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山东省> 枣庄市> 台儿庄人物

徐吉田

[公元1966年-1985年]

徐吉田为[公元1966年-1985年]

  徐吉田(1966—1985),台儿庄区侯孟兰后楼村人,出生于农民家庭。1981年初中毕业后在家务农,1983年12月加入共青团。1985年1月,自愿报名应征入伍,任解放军某部报话员。同年3月随军开赴云南边防前线,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
  徐吉田早在孩提时代,就爱听父亲讲运河支队打仗的故事,在幼小的心灵里开始埋下了革命的种子。上学后,每逢清明节,老师带着学生到烈士陵园扫基时,他都要亲手制作一个花圈放到烈士墓前,然后记下每烈士的英雄事迹,勉励自己好好向先烈学习。入伍后,处处以革命先烈为榜样,刻苦学习钻研军事技术,在新兵训练中取得了全优成绩。在云南边防前线的临战训练中,他被调到营里参加报话集训。在两个月的时间里,每天天不亮就起床,跑到山上背密语,中午和下午就苦练沟通联络。在集训毕业考核中,他以通讯报话全能的优异成绩,名列全队第一名。在步兵战术技术训练中,进行负重越野训练时,他以负重100斤,每天跑15公里的成绩练成了全营有名的"飞毛腿"。
  1985年4月,部队进入防御作战,徐吉田随四连一排长来到连防御最前沿。这里三面受敌,敌我阵地直接对峙,最近处只有30米。唯一的一条通道,被越军的狙击 -着,常常几天吃不上饭,喝不上水,隐蔽警戒在潮湿的小山洞里。而他在日记中却表达了"为了使老人欢度晚年,为了使同龄人安居乐业,为了婴儿不被炮火从摇篮中惊醒,我甘愿把天下苦吃尽"的坚强决心。
  1985年5月31日,越军向四连阵地发起了轮番进攻。徐吉田以他那娴熟的报话技术,迅速向上级报告了情况,及时呼唤炮火拦阻射击,将敌人击退。7月19日,敌人再次发动疯狂反扑,战斗一直持续了五昼夜,他两眼熬得血红,困得头发晕。但他以"头悬梁"的办法保持精力集中,忍受着身负重伤的痛苦,度过5个日日夜夜,把战斗情况及时传到指挥部,保证了战斗的胜利。
  12月2日,四连在拔除敌人嵌入我防御地域内"A"高地的战斗中,他机警地击毙2名越军。当洞内敌人凭借坚固的工事负隅顽抗,我突击队员伤亡严重的严峻时刻,他拿起报话筒,呼喊我火力压制五号洞口,并和副连长一起前去炸洞。途中,副连长牺牲,徐吉田头部和背部也受了重伤。他双手紧抱着报话机,躺在被鲜血染红的土地上,忍痛把战斗情况报告上去,把上级的命令传达下来。越军以数倍兵力向我阵地反扑,在千钧一发之际,徐吉田毅然向我炮兵呼唤"向我开炮!""向我开炮!"五号洞终于被攻下来了,高地收复了,而徐吉田却为报效祖国献出了年仅19岁的宝贵生命。
  徐吉田在对越防御作战中,随连队一直坚守在"A"阵地上,连续3个月不下火线,先后参加大小战斗10余次。每次战斗,他都以熟练的报话技术,及时准确地向上级汇报战况,迅速而无误地呼唤我炮火轰击越军达40余次,协助我指战员打退和粉碎敌人60多次偷袭与进攻,只身歼敌8名。
  为表彰徐吉田的英雄事迹,部队党委根据他生前愿望和表现,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员,并给他追记一等功。
同年(公元1966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85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