府高级顾问,1923年任四川善后督...[详细]
赵钟灵(1879—1945),字秀山(修三)徽县后西街人。幼年敏而好学,苦读诗书。宣统元年(1909)只身前往北京参加科举考试,中已酉科拔贡,授候选直隶州判。他秉性刚直,深恶钻营拍马之习,无意为官遂回执教。 他热心徽县的教育事业,宣统二年至民国二年(1910—1913)被徽县乡绅推举为徽县教...[详细]
吴国基(1879~1911年),今肇庆市鼎湖区广利水坑村人。吴桂丹原配何氏次子。清光绪二十六年(1901年)中举,曾任驻美国使馆随员,后任直隶知县,逝于任所。 附:吴国基儿子吴大猷,早年就学于天津南开大学,先习矿科,后入物理系,1929年毕业,1931年九月获中基会乙种研究奖学金,赴美国密西...[详细]
王禹卿,名尔正,清光绪五年(1879年)8月12日生,无锡城郊扬名乡青祁村人。民国时期上海著名的实业家。他的出众才能与品格精神,浓缩了近代沪上的商业繁荣史。而另一方面,王禹卿的精神追求与文化品位同样值得推崇。1927年,来沪三十多年后,他耗资20多万元,在家乡的蠡湖旁构筑蠡园,成就一段造园佳话。...[详细]
李文香,又名李佐民,1879年8月5日生于湖南省宜章县近城区(今城南乡)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他在幼年时期,靠父亲打短工的微薄收入,读上了私塾。16岁时,考入县学。后在本村以教私塾为生。 20世纪初,各地开始兴办新学堂,宜章县城也办起了一些新式学校。李文香受聘先后到宜章县城的新式学校县立小学师...[详细]
李福和(1879—1938),河北省丰宁县人。少年落草为寇,打家劫舍,无恶不作,后归顺东北军,混迹行伍。他工于心计,素有李0之称,渐次做到骑兵师长。1933年3月,曾率东北军第五骑兵师参加长城抗战,布置在喜峰口至罗文峪防线的左翼。日军进攻时,他的部队不战而退,致使友邻二十九军暂二师刘汝明部侧背遭...[详细]
哈恩(1879~1968)Hahn,Otto。德国化学家。1879年3月8日生于法兰克福,1968年7月28日卒于格丁根。1901年获马尔堡大学化学博士学位。1904年去伦敦随W.拉姆齐进修。1905年去加拿大蒙特利尔协助E.卢瑟福工作。1910年任柏林大学教授。1912年任威廉皇家化学研究所放...[详细]
白章子(1879~1938)又名会云,本县铁门镇晁村人。家贫,以理发为业,后到县城设店营业,开县城最早的理发店。那时,理发行业被人视为下九流,所以人们很少知其大号,而常呼其乳名“白章子”。 白章子好民间器乐,擅吹唢呐。他与店内徒弟组织起一个小乐队,唢呐、笙、笛、二胡、鼓、锣、镲、梆子俱全。夜...[详细]
云四婆(1879~1955) 女,原名符妚大,龙马乡东后山良 村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在抗日战争时期,发动群众筹集粮食上万担支援前线。还亲自动员200多名青年参军参战。先后接济过琼崖特委、琼崖民主政府、琼崖工农红军、琼崖纵队、解放军指战员近千人以及县、区、乡的革命同志10...[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