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炳炎
[公元1902年-1937年]
蔡炳炎为[公元1902年-1937年]

蔡炳炎在军校中认真学习,刻苦磨砺,各种成绩优良。他还利用一切可能利用的时间自学数学和英语,以弥补自己学识之不足。经7 个月的军事学习,通过各项教程考试,终以良好的学习成绩取得结业证书。正在此时,以孙中山为首的广州革命政府,既有英帝国主义直接支持的反动商团作乱于内,又有陈炯明叛军窜扰于外,戡乱平叛,迫在眉睫。孙中山决定,以军事学校第一期党员为基干,组建2 个教导团,作为校属武装。蔡炳炎被分配在教导第二团任排长。
民国14 年1 月31 日,广州革命军誓师东征,讨伐叛军陈炯明。2 月初,在进攻淡水战斗中,蔡炳炎随教导第二团在城外负责阻击增援之敌。所阻援敌系陈炯明主力,战斗力强,攻势凶猛。在激烈的战斗中,团长畏缩不前,部队也有一部退下来。值此紧要关头,蔡炳炎率队勇猛冲杀,将陈炯明援军击溃,使淡水之役首战告捷。3 月12 日,陈炯明主力数万之众,与广州革命军在棉湖、鲤湖一带相遇。教导第一团与敌主力团在棉湖西北山地展开激战,伤亡很大。教导第二团在鲤湖附近待命,因未接到命令,未及时出击。蔡炳炎和几位排长见势便自动向前移动,结果与敌遭遇,打响了战斗。敌因腹背受击,全线溃败。第一次东征方酣之际,滇军总司令杨希闵、桂军总司令刘震寰,乘孙中山不幸逝世之机,公开叛乱。广州革命军奉召回师平叛,蔡炳炎旗帜鲜明,坚决听命。6月中旬,蔡炳炎参加进攻广州白云山、龙眼洞之敌。他机智灵活,作战勇敢,战绩显著。平定杨希闵、刘震寰之乱后,蔡炳炎晋升为连长。不久,陈炯明又乘国民政府初建和廖仲恺被刺之机,重占江东,集兵于惠州,再图进犯广州。10 月1 日,蔡炳炎随广州革命军第一军再次东征,攻打惠州。他先参加扫荡城外之敌,后配合第四团与敌在城内开展巷战,经过激战,攻克惠州。在河婆之战中,广州革命军以1 个团兵力,溃敌万余,蔡炳炎在战斗中,表现突出,在军中颇负英名。
民国15 年,国民革命军誓师北伐。12 月下旬,蔡炳炎在攻克永定、永泰等战斗中,因勇敢善战,晋升为第三师第八团副营长。民国16 年初,北伐军乘胜向长江下游挺进,蔡炳炎随师进驻镇江。不久,随师渡江北上,直取蚌埠。6 月初,渡淮攻占徐州,而后回师镇江。在渡江北上诸战斗中,蔡炳炎累积战功,晋升为中校营长。“四·一二”政变后,蔡炳炎调任第九军军士教导大队上校主任,不久又调任总司令部补充第五团团长。11 月,他奉命再次渡江北上。途中,何应钦见蔡炳炎既勇且谋,将其调到他的基本部队第一军第三师第八团任团长。12 月上旬,蔡炳炎率部向徐州挺进,在符离集、夹沟一线痛击直系顽抗之敌。中旬,再次攻克徐州。进城时,蔡炳炎不慎坠马,右小腿骨折。
住院治疗期间,蒋介石派-亲往医院探视。民国17 年夏,蔡炳炎伤愈不久,即参加进攻鲁南、济宁等战役。战事结束后,蔡炳炎部改为第二师第五旅第十团,继任团长之职。
民国18 年,蔡炳炎调往北京陆军大学特别班(第一期)学习。翌年,爆发蒋、冯、闫中原大战,蒋介石令正在陆大特别班学习的原第九军副军长卫立煌回江淮地区招募新兵,组建部队,加强后备力量。蔡炳炎亦奉命随往,任命为第三纵队少将参议。不到2 个月,在江淮地区招募2 个团新兵,蔡炳炎兼任第一团团长。未几,又招募2 个团新兵,蒋介石遂将反蒋失败的第四十五师番号改交卫立煌,原第四十五师所剩部队与4 个新兵团合并成立新第四十五师,蔡炳炎任第一三五旅第二六八团团长,进驻徐州,兼徐州警备司令。民国20 年初,蒋、冯、闫中原大战结束后,新第四十五师改编为第十师,调往井冈山革0据地,对中国工农红军进行第三次“围剿”。蔡炳炎复回陆大特别班完成没有修完的学业。民国21 年春,蔡炳炎在陆大特别班学习结业后调至南京,任胡宗南部第一师参谋长兼开封警备司令。旋任第十八军军部参谋兼干部训练处副主任。后应安徽省政府主席吴忠信之请,任安徽警备第二旅旅长。9 月,升任安徽省保安处少将参谋长。次年3 月,又升任安徽省保安处中将处长。蔡炳炎在任安徽省保安处长期间,因“剿匪”(围剿中国工农红军)有功,受到蒋介石明令嘉奖。民国24 年初,曾率保安团、队,配合刘镇华部第十五军在皖南谭家桥阻击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致使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蒙受巨大损失。民国24 年3 月,蔡炳炎因与安徽省主席刘镇华不睦,呈准辞去安徽省保安处长职务。4 月,应陈诚之召,调到中央陆军整理处军官大队任大队长,次年调任第十八军第六十七师第二 一旅旅长。民国26 年初,奉命率部驻防广东韶关,修筑公路。
