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浙江省> 宁波市> 鄞州人物

张寿镛

[公元1876年-1945年,清末民初学者,教育家]

张寿镛为[公元1876年-1945年,清末民初学者,教育家]

  张寿镛(1876~1945年)
  张寿镛,字伯颂,浙江鄞县人。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中举,任江苏淞沪捐厘总局提调,宣统二年(1910年)改任江苏度支公所科长,整理财政。张历任地方财税-,深识此中利弊,又与上海金融界有较深渊源,在整顿江苏财政、清偿旧债之余,尚能每月解款70万元供给中央政府,为各省之冠。
  民国14年(1925年)五卅惨案发生后,圣约翰大学师生550余人因校长卜舫济以高压手段阻挠学生的爱国举动,愤慨离校,共商自办学府。张为离校学生善后委员会的工作捐款、捐物,并捐资3000元作为校舍建筑费,新校筹备委员会决定成立光华大学,推举张为校长。是年9月光华大学成立,先在霞飞路(今淮海路)租房上课。次年9月,大西路(今延安西路)新校舍建成,即迁入上课。
  张主持光华校政,竭力效法蔡元培,延请教授不拘一格,兼收并蓄,罗致人才极一时之盛。抗日战争初期,大西路校舍在战火中被毁,学校迁入租界上课。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进入租界,要各校向日伪当局登记,张立即表示:“我宁愿解散光华,决不登记。”并委托在四川的光华大学商学院院长在成都成立分部。为避免登记,在上海的光华大学改称诚正文学社(即原文学院)和格致理商学社(即原理学院)。
  张在光华还亲自授课,其讲稿辑成《约园演讲集》、《经学大纲》和《史学大纲》等书。他的著述还有《约园杂著》、《诗史初稿》等问世。他好藏书,收罗近10万册,就其所藏刊刻《四明丛书》等已广为流传。在抗日战争中,与郑振铎、何炳松等接受政府委托,在上海秘密收购古籍,收到善本4860部、普通本1.1万余部,为保存祖国文献作出了贡献。
同年(公元1876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45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