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寿恒(1839-1903) 清末大臣。江苏嘉定(今上海市属嘉定县、位上海市西北)人,字仲山,晚号抑斋。寿丰弟。穆宗同治间进士。历任湖南学政,国史馆纂修,侍读学士。1884年(德宗光绪十年)署刑部左侍郎,在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行走。中、法战争中,曾力主筹饷制械,抗击法国侵略军,巩固西南边防。18...[详细]
金满(1839—1917),字玉堂,临海县(今临海市)涂下桥穿山人。家贫,10多岁为佣工。清光绪初,佣于桐峙蒋世炳家。光绪五年(1879)八月,蒋世炳仇杀同族一家三口,府、县派兵往捕,蒋命金满集村众拒捕,伤兵勇10余人。清统领李光久率军缉捕,金满出没山野间,劫富济贫,集“十八弟兄”,扩充队伍,名...[详细]
胡弼武(1839~1889),字试佐,号藩卿,今平江县余坪乡人。自幼拜师习武,练就一身好功夫。16岁入张岳龄组建的平江营,后张营并入曾国藩湘军。因作战有功,清咸丰九年(1859)超授正九品修武校尉,十年授正八品奋武校尉、四品昭武都尉。同治四年(1865),晋授正三品武义都尉。五年,左宗棠调任陕甘...[详细]
黄政德,荔浦县马岭镇大冲口人,世业农。生于清道光十九年(1839)六月十三日。清同治三年(1864)以武童投效军营,于江西随营征剿,升外委把总,赏戴蓝翎。后转移贵州作战,因功,晋升千总、守备、都司,换戴孔雀翎,叠授游击、参将,以副将留黔补用,赏给坚勇巴图鲁名号。光绪三年(1877)撤回湖南驻防。...[详细]
覃贵福(约1839—1905)覃贵福,号寿堂,河马乡那沙村人,壮族,太平天国武状元。小时帮人看过牛。年壮时,力大过人,他用拇指和食指挟东毫十元,任人用手勾其间不能拔,人们称他为覃铁牛。 覃贵福12岁应募入太平军,17岁在南京开试应武科,当时洪秀全命,能举应天门外石狮者为第一。应试者达数万人,...[详细]
董福祥字星五,毛井乔崾岘王朝山(清属固原)人,生于道光十九年(1839)。福祥出身农家,父董世猷,天性开朗坦荡,好赈人急,为当地哥老会会首,兄弟三人,福祥排行第二。福祥幼年家道中落,读书未成。青年时,放浪不羁,骠悍好斗,常流连于, 场,往来于帮会,喜谈兵习武,结交豪侠。 同治初,西北回、汉群...[详细]
陈嘉(1839~1885) ,字庆余,原籍福建诏安县。父名陈河,业农。嘉6岁,随父母逃荒到广西,先在修仁县建陵街居住,靠父母打工度日,因家贫无力入学,12岁便参加劳动,14岁丧父,母寡弟幼,他力负生活重担,同年举家迁居荔浦县马岭五更地高头厂。 陈嘉17岁时投军,同治元年(1862年),任楚勇...[详细]
许其扬(1839~1899年) 许其扬,字男夫,号天然,乳名玉彤,德化赤水乡永嘉村人,生于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少时拜洋坑壁画艺人许荣白为师,擅长壁画和古代人物画。笔法洒脱浑厚,清晰脱俗,县内外多延聘其为寺庙祠堂雕塑佛像和绘制壁画。同治十二年(1873年),于赤水吉岭龙峰岩中殿制作十八...[详细]
林启 (1839~1900年) 字迪臣,侯官人,家住城内。清光绪二年(1876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慈禧太后拟修建颐和园,林启上疏谏阻,触怒慈禧,外放浙江衢州知府。在任不及两年,尽力充实仓谷,种桑养蚕,平反冤狱,惩办劣绅,整顿书院,创立义塾,受到人民的欢迎。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详细]
