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陕西省> 西安人物

杜环

[唐]

杜环为[唐]

   杜环(生卒年不详),京兆万年(今西安市)人,史学家杜佑族侄,他是唐代第一位到中东地区的旅行家,写下了我国最早的一部中东游记《经行记》。
  唐玄宗天宝七年(748),杜环从军到了西域,隶安西都护府镇将高仙芝部。当时,吐蕃和大食(即阿拉伯帝国)是西域的两大强敌。唐政府为保护安西四镇,曾设葱岭守捉(在今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是唐在西域的最前哨防地。当大食侵犯葱岭以西诸国时,各国曾向唐政府求援。玄宗感到兵力不足,均予拒绝。天宝九年,安西镇将高仙芝为邀功,出兵越过葱岭,攻灭了石国,石国王子潜逃他国,向大食求救。大食即出兵攻四镇。十年,高仙芝率三万军队迎击大食军,深入七百余里,在恒逻斯城与大食军队交战,唐军大败,杜环被俘,由此他随大食军队西去,在中东地区生活了十年。他游历了今伊朗、伊拉克、土耳其和地中海东岸的许多地区,见闻颇多。
  宝应元年(762),他乘外国商船经印度洋回到广州。回国后,杜环著《经行记》一书,记载了他留居大食期间游历各地以及回国途中在印度洋沿岸的见闻。《经行记》原书已佚,后人只能从杜佑《通典》引用部分了解其内容。这些记载介绍了中东地区十多个国家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特别对大食的物产介绍较为详细,说这里的畜牧业十分发达,“驼马驴骡,充于街巷”。马“腹肚小,脚腕长,善者走千里”;骆驼“小而紧,背有孤峰,良者日驰千里”。还提到伊拉克密枣和葡萄等几种水果和蔬菜。书中介绍了这些国家人民的生产、生活习俗,“男子悉著素衣,妇女皆服珠锦。好饮酒,尚乾饼。多工巧,善织络”。“女子出门,必拥蔽其面”。杜环到过伊斯兰教圣地——麦加,在书中详细记述了伊斯兰教活动的盛况和教徒必须遵守的教规。杜环在大食国都库法城中看到了侨居那里的中国手工业工人,在书中写道:“绫绢机杼、金银匠、画匠,作画者,京兆人樊淑、刘泚,织络者,河东人乐隈、吕礼。”这说明当时已有中国人在这个地区居住和劳动,他们把中国的生产工具和文化技术带到阿拉伯国家,起到了东亚和西亚之间经济文化的交流作用,也说明中国人民早已和阿拉伯人民建立了友好交往关系。《经行记》一书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受到中外学者的重视和研究。杜环是一位卓越的旅行家,他的历史功绩应当载入史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