笪重光、姜宸英、何焯、汪士鋐并称为康熙间四大家 汪士鋐(1658——1723)長洲(今江蘇蘇州)人。字文升,號退谷,又號秋泉。書法與姜宸英稱姜汪。得執筆法,書絕瘦硬頡頏張照,諸子莫及。晚年尚慕篆、隸,時懸陽冰顏家廟碑額於壁間,觀玩摹擬而歲月遲暮,精進無幾。其書能大而不能小,然有奇勢,縱橫自放...[详细]
钱之选(1658~?)字文青,号彬庵,一号桕园。青阳八都(今杜村乡五阳村)人,郡庠生。才识卓异,文宗苏韩,广交四方文人学士,深受时任池州知府喻成龙赏识器重。喻抚皖时尝主修《九华山志》,特召文青参与纂辑。但其一生“学优遇绌”,终身未取功名入仕,惟以设馆授徒讲学为业。事迹载入《江南通志·文苑》。著有...[详细]
林皋(1658~1726后)字鹤田,亦作鹤颠,福建莆田人,流寓常熟。篆刻师吴门文彭一派,传娄东汪关之学,并能上溯秦汉,博宗宋元,并兼取徽派雄浑厚重、苍劲古朴之风而自成一家。一改“清初印风渐趋卑靡,追求装饰,少-度”的局面,与沈龢、王瑾等形成颇具影响的篆刻流派——虞山印派。颇得当时书画家及收藏家所...[详细]
赵冬晟(1658—1743)清初禹州人,字友真,号松园。幼时聪慧过人,有神童之称。十岁能诗,赋诗《登偃莲顶》,佳句为人传颂。12岁入学,志趣不凡,常讥笑说:“绛灌无文(指绛侯周勃、颍阳侯灌婴,均为西汉高祖时名将),随、陆无武(指随何、陆贾,西汉高祖时文臣)。”因此,他把书斋匾额题为“兼习”(意为...[详细]
塞楞额(1658-1699):护国统领、辅国将军,爱新觉罗氏,顺治十五年十二月初二生,父安亲王岳乐,母庶福晋张氏张赛褚之女;康熙三十八年己卯七月二十四日子时卒,年四十二岁。嫡妻贾佳氏,巡抚汉复之女,妾曽氏,曽贵之女,妾徐氏,徐达之女,妾王氏,王满滋之女。七子:长子已革奉国将军护军统领色痕图,次子...[详细]
汪士宏(1658—1723),字文升,号退谷,又号秋泉,江苏长洲人,汪份之弟。生于清世祖顺治十五年,卒于世宗雍正元年,年六十六岁。少受学于份,与份暨兄钧弟倓惧有文名,时号“吴中四汪”。又与姜宸英齐名,称为“姜、汪”。康熙三十六年,(公元一六九七年)举一甲一名进士,授翰林院修撰。官至右中允,入直南...[详细]
陈汝咸(1658~1716年),字莘学,号心斋。浙江鄞县人。康熙三十年(1691年)进士,改翰林庶吉士,官至大理寺少卿。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陈汝咸出任漳浦知县。自顺治初年以来,漳浦战乱频繁,经历“迁界”、“复界”,赋役管理十分混乱。复界后,田地易主,而赋额仍计旧主,旧田主逃避“乱粮”,而...[详细]
沈鲁珍(1658—1738) 本县一团人。精于医理,尤善于针灸。鲁珍家境贫寒,生性耿直,平时衣着很不讲究,但他医术精通,且态度谦和,平易近人,在当时深受医术界人士的敬重。 沈鲁珍不但医术高明,而且医德很好。他看病非常认真负责,常常是白天看病,夜间开方,对每一个病人耐心细查,通过表象找出其...[详细]
曹寅(1658 - 1712),康熙名臣、文学家、藏书家,字子清,号荔轩,又号楝亭,满洲正白旗内务府包衣,官至通政使司通政使、管理江宁织造、巡视两淮盐漕监察御史。善骑射,能诗及词曲。 曹寅十六岁时入宫为康熙御前侍卫,康熙二十九年任苏州织造,三年后移任江宁织造,康熙四十二年起与李煦隔年轮管两淮...[详细]
龚翔麟(1658—1733),清代藏书家、文学家。字天石,号蘅圃,又号稼村,晚号田居,浙江仁和(今杭州)人。康熙二十年中顺天乡试乙榜。由工部主事累迁御史,有直声,致仕归。工词,与朱彝尊等合称“浙西六家”,著有《田居诗稿》、《红藕庄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