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公元1875年出生的名人介绍

公元1875年出生的名人介绍

王维忱 [公元1875年-1922年]

  • 王维忱(1875—1922),名嘉榘,别名家驹,字维忱,号伟人,曾用名渭忱、渭仁、加渠、加伟、嘉伟、嘉袆、袆人等,嘉兴人。幼年时家居王江泾镇,后住江苏盛泽镇。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考入浙江求是书院。二十六年春夏间,与蒋方震、敖嘉熊等在杭州成立浙会,后因受清政府查办,改名为浙学会。二十七年官...[详细]

王庆云 [公元1875年-1961年]

  • 王庆云(1875~1961),字缦卿,号横山野人,或称王老曼,横山县党岔乡王家坬村人。 庆云7岁从师贡生齐登榜、翰林院庶吉士张祥龄、进士高植卿,孜孜以求,几年后能文善诗,乡里誉为佼者。清光绪十六年(1890),在榆林道初试,后赴省乡试未中,家道维艰,在怀远等地教书。光绪二十九年(1903),...[详细]

汪恩至 [公元1875年-1956年]

  • 汪恩至(1875~1956) 字孟莱,别号老莱居士,晚号藏一老人;长沙人,清光绪元年(1875)生,系汪贻书侄。善书法,尤工小楷,曾写《妙法莲华经》六卷,极工整秀丽,惜第七卷书未毕而卒。 ...[详细]

唐才忠 [清][公元1875年-1900年]

  • 唐才忠(1875~1900)字次丞,后改为慈尘,浏阳县人,清光绪元年(1875)生,系唐才常大弟。初习医,受其兄影响,戊戌变法时在家乡推行新政。二十六年,参加自立军活动,任副统领兼掌军需。回长沙联络会众,并率领部分会众乘轮前往新堤参加起义。船中途搁浅,闻才常被捕消息,折回长沙。后返浏阳处理债务,...[详细]

石作柱 [公元1875年-1947年]

  • 石作柱(1875-1947),字砥如,康乐县石家河滩村人。青少年时酷爱读书,学习常名列前茅,兰州优级师范毕业后,初任狄道县(今临洮)中区和东区学堂教师。1917年任狄道县劝学所所长。任期内与张星槎等人合作,在城内安吉寺创办西街小学,并赴农村各地鼓励邑生兴办教育。明国七年(1918)在家乡线家滩创...[详细]

沈文华 [公元1875年-1934年]

  • 沈文华(1875—1934),字一均,嘉兴余贤镇(今余新镇)人。早年留学日本,并加入同盟会。归国后,在余贤镇和王店镇创办商业,经营蚕茧、绸布等。于乡里公益事业颇多贡献,曾自购抽水机,免费为农民服务。为地方著名士绅,思想倾向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孙中山、褚辅成、沈钧儒等均有交往。1912年11月,孙...[详细]

沈瑞麟 [公元1875年-1932年]

  • 沈瑞麟(1875—1932),字砚裔,吴兴(今湖州)人。清光绪十六年(1890)举人,历任郎中、知府、道台等职。二十八年,任驻比利时公使馆随员。三十四年,以二等参赞官代理驻德公使职,兼任万国保护文艺美术版权会会员。宣统元年(1909),内调外务部,任参事。次年三月复出任驻奥公使。民国成立后,仍任...[详细]

蒲殿俊 [公元1875年-1935年,资产阶级立宪派领导人]

  • 蒲殿俊(1875—1934),四川广安(位川东大竹县南)人,辛亥保路运动的主要领导人。1904年参加殿试,中进士,被授职主事,1905年公派日本留学。1909年蜀人公推蒲殿俊任四川咨议局议长,同年8月北京成立全国咨议局联合会,蒲殿俊被选为联合会副主席。1910年创办四川咨议局机关报《蜀报》,提倡...[详细]

庞元澄 [公元1875年-1915年]

  • 庞元澄(1875—1915),字青臣,后改青城,号渊如,吴兴(今湖州)南浔人。庞元济弟。清光绪二十年(1894)秀才。工书法,精小学。曾捐巨款助赈,依例赏部郎衔,拒不领。光绪年间独资创办浔溪公学,为吴兴最早的中学。与孙中山为莫逆之交,加入同盟会,倡导革命,出巨款资助革命活动。宣统三年(1911)...[详细]

覃明河 [公元1875年-1951年]

  • 覃明河(1875年一1951),壮族。号子清。出生于贫苦家庭,中渡贝塘村人。 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覃明河入本村私塾读书,后以帮人缝衣和烧炭谋生,清末在本村参加团练军事活动,逐步由席长升哨长,后又充当陆亚发部保镖。民国元年(1912年)在中渡任帮带,后加入同盟会,讨伐袁世凯期间跟随部队到...[详细]

