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公元1874年出生的名人介绍

公元1874年出生的名人介绍

高晖石 [公元1874年-1932年]

  • 高晖石(1874—1932),高满华之子,于光绪年间往暹罗继承先业,使高氏事业又有发展,成为泰华商界之巨擘。晖石热心侨社和慈善文化事业,是泰国中华总0发起创办人之一,曾受泰国五世皇御封为子爵。民国11年(1922),潮汕“八·二”风灾,他发动海外侨胞捐资救灾,并带头捐资与侨胞共同创建“澄海便生医...[详细]

邓树南 [公元1874年-1925年]

  • 邓树南(1874—1925年),梅江区三角镇上坪村人。幼时家境清贫,早年便离乡到印度尼西亚谋生,当过炊事员、工人和店员。经过10余年的勤奋努力,在朋友的支持和合作下自立门户,创办“志成公司”,任经理。由于经营得法,业务有所发展,在印尼侨界享有声誉。 清末,孙中山在南洋各地宣传反清各民,邓树南...[详细]

邓凤墀 [公元1874年-1948年]

  • 邓凤墀(1874~1948),广州番禺南箕乡(今属海珠区南石头街道)人。早年在广州河南开设恒昌盛木材店。民国4年(1915),在河南龙导尾开办了中国第一家橡胶制品厂一广东兄弟创制树胶公司,凤墀自任经理。所生产的胶牙托、胶鞋底,深受顾客欢迎。大新、先施等大百货公司不断增加定货,供不应求,产品风行华...[详细]

杨度 [公元1874年-1931年,社会活动家]

  • 杨度(1874-1931)社会活动家。 湖南省湘潭县人,1875年1月10日出生于湘潭县石塘乡姜畲村。1892年捐监生,1894年中举人,是著名学者王闓运的得意门生。从青年时代起就以爱国救世的姿态积极投身政治活动,在阶级斗争风云变幻中,有奋进,也有倒退,有失败,也有胜利。由于当时的社会环境和...[详细]

杨大猷 [公元1874年-1948年]

  • 杨大猷(1874——1948年),今义津镇礼让村人,大猷少时家境贫寒,未曾读书,靠推独轮车、挑货郎担过日子。后来积蓄了一笔资金,购买一条6吨位的木帆船,率长子从事水上运输。由于夫妻省吃俭用,治家有方,家口虽众(5儿4女),尚有盈余。儿子长成,他即从事瓷器生意。由于大猷善经营,生意愈做愈大,后来由...[详细]

王静甫 [公元1874年-1954年]

  • 王静甫(1874——1954),名惠莲,号藕塘,今老洲镇竹园村人。静甫20岁中秀才,后为塾师6年,得交陈澹然、房秩五、史推恩等名士。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考入安徽省高等学堂。学堂监督为闽人严复,以翻译西学而闻名。在校期间,他深受提倡实业的张謇、译著西学的严复,以及主张维新的梁启超等人的影...[详细]

陶甲三 [公元1874年-1929年]

  • 陶甲三(1874~1929),名存鼎,号铸九,今长丰县陶楼乡人。 陶甲三幼时就读私塾,后师从寿县三义集名儒杨传栋、杨庙前清邑庠生张兆生(陶甲三岳父),学习经、史、诗、赋等各3年,以文笔及品德出众而被同辈誉为寿东南名士。1900年在陶楼小南庄建草屋三间,以教书为生。 辛亥革命后倡导新学,陶...[详细]

苏本铫 [公元1874年-1948年]

  • 苏本铫(1874~1948),宇颖杰。福建汀州人。上海民立中学创办人之一,首任校长。 苏18岁时,经“院试”(清末科举制度的地方考试)录取为附贡生员。同年,考入圣约翰书院研读英文,毕业后在上海英国皇家律师处和山西大学堂译书院任翻译。 光绪二十九年,苏秉承父亲遗愿,与兄弟苏本立、苏本炎、苏...[详细]

沈寿 [公元1874年-1921年]

  • 沈寿(1874~1921),女,原名云芝,后改名寿,字雪君,晚署雪宦,别号天香阁主。祖籍浙江吴兴,定居苏州,客居南通。其父是古董商。7岁随姐沈立学刺绣,16岁在苏州城乡已负盛名。光绪十六年(1890年),在苏州创办同立绣校。20岁时嫁给迁居苏州的绍兴秀才余觉(后中举人)。余能诗善画,夫妇画绣...[详细]

庆承文 [公元1874年-1940年]

  • 庆承文(1874—1940年),字西琴,含山县环峰镇人。清末秀才,与张治中结为挚友。精中医,长书法,以勤学不辍、好善乐施为乡人所敬仰。 早年,家境贫寒,为谋求生活,光绪十九年(1893年)被介绍受聘于南京李鸿章长子公馆作启蒙师。李公馆藏书甚丰,其中中医典籍颇多。在这里,他饱览群书,开阔眼界。...[详细]

