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江苏省> 徐州市> 铜山人物

万众一

[公元1907年-1989年]

万众一为[公元1907年-1989年]

  万众一同志生平(1907-1989)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我党优秀的党的工作者万众一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1989年6月8日14时10分在北京逝世,终年82岁。
  万众一同志生前历任: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东海县团委书记,团江苏省委员会组织部长,中共铜山县工作委员会委员,铜东抗日游击队领导人,铜东县委书记,苏皖区党委第三地委书记,八路军淮河大队政治委员,涟水、沭阳、潼阳县委书记,淮海地委副书记、书记,华中工作委员会 部部长,苏北区党委副书记兼行署主任,江苏省委常委兼农委书记,中央农业部农业宣传总局局长,农业部顾问等职.
  万众一同志1907年12月生于江苏省铜山县一个农民家庭。早年受到进步思想影响,1928年初,在蒋介石叛变革命后的-中,毅然参加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开始了革命活动,在当时就读的江苏省第七师范传播马列主义,组织反对军阀统治的 ,被学校当局开除。1929年初任共青团东海县委书记、江苏徐海埠团特委书记,在此期间组织了扁担会等农民组织,反对封建剥削,维护农民利益。1929年末到1930年底任共青团江苏省委组织部长时,不顾因参加反对王明错误路线的斗争而遭受开除党籍的打击,仍继续坚持革命活动。1932年,在上海寻找组织要求恢复团籍时,参加党组织的“五一”飞行-散发革命传单时,被法租界当局逮捕,在狱中历尽折磨,始终坚强不屈,保守了党的秘密。两年刑满释放后,积极找到党的组织接上关系,于1936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万众一同志参加了实际为我党领导的抗日统一战线组织第五战区抗敌总动员委员会,任铜山抗敌动员委员会组织委员。1938年初,任中共江苏省铜山县工作委员会委员。在徐州沦陷后,积极组织抗日武装,开展抗日斗争。1939年初任中共铜山县委书记,在组织群众的基础上组成抗日苏皖游击队和近千人的民众自卫武装,在徐东一带开展抗日游击战争,为开展邱(县)、濉(宁)、铜(山)地区抗日根据地,发展、壮大八路军陇海南进支队做出很大贡献。
  1939年7月初,万众一同志调任苏皖区党委第三地委(淮阴、涟水地区)书记。当时苏北淮、涟一带仍在敌伪和江苏国民党韩德勤严密统治下。万众一同志和地下党同志团结一致,积极发展抗日武装并秘密发展党的组织。在敌顽不断清剿夹击,又远离党的上级领导机关和主力部队,环境极其复杂严峻的情况下,万众一同志坚决贯彻上级指示,和同志们一起运用各种斗争策略和方法,坚持了我党在淮、涟一带的抗日斗争,培养和保存了大批干部,发展、壮大了淮河大队,扩大了党的影响;为迎接八路军主力胜利解放淮海区,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为以后开辟、建设淮海抗日报据地创造了有利条件。
  1940年,万众一同志历任中共涟水县委书记,沭阳县委书记,瞳阳县委书记,淮海地委副书记、书记,直到抗日战争取得胜利这一期间,万众一同志在开辟和建设淮海巩固的抗日根据地极其艰巨复杂的斗争中,在反对封建剥削,全力发动农民群众,积极发展、扩大党的组织,大力发展地方武装斗争,粉碎日寇残酷‘扫荡”伪顽蚕食进攻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为坚持淮海地区的抗日斗争,直至抗日战争胜利,做出了出色的贡献。
  解放战争时期,万众一同志为坚持和巩固淮海地区革命根据地,发动和组织人民群众支援解放战争,做了艰苦卓绝的工作。1946年,我主力部队撤离山东时,国民党几十万大军大举进攻,县城和重要地区被敌占领,根据地缩小,在极其艰难的情况下,他带领广大党员干部,在淮海地区就地坚持斗争,广泛发动农民减租减息,进行土地改革,保卫了人民政权,有力地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
  1947年,万众一同志任中国共产党华中工委 部长。1948年,在淮海战役决战阶段,万众一同志任中国共产党苏北区党委副书记,兼苏北区行政公署主任。他在苏北区党委工作时,除了领导发展生产,保证战争物资给养,还直接组织领导苏北地区来自几十个县的数十万民工的支前工作,同苏鲁皖地区的同志一起,为淮海战役胜利起了保障作用,为解放华东、华中作出了巨大贡献。
  建国后,万众一同志在苏北工作以主要精力抓了土地改革和水利建设。1950年春,根据中央关于新区土改工作的指示,组织了规模庞大的土改大军,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从而解放了生产力,迅速恢复发展了农业生产。他长期从事农 动,深知水利对发展农业的重要。早在1949年参加全国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共商建国大计时,他就联合了安徽省代表提出根治淮河的提案;在他的提议下,苏北组织发动了几十万的“以工代服”民工队伍,开展了巨大的“导沂整沭”和治淮水利工程。他任治淮工程副总指挥,艰苦奋斗几年,使苏北一些连年水灾地区变为旱涝保收的粮食基地。
  1952年秋,万众一同志任中国共产党江苏省委常委、省农委书记。
  1953年春,万众一同志调中央农业部任农业部党组成员,农业部宣传总局局长。在农业部工作期间,狠抓了农业科研教育和技术推广工作,为农业长远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他领导并积极参加了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干部学校、农业展览信的筹建工作。他在工作中能够实事求是,尊重科学。他一贯关心和爱护知识分子,发挥专家作用。
  1959年,万众一同志被扣上‘右倾机会主义分子”的帽子,开除党籍,受到严重打击。在文革中,万众一同志又遭到残酷破孩,蒙受了20年不白之冤,但他从未动摇对党、对共产主义事业的信念。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万众一同志得到彻底平反,1980年担任农业部顾问。
  万众一同志具有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革命精神。离休后,在身患重病,病瘫卧床的情况下,还花费大量精力和多年时间,写出了独具见解的“根治黄河”的建议书,为后人留下了一份宝贵的材料。19&WS?0o=
  万众一同志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坚决拥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坚决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他病危期间,正值北京发生-和--。他愤慨地指出,这是一小撮坏人企图-的领导,反对社会主义制度。他立场坚定,始终和党保持一致。
  万众一同志在60多年的革命斗争中,对党无限忠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将毕生精力献给了党的革命事业。在工作作风上,他深入实际,善于倾听不同意见,在纷繁的现象中,他深思熟虑,抓住实质,解决问题,做好工作。在思想作风上,他朴实无华,平易近人,一贯保持一个普通群众的本色,因而能密切联系广大干部和群众,群策群力,胜利度过艰险困难,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他胸襟开阔,善于说服和团结同自己有不同意见的人,共同为党努力工作,特别是他在历经坎坷,几次遭到不白之冤的挫折时,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仍然心怀坦荡,毫不动摇对党的信心,仍然关心党的事业,争取有机会为党和人民继续工作。万众一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是为共产主义事业英勇奋斗的一生,是严于律己、清廉正直、兢兢业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我们深切怀念万众一同志,就是要以他为榜样,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上,迈开新的步代,作出更大的贡献。

同年(公元1907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89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