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安徽省> 阜阳市> 太和人物

王劲草

[公元1917年-2010年]

王劲草为[公元1917年-2010年]

  王劲草(1917—2010)
  男,高级农艺师,安徽省经济文化研究中心副总干事。城关镇刘响场村人,十五岁考入阜阳三中,十八岁赴南京读高中。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时,因走上街头,呼吁抗日,-,被学校除名。1939年,考入西北农学院,毕业论文《小麦蛋白质之研究》,获金陵大学农学院费氏奖学金。毕业后在陕西农业改进所大荔农场当技佐兼小麦辅导员。1944年,回到阜阳,进行棉花种植试验,后因日军进犯,试验田被毁。
  1949年9月,在淮南煤矿教师进修班学习后参加革命工作。当年,安徽大雨成灾,他撰写《皖北水旱灾害问题的研究》一文,刊于《皖北日报》,受到皖北行署主任宋日昌邀请,破格加入由省、市、地委书记组成的水利委员会。水灾造成淮北大豆严重歉收,从东北调进一亿多斤大豆作副食品原料。此豆颗粒饱满,有人建议留作种子。而他撰文《对解决皖北大豆种子的几点建议》,阐述了东北大豆乃短日照作物,对光照极为敏感,此豆如在皖播种,将不能结荚。《人民日报》全文刊登,《皖北日报》转载,两报都加了编者按。皖北行署立即发出通告,严禁用东北大豆作种,避免了一场巨大的损失。
  50年代初,“豌豆象”为害严重。他用5年时间,主持消灭“豌豆象”的试验,把80%的豌豆受害率,降至基本不受害。而且,一次大面积的防治,效果可持续10年。研究成果,写成专著。
  1959年10月,王劲草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历任皖北区农业试验总场工程师兼副场长,安徽省农业科学研究所所长,安徽省农业厅副厅长,安徽省农科院院长兼安徽省农学院副院长,安徽省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正厅级),安徽省人大农业经济工作委员会顾问等职。从1957年至1965年,他先后撰写《全局着眼全面增产》《掌握自然规律提高领导水平》《农业科学研究如何为农业生产服务》等多篇具有重大社会影响的文章,分别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安徽日报》发表。《农业八字宪法的辩证关系》一文在《光明日报》刊出后,多家报刊转载,《天津报》还设专栏讨论。王劲草曾任第五、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一至第七届安徽省人大代表。著有《小麦生产技术讲话》《谈谈小麦增产办法》《农业三改中几个问题的探究》《农业生产辩证法》《消灭豌豆象》等。
同年(公元1917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2010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