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公元1876年出生的名人介绍

公元1876年出生的名人介绍

余六吉 [公元1876年-1949年]

  • 余六吉(1876-1949年),三区大小河乡(今属春湾镇)贞九塘村人,生于清光绪二年(1876年)。清末投身绿林,追随清东安守备李耀汉,民国2年(1913年)在李耀汉肇军任营长。民国3年12月,随肇军来阳春招抚西山帮匪,所招降的帮匪扩充余部,升任帮统。民国8年6月,广东省长李耀汉被免职,桂系督军...[详细]

杨雪立 [公元1876年-1956年]

  • 杨雪立(1876-1956年),字敬师。1920年在汕头协助创办国粹学校。2年后,国粹学校改为时中学校,并在招商路(今南海路)设女生部,附设免费义务夜校。在崎碌尾创建汕头学宫(孔庙),后任汕头孔教会董事会会长兼时中学校校长,学宫着重开设国学文科班,并设普通中学班和国英算3科班。1939年,学校先...[详细]

杨长玉 [清][公元1876年-1908年]

  • 杨长玉(1876-1908),为武生杨隆寿之长女。嫁给梅竹芬为妻,为梅兰芳大师的母亲。 由于梅竹芬英年早逝,杨长玉年轻守寡,带着年仅四岁的梅兰芳在梅兰芳的大伯梅雨田家生活。1900年(庚子年)八国联军打进了北京。杨长玉当时只有二十四岁,为躲避兵匪,每天化装,用煤炭将脸涂黑,躲着不敢见人。当时...[详细]

协嘎林·民久伦珠 [清][公元1876年-?]

  • 清光绪二年(-第十五饶迥火鼠年,公元1876年),民久伦珠出生在西藏拉堆地方协嘎宗林奴谿朗卡、一个名门贵族之家。他的祖父曾任藏军定日代本,在反击廓尔喀入侵西藏的战争中,英勇顽强,战功卓著,获得“后世子孙亦可封官袭爵”的封文,并被赐予协嘎宗林奴谿豁卡,形成了西藏贵族世家之一——协嘎林。 但是,...[详细]

翁受祜 [公元1876年-1914年]

  • 翁受祜,又名翁修文(1876~1914),同盟会会员、同盟会汕尾片负责人,城区凤山街道花井区人。 翁受祜是进士翁天祜的小弟,清末廪生,曾毕业于广东政法学堂,与陈炯明关系甚密。辛亥革命前后,受陈炯明所托,利用其在汕尾警署(衙门)任职之便,从境外私运军火到海丰,对推翻满清政府、对东江起义成功作出...[详细]

谭礼廷 [公元1876年-1966年]

  • 谭礼廷(1876~1966),广东新会县白石乡人。其父谭毓秀是清末民初航商,谭礼廷青年时就辅助其父经营航业和商业,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和三十四年在广州相继开办了自来水厂(官商合办)和“江州公司”(承办西江航运),并设计了一种人称“花尾渡”或“凤尾渡”的新式内河客船。 谭氏父子初期经营...[详细]

苏子衡 [公元1876年-1954年]

  • 苏子衡(1876年~1954年),乐平禄步村人。早岁从商,民国13年(1924年)成立香港油麻地轮船有限公司,为创办人之一,任该公司董事多年。并开设苏衡安药材号数十年,经营有术,业务兴盛。为香港中药联0创办人,连任多届主席。子衡热心社会公益,对家乡尤具热忱。抗日战争时期及三水县历次水灾、战祸的救...[详细]

麦彝宪 [清][公元1876年-1912年]

  • 麦彝宪(1876-1912),字培生,教名麦笃臣,南雄城牛筋街人。隋宿国公、右屯位大将军麦铁杖之后,清道光举人麦烈芳之孙,辛亥革命烈士。彝宪少年学业精进,十八岁入庠(秀才)。不幸因其父经商破产,削发出家,自感仕途无望,乃加入基督教,考入广州芳村神道学校。在学期间接受民主革命思想,聆听孙中山演说。...[详细]

陆兰清 [公元1876年-1923年]

  • 陆兰清(1876年~1923年),金本九水江村人。幼丧父,家赤贫,由外祖父抚养并供读私塾。16岁到金竹村学做泥水匠。当地一些贫民结成绿林组织,他亦入伙。因粗通文墨,专事执笔书写0恐吓信等。后成盗首之一,曾带领匪众洗劫来往梧州、香港的英商轮船飞舟号,被港英当局照会清政府通缉,悬赏万金购其首。兰清对...[详细]

利寅 [公元1876年-1954年]

  • 利寅(1876~1954),字寿峰,小㘵村(今花山镇新和村)人。少时在乡塾读书,习八股至20岁,自觉八股不适用,改习算术、英文,先入黄埔水师学堂,后入广雅西学堂专攻西学,每试名列榜首。广雅毕业后,被选派英国留学,在伦敦大学学习化学,潜心苦读4年,毕业后回国。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底返粤,在广...[详细]