毛云鹏 [公元1875年-1943年]

  • 毛云鹏(1875—1943),字酉峰,江山人。清光绪年间廪生。光绪三十一年(1905),江山知县李钟岳委其筹办江山县中学堂。次年开学,任监督,聘马叙伦、余绍宋等任教。提倡新学,废科举积习。同年因旧派攻讦,-去职,赴杭州主办金、衢、严三府旅杭公学,任教务长。三十四年初,因父丧归里,知县蒯思曾荐为江...[详细]

马国仁 [公元1875年-1914年]

  • 马国仁(1875——1914),字相臣,东乡族,广河县人。青年投军,出身行伍,清光绪年间在甘军董福祥部任简练军后旗马队管带。光绪二十六年(1900)与其叔马福寿等随甘军入京,在廊坊等地抗击八国联军,奋勇当先,以战功升任游击。辛亥革命爆发后,任马安良西军左营管带,奉命随固原提督张行志入陕西镇压起义...[详细]

陆杏林 [公元1875年-1942年]

  • 陆杏林(1875~1942),字雨林。城厢镇拱搁街人。清副贡四品衔,官至知县。道尹、省咨议局常驻议员。 陆杏林少年好学,品学兼优,有齐家治国之志。清宣统元年(1909年)被选为广西省咨议局常驻议员。迩后任奉议州知州。民国元年(1912年) 5月调任百色府长兼统兵一营,后又调任南宁知县,民国...[详细]

罗权 [公元1875年-1923年]

  • 罗权(1875—1923),光绪元年(1875年)生于那地。那地从公元1106年开始成为宋朝的一个小州, 几百年来均为罗氏土司所辖,罗权是最末一代土司官。罗权8岁丧父,即袭父位。 由于年少,一切事务均由师爷代理,16岁开始理政。罗权虽有几房妻妾,但30多岁仍无子嗣,心中焦愁,于是听信僧道之言...[详细]

伦德施泰特 [公元1875年-1953年]

  • 卡尔·鲁道夫·格尔德·冯·伦德施泰特(德语:Karl Rudolf Gerd von Rundstedt,1875年12月12日-1953年2月24日)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一名陆军军官,1940年7月19日被晋升为元帅。他是纳粹政权军官中资历最老的指挥官之一,曾经历第一次世界大战。虽然其一直...[详细]

刘芝德 [公元1875年-1920年]

  • 刘芝德(1875~1920)长沙人,清光绪元年(1875)生。少入义昌祥西服店学徒,后结识黄兴等革命志士,参与反清活动。义昌祥改为湖南被服厂,作为联络站。后赴日本与陈作新联系,遂入同盟会。回国后,在长沙策划革命活动。武昌起义胜利后,焦达峰等光复湖南,他被推为都督府顾问兼湖南被服厂总办。1914...[详细]

刘歆生 [公元1875年-1945年]

  • 刘歆生,名祥,字人祥,别号歆生;老汉口人称刘祥,刘善人。清末民初著名商人,地产业主,实业家,买办,人称汉口地皮大王。 1875年,刘歆生出生于汉阳县(今武汉市东西湖区)柏泉乡刘家嘴村一个贫寒的家庭,幼时为人看鸭、放牛,饱尝生活的艰辛,但生活的磨砺让他更加地想出人头地。 因为祖父,父亲都是...[详细]

凌敏刚 [公元1875年-1943年]

  • 凌敏刚(1875—1944),字毅然,湖南平江县清水乡人。毕业于江南将弁学堂及讲武堂,后入陆师学堂及辎重学堂学习。历任南洋第九镇中下级军官、江苏陆军学校教官。 辛亥武昌起义后,应陈英士之召,与黄郛、张群、朱绍良等率部光复上海,历任沪军都督府科长、南京卫戍第一师及第二十六师参谋长、福建督军行署...[详细]

黎德宣 [公元1875年-1920年]

  • 黎德宣(1875-1920) ,字翊山。河池镇人,年幼丧父,母亲用芦苇做笔,在地上画字,教他学习。他为光绪已亥(1899年)廪贡。其对联“-易消才子气,金丹难驻美人颜”曾获南宁诗社冠军,文章诗赋闻名乡里。甲辰年(1904年),任职团局,劳绩显著,知州杨肇荣荐其为庆远府候补经历。丙午年(1906年...[详细]

李承晚 [公元1875年-1965年,大韩民国首任总统、第一至三届总统]

  • 李承晚,字承龙,号雩南,大韩民国首任总统、第一至三届总统(任期:1948年-1960年)。 李承晚在任期间实施-统治,对韩国共产主义分子和同情势力进行严厉镇压。李承晚1875年出生在朝鲜黄海道平山郡,曾就读于培材大学(时称培材学堂),1905年获得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政治学士学位,1910年获普林...[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