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北京>

李多奎

李多奎为

  李多奎(1928——) 北京人。十二岁入庆寿和班,师从贾志臣学老生,变声后从陆彦庭学胡琴,后嗓音日渐洪亮,常由陆操琴练唱,嗓音甜脆宽亮,为龚云甫所称赞,转而改学老旦,经常向龚云甫请教,后拜罗福山为师,并问艺于谢宝云。龚云甫唱腔重韵味,罗福山唱腔古朴大方,谢宝云唱腔挺拔苍秀,他兼取三家之长,并结合本身条件加以发展,创立了苍迈清越的老旦新腔,又称李派。李派演唱注重用气,对于换、偷、提、喷、吞、吐、收、放等各种用气之法安排得精细到家,无论是急促的快板,还是长拖腔的慢板,都能唱的气足神通,保持声音的圆润悦耳。在多年的演出实践中他又总结出“亮”中加“柔”、“脆”中掺“润”的唱腔技法,嗓音亮、脆、宽、润兼而有之,极富听觉欣赏之美感。他还十分注意声韵的变化和感情的表达结合,把剧中人物不同环境下的感情变化表达得细致入微,获得了良好的艺术效果,成为龚云甫之后我国京剧艺术界影响最大、最深远的老旦名家,擅演剧目有《钓金龟》、《望儿楼》、《太君辞庙》、《遇皇后·打龙袍》等。1929年随程砚秋到上海演出,一出《钓金龟》轰动申城,震动浦江两岸。后又与高庆奎、金少山等合作,经常演出于京沪各地。建国后,参加北京京剧团。1961年与裘盛戎合作演出《赤桑镇》一剧,再次引起轰动,成为老旦、铜锤戏的代表作品。李派弟子中较有成就的有李盛泉、李金泉、王玉敏、李鸣岩、王梦云、王晓临等。李多奎1898年十月初六出生于河北河间,本名李万选,字子青。4岁随父来到北京,8岁入庆寿和科班学艺,向贾志臣先生学河北梆子和京剧老生。9岁登台,12岁便以《打金枝》、《朱砂痣》唱大轴。16岁变声后,从程春禄先生学京胡。24岁嗓音恢复,26岁拜罗福山先生为师改学老旦。他与文亮臣、松介眉同为罗福山的入室弟子。并得到龚云甫先生教益,后又深得龚先生琴师陆彦庭先生的教授和辅佐,艺事大进。当年他为提高演唱技艺,私下以胡琴自拉自唱,练声吊嗓达数年之久,因而给嗓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自龚云莆息影歌坛,他邀请龚的琴师陆五(砚亭)为其伴奏,陆并将龚的演唱奥秘、诀窍及剧目尽皆传授。由于他间接得到龚氏真传,艺事渐趋精到,加之气力充沛,又继承了龚氏唱法上的特点,因而,不久就与当时几位龚派老旦诸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