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福建省> 泉州市> 德化人物

苏十万

[宋][公元1240年-1280年]

苏十万为[宋][公元1240年-1280年]

  苏十万(约1240~1280)原名一侯,字万仁,号留义,排行伦千五。宋末元初德化县善均里(今雷峰一带)石城人。宋礼部尚书苏奉礼后裔,宋太中大夫、翰林院太博学士、国师校书郎苏总龟三世孙。
  十万自幼聪颖,长习骑射,熟诸武略。秉性高标拔俗,慷慨豪爽,平生忠肝义胆,诚以待人,常能温恤乡邻,人皆乐与交游。南宋成淳十年(1274),元军逼近临安(今杭州,南宋都城),朝廷危在旦夕,诏示天下忠臣义士勤王。十万闻讯邀集平日好友、乡亲,慷慨陈词:“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况吾祖世累食宋禄,正宜精忠报国”。遂尽倾家资充作军饷,募集义兵,以境内的罗城寨、南埕的天平城等为据点,屯兵积粮;又以县南的肖田、蔡径和城西的唐寨、涂坂宫、相安院为大本营。德化等各地群起响应,踊跃参加义军,遂有“一呼十万”之说。十万集上万义兵,日夜加紧军事训练,进行忠君爱国思想教育,并身体力行,处处作出榜样,与义兵同甘共苦,上下一心,成为一支训练有素、英勇善战的勤王队伍。他率部赶至半途,惊闻临安失陷,张世杰、文天祥等扶幼主赵昰、赵昺退至温州。十万赶到温州接驾入闽,共扶赵昰即位于福州,改元景炎。十万受封为殿前都指挥使。时元军气炽势锐,闽陷入粤,昰、昺二帝相继殉难后,十万不屈,突围返回德化,于七台山的彰武寨和天马山的岭头寨等处再聚义兵,利用山陡林密等复杂地形,层层设防,用“竹林弓、蓬丛箭”的伏击战术继续抗击元军,前后与元军相拒七载。元军持诏招降,十万严正拒绝:“吾身为宋将,愿决一雌雄,死而后已,安肯屈身求荣乎!”然终因大势已去,兵穷无援,元至元十七年(1280)被围于七台山下水府,混战阵亡。清乾隆版《德化县志·人物·忠烈》载:十万“被刺不仆,血渍石上,朱殷不灭”。元朝建立后,为嘉其忠烈武勇,敕封十万为武烈苏王,谥师汤。德化人民为纪念十万忠义节烈,相继在水府、隆泰宏祠、双翰和屏山(今属大田)立庙塑像奉祀。明清时期,苏十万香火、偶像又先后传到台湾,为台湾同胞所敬仰、崇奉。后来曾降乩题云:“不负心,预天做去,大丈夫,一呼十万,何妨称兵,称贼、称霸、称王?”清名进士李道泰为之对曰:“肯回首,立地便成,好男子,百炼千回,自是可鬼、可人、可仙、可佛!”
  清乾隆间进士、德化县令鲁鼎梅谒庙凭吊并题诗:
  十万横磨剑气吞, 英雄成败未須论。
  一拳石染生前血, 几笔乩游死后魂。
  苏十万妻王氏,生子道隐,字志士。苏十万死后,家族被清剿,其子埋名隐姓,潜徙山坪一带(今属大田)繁衍。
  后人又有诗赞曰:
  山河破碎夏倾忧, 义士丹心愤国仇。
  雪霾万里孤臣老, 光岳千秋正气酬。
  诸葛未亡犹是汉, 伯夷虽死不从周。
  英雄成败应难论, 天地咸钦草木讴!
  同年(公元1240年)出生的名人:

宋度宗赵禥 (1240~1274) 南宋第六位皇帝 浙江省绍兴越城区
刘埙 (1240~1319) 宋末元初学者、诗人、评论家 江西省抚州市南丰
蒋芸 (1240~1318) 浙江省衢州开化
樊楫 (1240~1288) 山东省聊城市冠县
罗璧 (1240~1306) 江苏省镇江
+ 更多公元1240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280年)去世的名人:
张弘范 (1238~1280) 河北省保定市定兴
张珏 (1213~1280) 陕西省宝鸡凤县
塔出 (1244~1280) 内蒙古自治区
八思巴 (1235~1280) 元代第一代帝师 西藏自治区日喀则萨迦县
柴望 (1212~1280) 宋朝词人 浙江省衢州江山
周应合 (1213~1280) 江西省九江市武宁县
+ 更多公元1280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