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邦彦(1857~1936),字振声,号艮斋。清咸丰七年(1857年)出生。镇江人。18岁考取秀才后,设塾授徒,后去南京两江师范任教,与同乡赵声同事,结为好友,受到革命思想的熏陶。不久被派赴日本留学,入明治大学经纬学堂师范科。在日本加入同盟会。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回国后,受地方人士推举,担...[详细]
许邦彦(1857.6~1947.7),字硕甫,号耿介,郊区定和村人。少年家道衰微,性好学,无力聘师,从其姐姐接受启蒙教育。稍长外出就读,奔走于武陟河朔书院与怀庆府学院之间,为赶每月初一、十五两次月课,不避风雨寒暑,往返200余里,从不间断。因其勤奋苦读,博览诸子百家,又得山长名师指点,文采渐露。...[详细]
夏田井山(1857~1915年) 夏田井山,字景仁,今四团乡三坎村人。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拔贡生,见过光绪帝。历任丹徒、溧阳、吴江、阳湖及宝山县训导。光绪三十二年与陶望侃创办四团圣果小学。民国元年(1912年)12月当选县众议院议员。善书法,印有朱熹家训格言习字帖。为奉、南...[详细]
夏孙桐(1857~1941),字闰枝,一字悔生,晚号闰庵。清咸丰七年(1857年)生于江阴城内三代有科名的仕宦之家。文史学家。幼而颖异。10岁能文。光绪十八年(1892年)中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与修国史会典。光绪二十四年、二十九年两充会试同考官。光绪二十六年、二十七年任四川、广东乡试副...[详细]
王松云(1857~1930)小名毛毛,高桥镇人。幼随父习泥工,20岁到上海,由泥工小包、挡手起家。和上海近代营造业的开创者杨斯盛关系甚笃。杨在清光绪六年(1880年)开设杨瑞泰营造厂,王松云也投资入股。光绪二十四年,杨斯盛筹建上海水木业公所,王松云随其后捐洋500元自创王发记营造厂,与大房地产商...[详细]
裘廷梁(1857~1943),又名可桴,字葆良。清咸丰七年(1857年)生于无锡县城(今无锡市区)沙巷。中国早期白话文积极创导者之一。早年有才学,为“梁溪七子”之一。光绪十一年(1885年)中举。会试落第后与梁启超、严复等鼓吹新学。以京师大学堂主持人名义,赴日本考察教育,致力于开通民智和变法维新...[详细]
沈梅庭(1857~1920年) 沈梅庭,今金汇乡益民村人。幼年家贫。木匠,技艺精湛,堪称巧匠。金汇旧镇上孙姓通转走马楼、花厅、祠堂及王家天主堂等均出他设计、建造。上海县塘湾有一周姓财主的厅堂坏柱,浦北有的木匠认为必须拆去屋面才能换柱,但财主因厅堂雕刻尚属完整而不忍。后请沈前往,换柱不...[详细]
强振川(1857—1930) 又名振志。世居宝鸡县峡石乡六川店强家庄,后因战乱迁居长坡原。 光绪二十三年(1897)科拔贡,任河北直隶州判(未赴任)。三年后主讲宝鸡县金台书院,掌院七年,一次领试八人,七人中试。光绪二十六年(1900),陕西大旱,上 书献议劝赈救灾,官民公...[详细]
那桐(1857—1925),内务府满洲镶黄旗人。叶赫那拉氏,字琴轩。1885年乙酉科顺天乡试,中试第112名举人。由户部主事历保四品京堂,授鸿胪寺卿,迁内阁学士。1900年,任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兼理藩院左侍郎。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后,任留京办事大臣,随奕劻、李鸿章与联军议和。转年以户部右恃郎,赏给...[详细]