刘广钟 [公元1876年-1953年]

  • 刘广钟(1876-1953年),号琴友,生于光绪二年(1876年),清朝附生。原五区凤翔乡坡仔头村人,后迁居春城西门街。性聪敏好学而家贫,幼年牧牛,帮助家庭劳动,工余常在田间诵读,大哥见而怜惜,送入私塾苦读,遂中秀才。因无资财进修而回乡开馆教经书,兼学医术。民国6年(1917)肇庆府以《端风》为...[详细]

林成登 [公元1876年-1937年]

  • 林成登(1876~1937),字步云。惠阳县(今惠城区)人。虎门武备学堂毕业。任清军虎门要塞守备,广东新军左营管带。1912年任广东陆军混成旅第二团团长,虎门将校团监督。1914年任广东陆军第一师第一团团长。后历任第六师第二十三团团长,广东陆军游击帮统,两广护-第三军独立第七旅少将旅长,广东岭...[详细]

黄任恒 [公元1876年-1953年]

  • 黄任恒(1876~1953),字秩南,祖籍广东南海,世居广州河南龙导尾乡(今属海珠区二龙街)。早年就读于广州越华书院。毕生埋头读书,专心著述,未曾涉足社会任事,是一位资历颇深、默默耕耘的历史和乡邦文献学者。广州建国初期,朱光副市长曾 驰书聘请他任市人民政府参事,但他始终未到职。 任恒熟悉...[详细]

黄梅林 [公元1876年-1928年]

  • 黄梅林生于1876年,又名黄德安,出生于仁化县石塘镇黄伍村农民家庭,中国共产党党员,曾任第五区农民协会常务执行委员。 1925年春,黄梅林在石塘京地乡组织农民协会,成立京地农会,并任农会会长,向农民广泛宣传革命道理,开展打土豪分田地的斗争。1926年5月推选为出席广东省第二次农民代表大会代表...[详细]

黄梓 [公元1876年-1939年]

  • 黄梓(1876—1939),字悦华,新会县杜阮松园村(今属蓬江区)人。少年时在乡务农,青年时代随族人黄汉杰游港,后加入香港同盟会,结识革命党人黄明堂,引为知己。清宣统二年(1910年),奉孙中山之命,黄明堂到江门、会城一带活动,黄梓领黄明堂潜回新会杜阮,勘探地形。以杜阮井根为根据地,联络三合会首...[详细]

何叔衡 [公元1876年-1935年,何叔衡,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 何叔衡 (1876—1935) 中共一大代表,革命烈士。 湖南省宁乡县人,1876年5月27日出生于一个贫苦农家。少时读过私塾。1902年中过秀才,在乡村教私塾。1906年,与谢觉哉、姜梦周、王凌波结为盟兄弟,称为“宁乡四鬓”。1909年到宁乡云山学校任教,主张教学改革,以...[详细]

郭泉 [公元1876年-1966年]

  • 郭泉(1876—1966) 又名官泉,字凤辉。环城竹秀园人。郭乐二弟。15岁赴檀香山做工。后转赴澳大利亚与郭葵、郭浩、郭顺三个弟弟协助其兄经营永安水果栏。6年后在斐济创立生安泰蔬果公司,并经营百货。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与兄郭乐在香港创立永安百货公司,其任总司理。民国7年(1918)在上...[详细]

冯夏威 [清][公元1876年-1905年]

  • 冯夏威(1876~1905年)沙头镇北村乡六约坊人。年少父母双亡,贫无所依。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只身越洋至墨西哥佣力自给。目睹华工受到当地殖民主义者的欺凌,甚感不平,常起而-,虽屡遭殖民当局逮捕而无悔无息。光绪三十一年,美国《限禁来华美工条约》已届期满,殖民当局却无理拒绝废约,继续利用旧...[详细]

陈兴汉 [公元1876年-1970年]

  • 陈兴汉(1876—1970) 南蓢翠亨村人,与孙中山是邻居。自幼崇拜孙中山。孙中山在乡间进行反封建活动时,常随左右。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参加中国同盟会。孙中山组织武装起义时,担任保卫警戒。民国元年(1912)元旦,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时,被任为大-秘书。同年3月5日,其以发起人...[详细]

陈半丁 [清][公元1876年-1970年]

  • 陈半丁 1876年(清光绪二年)5月14日出生。家境贫寒,自幼学习诗文书画。少年时父母双亡,生活坎坷。为谋生,十四岁就在兰溪一店当学徒。十五岁在转至钱庄学徒中开始接触笔墨,自此一发不可收,自言当时“嗜书画入骨,饥饿犹不顾也”。十九岁时随表叔吴石潜(西泠印社创始人之一)来上海于严小舫之小长庐馆拓...[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