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湖北省> 天门人物

胡石庵

[公元1879年-1926年]

胡石庵为[公元1879年-1926年]

  胡石庵(1879~1926),亦名人杰、金门,号天石、忏憨室主,天门竟陵镇人。父乔年,字鲁生,清翰林侍读,历任乡试副考官、江汉书院山长。胡17岁以案首入学,博闻强识,被誉为“鄂中奇才”。19岁赴北京,与谭嗣同交好。戊戌变法失败后返武昌,肄业于经心书院,结识唐才常。1900年唐才常组织“自立军”起义,胡任参谋。事败聋上海,被捕入狱。获释后投保定徐锦帆军,胡任教练,曾与八国联军作战,兵败后,徒步回鄂,再入经心书院,因公开鼓吹革命,被开除。在武昌卖画为生,结识刘静庵等,曾跻身“汉营”,秘密运动新军。1904年襄助刘静庵、吕大森等组织武昌科学补习所。同年冬与马天汉、王禹田等设伏汉口火车站,谋炸清白部侍郎铁良,事泄被捕。审讯时,武昌巡警道冯启钧以刀一柄、银一锭置胡面前道:“听若所欲也,但一言”。胡愤然作色,抉银持刀,昂然回答:“皆欲也!公必欲如何也?五步流血矣!”冬,因证据不足获释。赴上海,为报馆撰文,参与爱国学社活动。次年回武昌。
  1906年10月萍醴起义,日知会密谋响应,胡预其谋。后刘静庵等九人被捕,胡逃奔沙市,联络哥老会设法营救,倾囊周济入狱同志,以致被捕,旋保释。1910年,集资在汉口歆生路创办“大成汉记印刷公司”,出版革命书籍,编印白话小说、报纸,宣扬种族主义。革命党人所办《江汉日报》、《商务报》、《大江报》皆赖大成公司印刷发行,公司成为党人联络点。武昌首义爆发第二天,胡以黄白二色纸手书《大汉报》两张,宣扬其事,亲自张贴于英租界和江汉关署大门左侧,阅者如堵。15日铅印《大汉报》正式出刊,胡一人承担采访、撰稿、校印发行,采用黄帝纪元,用“中华民国政府”名义发表“檄文”、“禁令”,并假托孙中山以“总统”名义发表《告同胞书》。一时轰动武汉三镇,日销2万余份,供不应求。时各国驻汉领事对革命态度暖昧,《大汉报》联合汉口英文《楚报》大力宣传,使各国领事及外人明白首义宗。10月17日至11月1日,两军激战16昼夜,报馆所在地歆生路硝烟弥漫,流弹纷飞。胡冒弹雨,白天上前线采访,夜间为文纪事,平明出版,军民争以先睹为快。10月28日馆址被焚,胡以文弱之身多召集散兵奋战,坚守歆生路,直至大批清军攻入,方化装出走,哭奔武昌。11月5日,《大汉报》在武昌复刊。汉阳失守后,军政府所办《中华民国公报》停刊,胡临危疾呼:“《大汉报》当与武昌共存亡”杜撰各省捷报、援军立至及北京反正等新闻,半天内发号外六次,以安定人心。清军炮击武昌,报馆落下炮弹三枚,工人惊骇欲走,胡抱门哭坐,挽留工人坚持出报。又作《劝北军同胞》白话文数万言,按日连载,派人在汉口租界散发。清兵读后,或泅汉水投诚,或弃 逃跑。《大汉报》影响广泛,苏、浙、皖、湘等省订函电纷至。童谣称:“《大汉报》真个巧,见了它,胆大了;《大汉报》胆真大,别人怕,它不怕。”英、德、美等国报纸亦载文赞扬为“革命之先锋”,“民国之第一张报纸”。革命党人称赞“胡石庵一支笔,胜过吾辈三干毛瑟 ”。黎元洪题赠“赤手回澜”匾额。袁世凯任大总统后,争授胡。“四等嘉禾章”,胡坚辞不受,并在《大汉报》上发表《退还袁世凯所授勋章》诗,愤懑嘲讽道:“乾坤正气销磨尽,狗尾羊头亦巨公”。次年3月,袁之长子克定来汉,时湖北督军段芝贵欲恃势以重金买名伶-琴献之,王誓死不从。胡撰文在《大汉报》揭其事,段芝贵分饬武昌、汉口警备厅封闭《大汉报》,逮捕胡。胡在狱中撰《鼠窃记》、《情天血泪恨》痛骂袁党,声言:“头可断,血可流,袁贼不可一日不骂”袁死后出狱,时人有“胡石庵吹倒清王朝,骂死袁大头”之语。出狱后创《天声报》。次年0军兴,《大汉报》复刊,宣扬0。1924年曾一度对孙中山提出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持反对态度。
  1926年10月23日在汉口病逝,友人居正为其遗像题赞:“公之别号,石可补天,公之才学,笔大如椽”,胡善诗画。小说著有《马上儿女》、《明珠血泪恨》、《秘密血泪》、《 狱》等篇多,诵于时。
同年(公元1879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26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