郭布罗·长顺(1839年—1904年),字鹤汀,达斡尔族,隶满洲正白旗,清朝军事人物。长顺是三朝重臣,历仕咸丰、同治、光绪三朝,曾是咸丰皇帝的蓝翎侍卫,因战功赫赫而青云直上,20多岁便领兵驻守西北,勇号“恩特赫恩巴图鲁”。同治年间又擢升为乌里雅苏台将军,成为封疆大吏。 光绪十四年他出任吉林将...[详细]
蔡浅,名资深,字永明,号安亭,“浅”是乳名,清道光二十年(1839)生于南安官桥漳里村。16岁时随父蔡启昌到菲律宾岷里腊经商,翌年因父亲年老回乡,他继承父业。经十多年惨淡经营,资产从原有几千元,迅速增至百万元,到晚年,资产积累至数百万元,成为岷里腊屈指可数的巨商。 蔡浅在南洋获得巨大成就后,...[详细]
隽瀛洲(1839—1905) 扶风县南阳乡鲁马村隽家人。排行为二,人称隽二。 自幼学习石工,技艺日益娴熟,尤以刻制石碑技艺为最。他在石碑上雕刻的蛟龙、石龟,生动逼真,刀法流畅传神。在扶风、眉县、岐山、乾县、永寿、武功等地颇有名气。一生带出很多徒弟,个个出手不凡。...[详细]
杨梅汀(1839~1922),字孝威。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出生于海门厅凉帽店(今海门市厂洪乡凉北村)。清光绪元年(1875年),海门同知不顾百姓疾苦,除催交田赋外,还加“预知由单”苛捐,并怂恿税吏鱼肉乡民,群众怒不可遏,自发抗捐。杨梅汀竭力支持群众抗捐,指挥百姓向厅署-并获成功,当地百姓赠...[详细]
黄佐卿(1839~1902年) 黄佐卿,又名宗宪,浙江吴兴(今湖州)人。清末民族资本家,早年在上海开设昌记丝行。清光绪七年(1881年),为加工出口生丝,投资纹银10万两,向法国订购缫丝车100台全套设备,开办缫丝厂,定名为公和永缫丝厂,亦称祥记丝厂,厂址北...[详细]
杨健侯(1839—1917)名鉴,字健侯,号镜湖,杨式太极拳第二代宗师,是杨禄禅之三子。杨健侯的拳术刚柔并济,出神入化,刀、剑、杆各种器械无不精通。且善发弹,拿三、四弹丸于手中,往往能同时击中三、四只飞鸟,有弹无虚发之美称。露禅逝世后,他接替父职在京授拳。他宽厚仁慈、秉性温和,从不恃拳傲扬,有极...[详细]
汪赞伦(1839-1921) 字作黼,生于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武进人,世居区境内青果巷。咸丰十年(1860年)夏,太平天国改江苏为苏福省,举行科举考试。汪在县试中莠士;在省试中博士(又称约士)。武进、阳湖两县考中的约士有徐、包、杨、汪四人。相传其中的汪即汪作黼。 光绪十至十二年...[详细]
保罗·塞尚(Paul Cézanne,1839—1906)法国著名画家,是后期印象派的主将,从19世纪末便被推崇为“新艺术之父”,作为现代艺术的先驱,西方现代画家称他为“现代艺术之父”、“造型之父”或“现代绘画之父”。 他对物体体积感的追求和表现,为“立体派”开启了思路;塞尚重视色彩视觉的真...[详细]
卓宴春(1839~1890),字子羲,惠来都梅北(今惠城镇梅北村)人,其家从事商业。他排行第三,少年时好作诗,才华出众。咸丰八年(1858)考中秀才,曾几次赴省参加乡试,惜壮志未酬。年未四十,无意功名。后于光绪四年(1878)循例人贡。设“红蕉吟馆”授徒。光绪十六年(1890)逝世,年52岁。 ...[详细]
张兴邦(1839-1908),字子言,城内人。幼年聪慧,读书能悟要义,不愿在末节处多费神。因家境贫寒,住日升昌票号苏州分号,后移住北京任分号经理。清光绪三年(1877),省内大饥,积极筹办赈灾事务。因功绩卓著,省抚赠"急公好义"匾额一块。后被京师商务总会公推为会长,一时成为京师商界之风云人物。十...[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