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河南省> 信阳人物

何景明

[明][公元1483年-1521年]

何景明为[明][公元1483年-1521年]

  何景明(1483~1521),明代文学家。字仲默,号白坡,又号大复山人。信阳(今属河南)人。幼聪慧,20岁中进士,授中书舍人,因-指控□宦刘瑾,被免官。正德六年复职,十二年升吏部员外郎,十三年迁陕西提学副使;十六年病故。何景明性耿介,鄙荣利,对当时政治黑暗不满。在《玄明宫行》等诗中讽刺了皇室的奢欲和刘瑾的用权;在《盘江行》等诗中揭露了官军屠掠人民的罪行;在《兴隆祀丁曲》、 《罗女曲》、 《平坝城南村》、《偏桥行》等诗中,描绘了他行经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情风物。这些诗都具有一定的人民性。何景明是明代著名的前七子之一,在七子中,他的地位仅次于李梦阳,天下语诗文,必并称何、李(《明史·何景明传》)。他也主张文宗秦、汉,古诗宗汉、魏,近体诗宗盛唐。他在《述归赋》中披露自己的文学思想是于古人之文,务得其宏伟之观,超旷之趣;不坠古人之余烈。这在打击明代前期盛行的台阁体诗文及八股文上,有一定积极作用。正德年间,他这种主张产生颇大影响,四方学士感愿知先生,车马填门巷(《何大复先生年谱》)。但他的复古主张单纯从形式上着眼,并未注重继承古代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使文学创作走上错误倾向。因此,他的大多数作品思想平庸,艺术上缺乏特色。著有《大复集》38卷。
  
同年(公元1483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521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