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吉符(1876-1918),字竹君,安庆人。马吉符自幼过目成诵,曾肄业于安庆凤鸣书院(今安庆四中旧址),为清末优附贡生。他博览群书,靠自学,通晓英、日语,且志在外交,深受堂伯马维聪器重。1901年经马维聪推荐,到四川提督马维骐处充当幕僚。第二年又经马维骐保荐作为外交事务人员赴藏襄助工作,先后任...[详细]
李经迈(1876—1938),安徽合肥东乡人,字季皋,号又苏,别号澄园。李鸿章的小儿子(排第3)。清光绪31年(1905)任出使奥地利大臣。次年授光禄寺卿。三十三年归国,历任江苏、河南、浙江等地按察使。宣统二年(1910)以随员往日本、欧美考察军事。辛亥革命后寓居上海,以经商为业,其善理财,遂使...[详细]
郭生荣(1876-1941),字耀卿,号浩然,城南堡人。幼即聪颖,博学多才。光绪二十九年(1903)中举。辛亥革命前任教师。民国元年(1912),被推举为首届民国议会众议院议员,之后在南京、北京等地任职。 民国4年(1915),阎锡山派专员到平遥征收苛捐杂税,由县公署召开士绅和有...[详细]
光明甫(1876—1963),名升,字明甫,以字行。枞阳县人(出生地原属桐城北乡)。清末秀才。?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求学于江宁三江师范学堂(南京高等师范前身),开始接受民主思想。因参加革命党人赵声召集的具有民主思想的“北极阁-”被校方开除。三十一年东渡日本,考入早稻田大学,加入同盟会,民主...[详细]
周树屏,湖南省衡山县白果桐子坳人,1876年2月25日生于南岳山下一户普通农家。他刻苦读书,毕业于衡州中学,到郴州香花岭铅锌矿工作。他胸怀救国救民大志于1920年回乡创办国民小学,任校长,开辟乡村新式教育。受新思想的影响,1923年,他参加了岳北农工会,成为骨干会员,积极参加斗争,为农友工友服务...[详细]
张愈惠(1876—1954),号恩溥,世居郴县五里牌乡洞尾村。 张赋性敦厚,年轻时习诗书废寝忘食,长大后,设馆课徒,循循善诱,诲人不倦。满清末年,科举废止,兴办学校,张极表赞成。 清末民国年间,疫病流行,死亡率高,时语云:“有钱钱抵,无钱命抵。”张嗟叹不已,立志学医。他认为,眼睛形同日月...[详细]
薛之珩,1876年出生,直隶卢龙人。字松坪。中华民国军事将领。曾任京都市政公所会办。 1921年,北京龙泉孤儿院逼迫溥仪将圆明园的西墙砖块和园内的湖石捐赠给他们,作为扩充院址的建筑材料,并且辩称这些废弃的物料应该用在公益上。1922年,燕京大学的传教士管理者为了在校内建筑莫根园,要求在邻近的...[详细]
王廷桢(1876-1940)字子铭、子明,民国桢威上将军,勋三位。汉族,直隶天津(今天津市大直沽人)人,日本士官学校第一期中国毕业生。历任清朝禁卫军协统,民国天津镇守使,江宁(南京)镇守使,陆军第十六师师长,长江巡阅副使。察哈尔都统等职。1921年因不愿意打内战而放弃察哈尔都统职位和陆军第...[详细]
田应诏(1876--1932),号凤丹,苗族,沱江镇人,田兴恕子。 1904年,田应诏赴日本留学,结识孙中山,加入同盟会。1908年7月回国,武昌起义时任敢死队队长,率部攻占雨花台。南京光复后,被提升为第二十旅旅长,卫戍南京。 袁世凯篡权后,田应诏返回长沙出任湘西镇守使,驻凤凰。民国5年...[详细]
布学宽(1876—1971),字子容,原籍祁县巩家堡村,后定居太谷县城内。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布学宽投车永宏门下学形意拳。民国2年(1913)开门收徒传艺。民国8年(1919)参加太谷县体育会工作。历任太谷国术馆馆长,太谷铭贤学校武术教师、护院,太谷县人民政府委员,县人民委员会委员...[详细]
