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辽宁省> 沈阳市> 辽中人物

赵德尊

[公元1913年-2012年]

赵德尊为[公元1913年-2012年]

  赵德尊,1913年3月生。辽宁省辽中县人。贫苦家庭出身。1928年小学毕业,先后考入沈阳第二初级中学、沈阳第三高级中学读书。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到北平进东北中学学习。1933年夏进清华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系学习。参加抗日救亡活动和1935年反帝爱国的一二九-。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2月任中共清华大学左联支部书记。1936年1月参加平津学生南下扩大宣传团,任清华第三团宣传队队长。回北平后,任中共清华大学支部书记。3月在参加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爱国活动中被捕,在被关押北平陆军监狱期间,创办革命刊物《牢狱之光》。后被党组织营救出狱。8月调任北平学委秘书。10月调任全国民先总队部秘密党团组织委员。1937年清华大学毕业。同年7月全国抗战爆发后去太原,被任命为中共平汉线省委秘书长兼青年工作负责人,同时参加石门市委、正太特委工作,担任平津-同学会负责人。9月受党组织委派,率一批青年学生赴冀西,在杨秀峰任主任的冀西民训处,任组训部副主任兼党总支书记,后任组训部主任。此时中共平汉线省委依托民训处开展工作。参加组建冀西游击总队,参加创建冀西抗日根据地工作。1938年2月任中共冀西特委委员、-部部长。同年9月至1939年2月任中共晋冀特委组织部部长。1939年1月至2月任晋冀特委宣传部部长。2月至10月任中共晋东特委(4月改称地委)组织部部长、宣传部部长,兼党校总支书记。同年10月至1940年1月任中共晋冀豫区第一地委组织部部长,1940年4月任地委副书记。百团大战后,到平西一带执行保证部队后勤供给任务。1942年2月至1943年10月任中共晋冀豫区第六地方委员会书记。1943年9月作为七大代表和王维纲等赴延安。同年10月至1945年10月在中共中央党校一部学习。1945年4月至6月作为晋冀鲁豫代表团成员出席了中共七大。同年11月至1946年8月任中共黑龙江省工委委员、常委、组织部部长。1946年8月至1947年1月任中共黑龙江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1947年1月至9月任中共西满分局(北安地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同年7月作为东北代表团团长,率团赴河北平山县西柏坡参加全国土地会议,并在会上发言。同年9月至1949年5月任中共黑龙江省委常委、副书记兼组织部部长、办公室主任。1948年9月至1951年春任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校长。1949年5月至1950年3月任中共黑龙江省委常委、副书记。1950年3月至1953年4月任中共黑龙江省委书记、省政府主席,1953年2月至4月兼黑龙江省军区政治委员、党委书记。1953年1月至4月任中共黑龙江省政府党组书记。参加领导黑龙江省的剿匪、建政、土改和抗美援朝工作。1953年4月至1954年4月先后任中共中央东北局委员、秘书长兼农村工作部部长。1954年8月至1965年7月任沈阳东北制药总厂副厂长,1965年8月至1970年1月在沈阳化工研究院任副院长。“文革”期间受破孩。1970年1月至1973年9月到辽宁省义县插队当农民。1973年9月至1979年2月任沈阳化工研究院党委书记。1979年2月至12月任中共黑龙江省委书记、副省长。同年12月至1985年9月任中共黑龙江省委书记、省纪检委书记、省政法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1979年12月至1985年5月任黑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党组书记。1985年离休后,担任黑龙江老龄委员会名誉主任和黑龙江儿童福利基金会名誉会长。中国共产党第十三、第十四、第十五、第-全国代表大会代表。著有《征程鳞爪》等。2012年2月1日5时46分在哈尔滨逝世,享年99岁。
  
同年(公元1913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2012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