郦禾农(1857~1940),原名嘉谷,字禾农,后以字行,祖籍浙江绍兴,生于开封。郦自幼在开封生活,说一口地道开封话。1915年5月至1916年7月任河南辉县知事,颇有惠政,曾获四等嘉禾奖章。1916年7月20日调省城开封,曾被聘为督军署及省长公署顾问。他协助王德懋等地方名士,在事关民生疾苦及地...[详细]
冯汝骙(1857~1911)字星岩,一字惺庵,祖籍安徽,祖父来汴经商,落籍祥符。父经营钱庄,家遂富裕。冯汝骙光绪九年癸未科(1883)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户部主事,充军机章京,累迁员外郎中。光绪二十四年(1898)京察一等,授四川顺庆府知府,丁母忧去职。服除,授山东青州府知府。光绪二十八...[详细]
蔡克浑(1857~1939),名凤翱,号少涵。清咸丰七年(1857年)生,宿迁卓圩乡人。20岁考中廪贡生。任微善堂义学教师十余年。清末废科举,兴学堂,他首创进化乡第一国民小学,续办文昌阁第二高等小学,任校长达20余年,朱瑞、马伦、蔡贡庭、马爱亭等宿迁早期革命者均出其门下。民国2年(1913年)起...[详细]
叶嗣高(1857—1925)字矩民。聊城县叶家园子(今属聊城市东昌府区)人。光绪帝御医。出身仕宦之家。自幼攻读诗书,广交文人学士。后兼习中医,精研≮经》《伤寒》⊙经》等经典著作。临症用药精当稳妥,治愈垂危病人甚多。1894年(光绪二十年)赴陕西任候补县丞。后任河北遵化知州、候补道台。辛亥革命后,...[详细]
威廉·霍华德·塔夫脱是美国第二十七任总统,他在总统任期内虽然政绩平平,但一直勤勤恳恳,做了不少工作,如:逐步采取年度预算,建立邮政储蓄体系,鼓励保护自然资源,大力推行反托拉斯法等等。塔夫脱还曾任过律师、地方检察官、州高级法院法官、-副部长、法庭庭长、法学教授、美国第一任菲律宾总督等职位。...[详细]
王垿(1857—1933)字爵生,又字觉生,号杏村,亦号杏坊,晚号昌阳寄叟。莱阳县(今莱阳市)蚬子湾村人。清末民初书法家。1889年(光绪十五年)中进士,历任翰林院庶吉士、检讨、詹事府詹事、左右春坊、左右赞善、翰林院侍讲学士、国子监祭酒、翰林院学士授内阁学士、法部右侍郎、弼德院顾问大臣等职。其家...[详细]
刘明杰 (1857—1911)农民画家,寒亭区西杨家埠村人。他8岁在本村年画作坊作画,15岁时创作了四幅连环年画《韩湘子出家》。青年时期,他多次到胶东、东北等地销售年画,同时广泛收集资料。不到40岁,就成为西杨家埠村年画作品最多、创作内容最丰富、在外地影响最大的农民画家。他刀笔娴熟,其作品中各种...[详细]
栾来宗(1857—1927)潍县(今寒亭区)华疃村人。20岁中秀才,后成贡生。他面对社会现实,放弃科举成名追求,立志天文气象研究。他一生致力于天文观察和气象探索。著有5万余字的《天文与农时》。 ...[详细]
海因里希·鲁道夫·赫兹(Heinrich Rudolf Hertz),德国物理学家,于1888年首先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并对电磁学有很大的贡献,故频率的国际单位制单位赫兹以他的名字命名。 海因里希·鲁道夫·赫兹 英文名: Heinrich Rudolf Hertz 别名: Hertz ...[详细]
葛延瑛(1857—1928)字云庵。肥城县(今肥城市)安驾庄人。少时读私塾,在泰安府童子试中名列前茅。1901年(光绪二十七年)中举人。1915年任山东省参议员。1918年夏,天降大雨,汶河大堤决口,民房倒塌,粮田冲毁,千百人无家可归。他首倡募捐,督修汶河杨南角决口堤段,消除水患。1910年,任...[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