周忠良(1876~1957)又名亮,字良卿,号宗良,歙县昌溪周邦头人,出生于浙江宁波。初在宁波海关任职,后入德国的爱礼司洋行宁波经销行美溢颜料号任译员。后与人合资开设通和纱厂,独资开设谦益顺号,经营贝士富牌靛青兰染料和糖、棉花、鱼酱、鱼胶等土产的进出口贸易。光绪三十一年(1905 年)赴上海,入...[详细]
周范华(1876-1951),周辛铄长女,受父亲和革命思想影响,明达有才识。20岁时与谢晓庄结为夫妇,周范华积极支持丈夫去湖南师范学习。光绪三十一年(1905),其父因反清逃亡日本,积劳病逝。翌年,其弟周京甫、周笙甫受株连,被清廷-致死。不久,丈夫又去世,遗-三人。她悲愤已极,毅然将女儿全托于亲...[详细]
赵炳麟(1876年~1927年)清末官员。名竺垣,号清空居士。1876年11月26日生于广西全州绍水乐家园。赵炳麟之父赵润生,《清史·循吏》记:“宦湘十年,凡四易任所,至案无留牒,必严查保甲以清良莠。每决一讼,必两造均服,始具结。下乡轻骑减从,夫马必自备,遇儒者殷殷教诲若子弟,豪强巨猾必严惩不少...[详细]
张寿镛(1876~1945年) 张寿镛,字伯颂,浙江鄞县人。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中举,任江苏淞沪捐厘总局提调,宣统二年(1910年)改任江苏度支公所科长,整理财政。张历任地方财税-,深识此中利弊,又与上海金融界有较深渊源,在整顿江苏财政、清偿旧债之余,尚能每月解款70万元供给中央政府...[详细]
张丙朝(1876~1949),壮族。字协寅。新靖镇旧州街人。幼时家贫,仅靠一亩贫瘠地和兼营些豆腐为生。四岁丧母,继母到家不几年父又去世,兄弟两人,由继母含辛茹苦抚养。 10岁时,看到街上儿童都入学读书,苦于家贫付不起学费,只好每日帮母亲做完家务后,偷偷到私塾楼下,听老师讲课,后被老师发现,免...[详细]
岳卓如 (1876-1947) 岳卓如,字季吴,今雀塘乡半边街人,清光绪二年(1876)七月生。 光绪二十六年(1900),考入日本弘文学院预备科,二十九年学成回国,与李洞天、萧坤等在邵阳海家巷何氏宗祠创办崇德学堂,提倡学科学,传播新文化、新思想,开邵阳近代私立学校之先河。后又集资在考棚...[详细]
叶春善(1876~1935),字鑑贞,道号仲利,太湖县人。其父叶中定是戏剧著名净脚,时人称之谓“活孟德”。叶春善7 岁时丧父,是年入小荣椿科班坐科学艺,与杨小楼、程继先、郭春山、郭际湘(水仙花)等为师兄弟,得到杨隆寿、姚增禄、范福泰等名师传授,故文武昆乱、生旦净丑,无一不精。出科后历搭四喜、福寿...[详细]
宋梓(1876年—1945年),字子材,号佛乡山人。县城内桥梓巷人。宋廷桢之子。清宣统元年优贡,以七品衔官邮传部。民国二年(1913),以共和党身份为众议员。民十二(1923)曹锟贿选,愤然离京。甘肃巡按使张广建聘以省烟酒总办,甘督陆洪涛应省城各中学校长之请聘为教育厅长,皆不就。陇南镇守使孔繁锦...[详细]
罗纶(1876~1930),原名晋才,号康侯,字梓卿、梓青,西充县群德乡罗村沟人。自幼好学,13岁时就熟读四书五经,人称“神童”。14岁考入成都尊经书院,从宋育仁、骆成骧学,后中举。 罗纶擅辞章,性敏善辩,为清大学士瞿鸿机所赏识,延至成都学使署任职。时值戊戌变法,罗纶与李蔚华,蒲殿俊...[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