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王行满

王行满为

  王行满是唐高宗时的著名书法家,生卒年月不详,官至下录事。今存作品有周护碑,1974年出土于怊陵葬墓,现藏陕西醴泉县昭陵博物馆。碑文35行,行80 字,许敬宗撰。名家评议王行满此碑的书写“端庄秀润,于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之外,自立风格”。然而使王行滿千古留名的代表作品则是产于河南省偃师市府店镇古招提寺的“大唐二帝圣教序石碑”。此碑沈道元刻石,阳文篆额,碑文正书,高2.44米、宽1.04米,用笔端方绵密,绰有姿致,为中国书法史上一代名作。乾隆二十五年(1760)移置县学(今偃师老城学校)。1963年被列为河南省重点文物。可惜1966年文革期间,此碑被砸毁,仅余碑首及约三分之一的碑身,收存在偃师商城博物馆内。所幸全碑的拓片尚在,博物馆准备按原大复制,竖于市区碑林,供广大宗教界人士和书法爱好者研究观赏。
   王行滿书写的圣教序碑,有一个宏大的背景和曲折的历程,涉及到唐宗李世民。法门领袖玄奘和唐高宗李治、皇后武则天,因而需要叙说清楚。
   唐太宗贞观十九年(645),46岁的玄奘从天竺取经归来,携回从中亚、印巴次大陆所得的佛经、佛像,大会於朱雀街,送往弘福寺。经像安置既毕,玄奘即兼程赶赴洛阳,二月一日,谒太宗於洛阳宫仪鸾殿。太宗迎慰殷勤,广泛询问中亚。五印的情状,玄奘一一酬答。二人相见恨晚,会晤整整一天尚且言犹未尽。太宗力劝玄奘还俗辅政,被玄奘谢辞。玄奘提出回到家乡附近环境清幽的少林寺译经,太宗也不许,要求他到长安弘福寺禅院译经,由朝廷提供费用,选调全国富有学识的佛教徒,由玄奘主持组成“译场”,在丞相房玄龄的统体部署下,开始大规模的佛经的翻译,在中国翻译史上写下了划时代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