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江苏省> 苏州市> 昆山人物

周伦

[明][公元1463年-1542年]

周伦为[明][公元1463年-1542年]

  周伦(1463-1542),字伯明,号贞庵,昆山人。弘治十二年(1499)进士,授河南新安县知县。周伦到任后,治理徭役,减免蚕桑赋税,百姓得到了很大的便利。当年正遇到大旱,蝗灾很严重,周伦连续三天光着脚祷告上天求雨,终于下了大雨,消灭了蝗灾。第二年发大水,上报朝廷请求赈灾,同时又效法古人,减价出售粮食,来救济受灾的饥民。防洪大堤崩溃,他发放粟米募集民工筑堤,大堤建成,百姓也有粮可食。
  朝廷对周伦的政绩考核评价很高,越级提拔他为监察御史,负责巡视居庸关和龙泉关等地。他向朝廷提出了六点建议:清储蓄、足军饷、谨要冲、慎用人、守漕河、安人心。这些建议非常切合当时的情况,被送往兵部,商讨实行。
  正德元年(1506),钦差太监李兴擅自违禁砍伐山林,周伦不惧权宦,向朝廷举报此事,皇帝表彰了他的正直。父亲生病逝世,周伦请假回家奔丧。当时正值大太监刘瑾当道,罗织了他服丧后在家养病违反规定超期的罪名,逼他辞官,又罗织了他曾经推荐都御使雍泰和私下议论西库花米积弊的罪名,罚米三百石,清光了他的家产。等到刘瑾被诛杀后,周伦重新复出担任御史。他向朝廷上疏推荐谢迁、刘大夏、许瓒等以前因为刘瑾的原因被罢黜的贤宦,建议重新启用,同时弹劾大学士焦方、总兵张洪等人,皇帝都听从了他的建议。正德八年(1513),周伦任山西巡按,上报朝廷兴建了太原南关新城和武宁关土堡、垛口、濠堑,成为当地百姓长久依赖的保卫屏障。
  后来,周伦升任南京大理寺右丞,不久又升任大理寺少卿。嘉靖初(1522)任都察院佥都御史,提督操江,提拔为兵部、工部侍郎,负责清理军职,后又升任南京刑部尚书,后又改到北部,侍经筵。
  嘉靖三年(1524),周伦谢绝政事,辞官回乡。回乡后,他与乡里的故旧好友一起,推崇简朴纯真的民俗,大兴礼义之风。同时,周伦还熟通医理,每每遇到疾病瘟疫,他行医救活了很多病人。回乡后十多年,周伦去世,享年八十。皇帝赐葬祭,赠太子少保衔,谥号康僖。
  周伦为人坦荡端正,操守耿介,外宽内严,不以一时的得失为念。他所作的诗词清健有力,书法很好,行草有晋人之风,著作有《贞翁净稿》二十卷、《奏议》十二卷、《西台纪闻》二卷、《医略》四卷。
同年(公元1463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542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