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辽宁省> 沈阳市> 法库人物

张维学

张维学为

  张维学,1928年出生,法库县法库镇老虎洞沟村(曾叫东沟村)人。1938年至1944年,在法库县念小学、高小。1945年在吉林市铁道练修所学习。
  1946年1月,张维学进入中国共产党组建的辽宁民主学院学习,同年3月毕业。3月底至4月上旬,在中共领导的昌图县通江口区政府任财政助理。4月15日,加入中国共产党。4月下旬至11月底,在辽吉省长岭县政府任收发员、文书、县委党员训练班班主任。1946年12月至1947年9月,在中共辽吉二地委党校任党总支委员和总支干事。1947年10月至1948年11月,在公主岭市先后任副区长、区长、区委书记。1948年12月至1949年4月,在中共辽北省委党校(先设在梨树县、后迁至四平市)任学员、教育干事。1949年5月至1954年8月,在中共辽西省委党校先后任班主任、组教科长、教研室主任。1954年9月到中共中央高级党校师资训练部学习,1956年7月毕业。1956年8月至1959年6月,在中共辽宁省委党校任党总支(后改为党委)委员、中共党史教研室副主任。1959年7月至1968年10月,在中共辽宁省委党校(已与中共中央第一中级党校合并)任中共党史教研室副主任、校领导班子(校党委)成员。1960年至1966年,兼任中共辽宁省地方党史编委会办公室副主任(主持工作)、中共东北地方党史编委会办公室副主任。1971年4月至1977年4月,先后任辽宁省科学技术局革命领导小组副组长、省计量标准局局长兼党委书记、省计划委员会负责人、省科学技术局局长兼党委书记(行政13级)。1977年5月至1984年9月,在省科委工作。1984年10月至1993年,任辽宁省科学技术志编纂委员会委员、省科技志编委会办公室副主任(主持工作)、《辽宁省科学技术志》副主编,1985年兼任全国地方科技史志研究会筹委会负责人。1987年全国地方科技史志研究会成立后任该会秘书长、副理事长、代理事长、顾问。1989年离职休养。1993年起,张维学被聘为《辽宁省志·科学技术志》编纂委员会委员、副主编。其专业技术职称为编审。1997年11月起,任“九·一八”战争研究会筹备委员会常务副会长。2001年4月8日起,任辽宁“九·一八”战争研究会常务副会长。
  1946年在昌图县通江口区任财政助理期间,因国民党军队进攻而撤退时,张维学勇敢地保卫了区政府的金银、货币,避免了损失,受到了列队嘉奖,被吸收为中共党员。同年,在中共长岭县委党员培训班任主任期间,培养了近百名在土改中涌现出来的基层干部,从长岭撤退时把部分干部转移到后方根据地。1947年在中共辽吉二地委党校工作期间,又培训了一批党政干部。1947年至1948年秋在公主岭任区长、区委书记期间,张维学率领区委、区政府工作人员和市里的几十名干部,冲出国民党军1个师的包围,然后在四平、长春之间与国民党军队进行武装斗争,筹粮、筹款、筹集物资,有力地支援了解放战争,为解放全东北尽了力。
  在地方党史编研工作中,张维学主持、组织搜集了中国共产党1923年至1949年建国前在辽宁及东北地区数亿字的活动资料。先后编纂、出版《中国共产党辽宁地区组织概况》(1929—1949年)、《辽宁大事记》(1919—1949)、《回忆录》、《工农群众斗争》、《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东北抗日义勇军》、《中国共产党东北地区组织概况》(1923—1949年),共计500余万字。主编了《满洲省委文件汇编》,100多万字。通过党史资料征集,从全国各有关单位、有关人员搜集、采访、挖掘了1919年至1949年涵盖中国共产党各个历史时期在东北辽宁地区活动过的党政人员和党的各级组织的资料。涉及到的省级以上中共党组织有满洲省委、南满省委、东满省委、吉东省委、松江省委、辽宁省委、辽西省委、安东省委(后改为辽东省委)、辽吉省委、辽北省委、西满分局、南满分局、辽东分局、东北党委会、冀热辽中央局和中共中央东北局,也包括了革命军事组织和革命群众组织。为研究和编纂辽宁地方党史、党志打下了基础。在“文革”初期,群众造反组织曾向张维学逼要上述资料,用以抓“叛徒”打倒刘少奇等革命干部,张维学组织人员乘夜深人静,几次移地隐藏,最后转移到朝阳地区的“小三线”,使上述珍贵资料得以完整地保存下来。
  在20世纪70年代任省计量标准局局长期间,张维学曾亲临家乡指导工作,为改善法库的计量工作,做出了贡献。
  20世纪80年代在辽宁省科技志编纂工作中,张维学组织搜集到了大量科技史志资料,主持并主编了250万字、100幅图片的《辽宁省科学技术志》(1993年出版)。该志书受到国家科委领导和国内外知名科技史志专家的充分肯定,认为“该书是辽宁省第一部省级科技志,是前无古人的巨大工程;是又一部省级科技志的上乘之作;是一项填补省内空白的软科学研究成果,居于国内同类志书的领先水平”。该志书出版后获全国科技史志一等奖。在张维学等人的组织下,省科技志编委办公室和全国地方科技史志研究会联合举办了两期全省科技志编写人员培训班;为全国地方科技史志界举办一期培训班,培训了150多名辽宁省修志骨干和其他部分省、区的修志骨干。之后,在全省形成了有2000多人的科技志修志队伍。
  1990年至1992年,张维学担任《中国地方史志主编名录》常务副主编。
  1993年担任《辽宁省志·科学技术志》副主编,在全省各市、县提供资料的基础上,完成了该书主编工作。《辽宁省志·科学技术志》(98万字),经辽宁省地方志机构终审后,于2000年出版。
  张维学推动并参与创建了全国地方科技史志研究会,开展了科技史志理论学术研究,推动了全国地方科技史志的编写,在科技史志工作方面做出了贡献。为此,张维学和新中国科技界元老武衡、辽宁省副省长林声同获全国科技史志创业奖。张维学发表了数十篇学术论文,其中于1988年8月在美国圣迭戈第五届国际中国科技史会议上提交的《论中国地方科技志的编写》等2篇论文,获优秀论文奖。
  1997年11月,担任“九·一八”战争研究会(筹委会)常务副会长后,张维学曾多次组织专家、学者、抗日老战士、日本侵华战争受害者家属及辽沈各界人士-或召开座谈会,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罪行,反对日本右翼势力及军国主义复活;还与日本支持二战中国受害者律师团、美国律师、美国华人建立的日本侵华浩劫纪念馆、美国“世界抗日战争史实维护联合会”、台湾省爱国人士协作,共同支持、组织中国受害劳工在日本和美国状告日本政府和日本企业,要求其认罪、谢罪、道歉,赔偿民间受害损失,以支持中国的外交斗争,申张民族大义,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上述活动得到了新闻媒体的广泛支持,新华通讯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辽宁日报》、《辽沈晚报》、《沈阳日报》及中央电视台(1套、4套)、辽宁卫视台、沈阳电视台等均作了报道;美国《纽约时报》也于2000年10月2日在第一版以《中国二战劳 用美国法律起诉日本公司》为题作了报道。


  老虎东沟村   老虎东沟村……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