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安徽省> 黄山市> 休宁人物

汪应铨

[清][清朝状元]

汪应铨为[清][清朝状元]

  汪应铨,字度龄,又字杜林,号梅林。清休宁县梅林人,寄籍江苏常熟。康熙五十七年(一七一八)状元,官赞善。工小楷。《昭代尺牍小传、瓯钵罗室书画过目考》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状元。授职翰林院修撰,掌修国史。后来奉旨入值南书房。汪应铨本应进士馆研习,三年散馆后,方得升迁。然而汪应铨未及散馆,便被破格提为庶子。后几经升迁,官至左春坊赞善。将被升转,因锋芒太露,得罪权贵而遭弹劾。不久,谢职离京,返归故乡。
  擅长书法,曾主编《湖广通志》和《江南通志》,著有《闲绿斋文稿》和《容安斋诗集》。
  故事汪应铨锂鱼跳龙门,“黄金屋”有了,“颜如玉”也会接踵而至。但汪应铨学业优异,相貌却奇丑,肥硕健壮,也有很多不良的习惯。袁枚曾经在《随园诗话》当中这样记述:“汪度(龄)中状元时,年已四十余,面麻,身长,腰腹十围。”40多岁的男人,当然是结过婚了,汪应铨在老家就有一位结发妻子。即使如此,仍有不少美少女对他倾慕不已,上门提亲主动要求当妾的络绎不绝。这当中有一个家住京城的陆小姐,尤其主动。陆小姐读过书,平日里最爱看的,就是才子佳人剧。她一再让家人派人上门提亲,要给汪状元做妾。汪状元同意了这一门亲事。新婚之夜,新郎新娘第一次见面,烛光之中,陆小姐看到汪状元的相貌后,大失所望,又见状元饮酒后酩酊大醉,粗俗不堪,越想越悔,五更天时,竟悬梁自尽了。这一起由婚姻引起的悲剧在当时闹得满城风雨。后有好事者送汪应铨一副对联:国色太娇难作妾,状元虽好却非郎。
  “状元虽好却非郎”汪应铨中状元时,已人到中年,家中早有妻子儿女。但新科状元的名头太大,居然诱得待字闺中的姑娘主动相求。据袁枚《随园诗话》和徐卓《休宁碎事》记载,当时,京城有位粗通文墨的陆小姐,平时最爱读小说、弹词曲本,羡慕状元的才华与风采。那一天正在-看书,忽听得街上一阵锣鼓喧闹之声由远到近,忍不住掀开窗帘窥望,只见一片人海,隐约知道是新科状元胸戴红花骑马游街,虽然看不清状元郎胖瘦,心中却腾腾燃起爱之火。于是毛遂自荐,托人传话说愿意为汪状元之妾。经人撮合,不久两人就拜堂结为百年之好,洞房花烛之夜,新娘挑开头巾,瞥眼偷看新郎官,不禁讶然失声,没想到自己朝思夜想的状元郎竟是一个腰粗背阔、身高体胖、年近半百的麻脸汉,与平时书中读到的英俊潇洒的风流才子相去竟如此之遥,心里十分懊悔。可汪应铨对此全然不知,喜冲冲应酬宾客,饮酒过量,回房后呕吐不止,将崭新的衣被吐得一塌糊涂,倒在床上竟沉醉不醒。陆小姐一气之下,竟悬梁自尽。消息传出,一时街巷议论纷纷。有恶作剧者,居然题联嘲弄:“国色太娇难作婿,状元虽好却非郎。”诗嘲“点名”糊涂令据清人王应奎《柳南随笔》记载,常熟向来有不少雄霸一方的豪门贵族,他们以种种名目0了许多田产,外人却不知底细。雍正初年,皇帝下令清理各地隐瞒未报、逃脱捐税的“黑田”。为了躲避清理,常熟有一二个奸诈小官吏,便暗地里假冒当时在京城任五品官的汪应铨名义,向时任常熟县令喻宗桂写了份述状说明原由,希望能根据具体情况,保留被列入革除名单的“黑田”。按照旧例,官批诉讼状,必须以朱红笔点诉讼者姓名,如果讼者是有权势的缙绅,则用红圈。喻县令不明真假和旧例,误以红笔点了汪应铨姓名,并以“布告”形式张贴于县城东门。毫不知情的汪应铨在京城听到这个消息,哭笑不得,有感而发,作诗一首:“八尺桃笙卧暑风,喧传名挂县门东,自从玉座标题后,又得琴堂一点红。”一时传为趣闻。
  闭户读书胜富贵汪应铨辞官离京后,回到寄居地常熟,平日,以讲学著述为乐。常熟虞山昭明太子读书台有个游文书院,汪应铨常去那儿与友人谈诗论道,并为书院题写了匾额。后应聘到江宁(今南京市)钟山书院讲学。又曾应聘主修《湖广通志》和《江南通志》。曾作《题读书楼》一诗来描述自己退隐生活的乐趣:“人生何谓富?山水绕吾庐。人生何谓贵?闭户读我书。君构读书楼,楼与山水俱。藏书数千卷,任君畋且渔……”汪应铨故里——梅林梅林村在休宁县城以东13公里。濒临横江,地势低平,为休宁县海拔最低处。村口昔日曾有一块梅园,故名梅林。汪、江、陈等为梅林大姓。梅林汪与休宁西门汪同出一宗,始祖均为宋代进士汪接,历史上出过很多名人,其中尤以官至赞善大夫的状元汪应铨为最。汪应铨的祖父汪九漪精研邵子易学,所著《续经世说》、《雪中集述》等三部手稿曾进呈乾隆皇帝御览。江姓世代为医,祖传妇科,远近闻名,第十一代江国龙曾被乾隆帝封为御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