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浙江省> 杭州市> 西湖人物

高濂

[明]

高濂为[明]

  高濂,明代戏曲作家。字深甫,号瑞南。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曾在北京任鸿胪寺官,后隐居西湖。他约生于嘉靖初年,创作活动主要在万历前期。高濂所作传奇戏曲《节孝记》,分上下2卷,包括两个剧本。上卷《赋归记》写陶渊明辞官归隐的节操;下卷《陈情记》写李密侍奉祖母的孝道。《玉簪记》描写女道士陈妙常与潘必正的爱情故事。故事素材来源于《古今女史》。写南宋时陈娇莲与母亲避金兵乱,途中走失,娇莲入金陵城外女真观为女道士,法名妙常。观主之侄潘必正应试落第,不愿回乡,也寄居观内。一日妙常乘月明弹琴,潘生寻琴声来访。潘生奏〔雉朝飞〕,妙常奏〔广寒游〕,情意愈合,潘生遂以情挑,妙常以礼相拒。又一日,妙常在屋中假寐,潘生来访,在书桌上得妙常题情诗,遂共明心愿。一夜,潘生赴约会途中,被姑母训诫,又逼他早日赴试,并亲送至江畔。妙常私雇小舟,追赶上潘生,以玉簪为表记相赠,潘生酬以鸳鸯扇坠,二人相泣而别。后潘生及第授官,得以成婚。全剧共34出。从第16出弦里传情(即琴挑)起,再通过旅邸相思、媒姑议亲、词□私情(即偷诗)、姑阻佳期(即姑阻)、知情逼式(即逼试)、秋江哭别(即秋江)等出的发展,全剧展开了主要人物的矛盾冲突,深刻细致地揭示了两人的恋爱心理,具有强烈的喜剧效果。全剧语言典雅华美,是着意填词之作。在上述几个主要出折中,成功地表述了人物的心情,没有雕凿、堆砌的痕迹。虽有不合韵律处,但还是成为长期流传演出的名作。所作传奇戏曲有《玉簪记》、《节孝记》;散曲现存小令十余支,套曲十余套,见于《南词韵选》、《南宫词记》、《吴骚合编》、《词林逸响》等书。此外,有《雅尚斋诗草》初集、二集,《芳芷楼词》和《遵生八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