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敬(1557~1639),字仲舆,号楚望。祖居今雁门口台岭郝家大塆,后迁京山城关附近的鄢郝,世称“郝京山先生”,《明史》有传。他是晚明著名经学家和思想家。郝敬自幼聪明过人,五岁读“小学”(古汉语文字学),五岁半学《孟子》,在乡里有“神童”之称。他生性耿直,豪放不羁,青年时在同乡前辈、在陕西任职...[详细]
黄流芳(1557~1628),字若瓒,明博罗人,1589年(万历十七年)进士。任江西吉水知县时,他下令百姓自行缴纳赋税,既不增加额外负担,也不处罚一人,而百姓自觉缴交,无人偷税漏税。文江堤毁,他捐薪俸修筑,百姓免受劳役之苦。1595年(万历二十三年)升松江同知。在负责督运粮食时,本应得到按规定抵...[详细]
董应举(1557~1639年),字崇相,号见龙,连江县琯头镇塘头村人。应举生逢乱世,历经明朝万历、泰昌、天启、崇祯四朝,面对明王朝日趋衰落,虽未能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但在其从政期间,尽职尽责,克己奉公,不畏权贵,忧国忧民之心,历历可见。 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应举中进士,授广州...[详细]
彼得·保罗·鲁本斯(Peter Paul Rubens,1577—1640)佛兰德斯画家,他所作一批以宗教和神话为题材的油画《复活》、《爱之园》、々日审判》等,笔法洒脱自如,整体感强。特点是将文艺复兴美术的高超技巧及人文主义思想和佛兰德斯古老的民族美术传统结合起来,形成了一种热情洋溢地赞美人生欢...[详细]
杨廷筠(1557-1562),字仲坚,号洪园,别号井寒子,泌园居士,仁和(今浙江杭州)人。明万历二十年(1592)进土,曾任检察御史、湖广道御史、光禄寺少卿等职。 他先前在北京时认识了天主教传教士利玛窦,曾向利玛窦学习几何,并听过他宣教,但未信教。万历三十九年,他的好友、已入天主教的李之藻在...[详细]
宋日就(约1557-1629年),字志明,号敬铭,原籍沂州珩头(今苍山县向城镇杭头村),后居黎丘(今向城镇黄鹂山前)。祖父宋玮,因生库征税,遭柞子狂生王某之侮,发誓要让后代上学,考取功名,为宋氏争光,于是延请先生开塾教子。 宋日就之父宋梯,字子升,与其妻赵氏以孝敬父母、友爱兄弟而闻名。日就幼...[详细]
沈有容(1557—1627),字士弘,又字瀛海,号宁海,宣城洪林人。幼年即从其叔状元沈懋学习诗学文。可是,他少年时便“驰马试剑,好兵略”,对习武兴趣更浓,立志从戎。万历七年(1579)他参加乡试,中武举而补任河北昌平州千总,后因抗击蒙古鞑靼部落有功而升为广宁中卫千总。 他在三入澎台收复台湾后...[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