淞沪抗战发起后,时任国民党军第十八军第六十七师第一一 旅少将旅长的蔡炳炎,主动-请缨,誓死保卫祖国领土。不日,蔡炳炎随第十八军开赴淞沪战场,率所部扼守罗店一线阵地。激战中,日军遭受沉重打击,多次正面进攻不能得逞。日军见从正面强攻不下,遂于8 月25 日,遣第十一师团多田骏部,从川沙口登陆,占领陆家宅、沈宅一线,企图进攻罗店,以威胁上海守军之侧背。为消除日军对上海守军侧背的威胁,蔡炳炎率部夜袭陆家宅。全旅将士在蔡炳炎的指挥下勇猛冲杀,将陆家宅日军全部歼灭。次日黎明,日军大批增援部队赶到,在飞机、大炮和装甲车的掩护下,向蔡炳炎部阵地发起猛烈攻击。蔡炳炎指挥所部抗日将士,冒着日军的猛烈炮火顽强抗击。双方拼死搏杀,死亡惨重,血流成河。蔡炳炎见情况万分危急,遂下达“本旅将士,誓与阵地共存亡,前进者生,后退者死,其各禀遵”的命令,自己挺胸站在前面,迎击进攻之敌。他振臂高呼:“吾辈只有两条路,敌生,我死!我生,敌死!”然后冲向敌群,与日军进行惨烈搏斗。鏖战中,蔡炳炎不幸胸部中弹,壮烈殉国。
蔡炳炎开赴抗日前线时,再三嘱咐爱妻:“现在抗战很紧张,何时回来很难预料”,“你照顾好幼小的子女外,还可参加妇女抗日救亡团体,为国家出点力。”临战前,信告爱妻:“国将不保,家焉能存在!”蔡炳炎灵柩运往安庆时,沿途苏州、南京、芜湖等地的各界人士皆为之举行公祭。12 月下旬,灵柩运回合肥故里下葬。民国36 年5 月10 日,国民政府以2821 号公报发布了对蔡炳炎的褒扬令:“抗战军兴,御敌淞沪,身先士卒,为国捐躯,寰宇重光,弥远忠烈,应予明令褒扬”。1985 年4 月,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40周年之际,安徽省人民政府为表彰先烈,追认蔡炳炎为革命烈士。1986 年9 月,合肥市人民政府拨款3 万元,将蔡炳炎灵柩葬于合肥蜀山烈士陵园。
蔡炳炎相关
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
经历历史事件:
淞沪会战 (公元1937年)
中原大战 (公元1930年)
相关院校:
黄埔军校
同年(公元1902年)出生的名人:
石评梅 (1902~1928)
民国四大才女
山西省阳泉市平定县
金泣儒
重庆市忠县
黄鳌 (1902~1928)
湖南省常德市临澧
陈襄谟
湖南省常德市石门
贺声洋
湖南省常德市石门
+ 更多公元1902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37年)去世的名人:
李屏仁 (1908~1937)
江西省九江市武宁县
屠尔敏 (1862~1937)
河南省周口市商水县
周玉山 (1859~1937)
安徽省淮北濉溪
宫良栋 抗日英烈
辽宁省沈阳法库县
关泽恩 (1908~1937)
广东省湛江市廉江
应益都 (1903~1937)
江西省萍乡市上栗县
+ 更多公元1937年去世的名人》
同年(公元1902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37年)去世的名人:
同年(公元1902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37年)去世的名人:
热门排序
- 1 现代中国四大史学家人物介绍
- 2 现代三圣人物介绍
- 3 历史事件《官渡之战 》相关人物介绍
- 4 饮中八仙人物介绍
- 5 汉园三诗人人物介绍
- 6 南宋四元帅人物介绍
- 7 中国古代十大太监人物介绍
- 8 汉朝皇帝人物介绍
- 9 中国古代四大才女人物介绍
- 10 建安七子人物介绍
- 11 历史事件《西安事变》人物介绍
- 12 中国历史上加九锡的权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