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湖北省>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利川人物

朱福隆

[清]

朱福隆为[清]

  朱福隆(?~?),利川元堡马桥坝人。父朱高宇,皇赠振威将军,母蒋氏赠一品夫人。朱福隆幼年家境贫寒,青年从军,因作战勇敢屡建功勋。据《利川县志·人物》记载:“朱福隆由军功荐保花翎副将,光绪四年(1878),克复新疆吐鲁番城擢总兵,光绪五年(1879),新疆南北路一举荡平,赏给三代一品,封典”。
  朱福隆参加的吐鲁番战役,当是左宗堂率军西征计伐阿古柏的战役之一。这是一次重大战役,给阿古柏政权以致命打击。朱福隆在这次战役中战功卓著,晋升为总兵。在以后收复南北疆的一系列战斗中,不断建立功勋,以至得到清廷很高的封赐—三代从一品、振威将军,妻牟氏封一品夫人。祖父朱必用、曾祖父朱远维均系光绪五年(1879)以朱福隆贵赠振威将军。祖母牟氏、曾祖母牟氏均赠一品夫人。
  在利川人心目中,朱福隆是一位传奇式人物,关于他的民间传说甚多。相传一次大战获胜后,朝廷大加犒赏,他不会喝酒,同僚罚他吃肉,吃多了拉肚子,半夜举着火把上厕所,忽见远处黑压压的“蛮兵”朝军营袭来,哨兵们一个个醉酒酣睡,毫无知觉。朱福隆急中生智,用火把将一排填满 的大炮点着,顿时炮声震天,偷袭的敌军丢下许多尸体逃走。人们惊醒,土司拿他问罪,以为是酒醉失态之举,经查看,知这次胜利是他的功劳,以功升官,后屡屡提拔,但因他目不识丁,无力久居高位,战争平息便挂印还乡。
  朱福隆初回故里,很有一些钱财,沾亲带故的纷纷趋炎附势。朱福隆生性耿直豪爽,视钱财如粪土,有求必应,来者不拒。未过多久,便一文不剩,家计无方,只好重操旧业——卖块块柴为生,每日上山砍柴,挑到县城换米度日。一次数日大雨,无柴换米,夫人催他找米下锅,他说:“鼎罐里头煮着的,你快吃吧”。夫人揭开一看,滚开的水里煮着他为官时的玉带顶子,朱福隆说:“这些功名本可以当饭吃的,你却不让我出山。”夫人一笑了之,她赞成丈夫隐居山野,耕樵生活,虽然贫寒,却比官场清静。
  朱福隆常常把顶子带在身上作护身符。一次进城卖柴,恰逢道台蔡大人路过,旗锣轿伞,好不威风,两旁百姓急避不迭,朱福隆很是气愤,故意把柴担子拦在街中,鸣锣开道者气势汹汹地责骂朱福隆,朱福隆轻蔑地说:“你家老爷的顶子还没得烟杆脑壳大,凶个么子?”蔡道台挑起轿帘一看,卖柴人手里拿着从一品的顶戴,慌忙下轿叩拜。
  就这样,朱福隆居于僻野,樵猎为生,一直到病死故里,未走出山,死后葬东城土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