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新疆>

魏德友

魏德友为

  魏德友,男,汉族,1940年11月生,中共党员,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九师161团退休职工。
  53年来,魏德友始终不忘初心,坚持为国戍边信念,与妻子一起驻守在夏季蚊虫肆虐、冬季风雪埋人的无人区,过着“家住路尽头,放牧为巡边”的生活,书写了“西陲戍边半世纪,我伴寂寞守繁华”的非凡篇章。
  1964年,魏德友和30多名战友一起,从部队转业来到161团兵二连,驻守在萨尔布拉克。这里冬季狂风肆虐,暴雪深达1米多;夏天蚊虫猖獗,当地称“十个蚊子一盘菜”。他和战友们一起屯垦戍边。那时,边境形势十分严峻,放牧巡边线某种意义上就是国境线,退一步或进一步都关系到领土主权。他和战友们同守边牧民一道,坚持通过放牧的方式捍卫领土,与手握钢枪的外国士兵面对面也不曾后退。半个多世纪过去了,边防战士换了一茬又一茬,可魏德友和妻子依然坚守在空旷的草原深处。他所在的兵二连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就已裁撤,原本可以被分到离城市更近的连队去,但他主动留下来,停薪留职义务戍守边防,放牛羊养活一家人。他总是说:“这块地方不能空着。”每到夏季,魏德友要时刻观察是否有人畜抵边,一旦出现险情,第一时间冲上去制止、劝返,解决不了的就立即与边防派出所或者边防连联系。
  2002年,魏德友夫妇退休,在山东工作的4个孩子力劝父母回乡养老,但他就是不肯,还说服老伴留在萨尔布拉克继续义务戍边。2003年,中哈两国边境界碑、围栏设立,国防公路贯通,魏德友成为兵二连唯一见证这一庄严时刻的人。那一刻,他抚摸着中国173号界碑泪流满面。50多年来,魏德友夫妇在辖区西巴里坤、萨尔布拉克、额敏河南畔,构筑了长达20公里的移动“界碑”,义务巡边近20万公里,劝返和制止临界人员千余人次,堵截临界牲畜万余只。不忘初心,为国戍边,是这位古稀老人一生的坚守。
  魏德友荣获时代楷模、第五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道德模范等称号。
  同年(公元1940年)出生的名人:

王必盛 江西省赣州市会昌县
王长江 辽宁省铁岭铁岭县
田期玉 湖北省荆州洪湖
周鑫 湖北省荆州荆州区
郇永固 (1940~2010) 革命烈士 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
+ 更多公元1940年出生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