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江苏省> 无锡人物

杨永清

[公元1891年-1956年,东吴大学首位中国籍校长]

杨永清为[公元1891年-1956年,东吴大学首位中国籍校长]

  杨永清(1891-1956),字惠庆。祖籍浙江镇海,生于无锡。宣统元年(1909)毕业于东吴大学,获文学学士学位。毕业后任教于清心中学和东吴大学附属中学。后考入清华学校,1914年赴美国留学。1927年,出任东吴大学校长,是该校历史上第一位中国籍校长。
  杨永清致力于东吴大学的发展,大力推进学校的改革。他逐步将校董会原来主要由美国人组成,改为以中国人为主,董事长亦为中国人,学校各行政部门的负责人和院长、系主任也由本国教授担任。他将原有的英文校训改为中文校训:“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他延揽了一批国内外著名学者到校任教,以提高教学质量。他公开面向社会招收女生,并多方筹资,增添设备,兴建校舍,扩充场馆,先后建造了男女生宿舍、体育馆、游泳池和教员宿舍等。他注重与其他学校合作,与北京协和医学院建立了协作关系,东吴大学学生毕业后,可转往北京协和医学院继续学习。他重视基础课教学,凡基础课都由系主任或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担任主讲。他还强调实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学生每周要完成1-2个单独实验,并写出实验报告。提前完成者可申请增加补充实验。在学科建设方面,东吴大学的法学是最具特色的,他借鉴英美等国法律专业的办学经验,在国内率先使用“研究判例”的教学方法。在杨永清的领导下,东吴大学取得了较大发展,成为我国东南著名的高等学府之一。
  抗战爆发后,杨永清带领东吴大学文、理、法学院及附中师生经多地辗转后在上海复课。1941年,杨永清赴美,宣传我国抗战的艰苦形势,争取援助。1947年回国,东吴师生在上海-欢迎。他在会上说:永清身在外洋,心在祖国。永清有三件“一直不能忘怀的事——祖国、母校东吴和青年。”
  来源:市教育局
同年(公元1891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56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