浦文汀 [公元1874年-1945年]

  • 浦文汀(1874~1945),名大纶,以字行。金匮县(今属无锡市)厚桥镇人。20世纪中国关内最大油厂厂主,爱国实业家。10余岁即随父从商,后在上海、无锡等地粮行习业。勤奋钻研,精于对稻麦杂粮特征、质量的鉴别,为同行所钦佩。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荣宗敬、荣德生慕名聘其为茂新面粉厂办麦主任。...[详细]

刘佐龙 [公元1874年-1936年]

  • 刘佐龙(1874~1936),亦名万青,号汉三。天门多祥人。自幼读书,累试不第,乃弃文习武,投湖北新军,取名“佐龙”。因身材魁梧,通文墨,为协统黎元洪所赏识。先后被荐入武高等学堂,将弁学校,结业后在黎部任队官。兴国、大冶一带闹事,黎派刘带兵弹压,升管带。武昌起义,随黎元洪反正,升标统。黎为都督,...[详细]

张其德 [公元1874年-1938年]

  • 张其德,1874年10月2日出生于江西省德兴县张村乡祝家营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其幼年读过三年私塾,时间虽短,但写得一手好字,打得一手好算盘。他年轻时跟着父亲种几亩租田,农闲时外出做点茶叶、竹、纸生意,其间,结识了方志敏的父亲方高翥,交上了张村沙路的张宝生,他们三人同年同月同日生,脾气相投、境遇相仿...[详细]

曾广河 [清][公元1874年-1898年]

  • 曾广河(1874-1898),双峰县荷叶镇人。系曾国荃的第三个孙,清邑庠生,特赏员外郎,在刑部供职。戊戌变法中加入 ,一生喜读《船山遣书》,广泛吸收西学,思想开明,痛恶清廷腐败,拥护变法自救。 曾广河于清同治十三年(1874)农历三月初一在北京出生。其时,他父亲曾纪瑞在京任兵部员外部。广河自...[详细]

杨绍南 [公元1874年-1913年]

  • 杨绍南(1874-1913),威远县永高乡人。自幼受教私塾,喜读孙武兵书,后为新场哥老会“义”字大爷,曾经营销煤窑。煤窑停产,将地变卖,维持工人生活。1911年8月,杨绍南与唐林瑞鸣锣举旗,倡建新场地区保路同志军。队伍迅速增至数百人,杨绍南被推为统领,人称“杨三统领”、“杨大王”。杨绍南分别于瓦...[详细]

唐力臣 [公元1874年-1936年]

  • 唐力臣(1874--1936),又名世钧,苗族,凤凰长宜哨人,与革命党人往来甚密,曾被官府侦缉。清宣统三年(19l1),唐力臣与凤凰人、同盟会会员田应全在长宜哨集松桃、凤凰、乾州、永绥四厅各族义军组织光复军,里应外合,袭取凤凰厅城,于1911年底光复凤凰。 凤凰光复后,民国元年(1912年)...[详细]

宋旺相 [公元1874年-1941年]

  • 宋旺相(1874-1941),又名宋鸿祥。一八七四年出生于新加坡。一八七八年入莱佛士书院念书。从一八八三年至一八七零年获五年牙直利奖学金(GuthrieScholorship)。一八八六年参加英女皇奖学金考试获选。由于年龄不足而只好让给同班的林文庆。一八八七年再参加考试,考获英女皇奖学金,...[详细]

欧内斯特·沙克尔顿 [公元1874年-1922年,英国南极探险家]

  • 欧内斯特·沙克尔顿(ErnestShackleton,1874年2月15日—1922年1月5日),又译薛克顿,英国南极探险家,出生于爱尔兰的基尔代尔郡,在10个孩子中排行第二。他以带领“猎人号”船1907—1909年向南极进发和1914—1916年带领“持久号”船的南极探险的经历而闻名于世。  ...[详细]

林建章 [公元1874年-1940年]

  • 林建章,1874年出生,福建省闽县(今福建长乐县泮野村)人。字增荣。民国海军将领。一生严于律己,不谋私利。反对直系军阀,未收皖系一分贿款。在任职期间,从未利用职务之便私自安排子女。 1890年,林建章考入南京江南水师学堂第一期习驾驶。毕业后在舰队当练习生,后升任大副。 1898年,林建章...[详细]

梁赞燊 [公元1874年-1961年]

  • 梁赞燊(1874~1961年),字粹珊,今肇庆市鼎湖区永安镇大朗村人。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举人。任肇庆府中学堂教员,不久往广州两广高等工业学堂、两广方言学堂、两广优级师范任教。1912年,返肇庆任教于实业学堂、广肇罗甲种农业学校。1920年后任广肇罗甲种农业学校校长,1921年后任肇庆师范...[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