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湖北省>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利川人物

潘季川

[公元1909年-1983年]

潘季川为[公元1909年-1983年]

  潘季川(1909~1983),亦名德璇,利川汪营镇人,曾任鄂城县农民协会自卫部部长、利川汪营小学校长、开明绅士代表,利川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代表。
  青年时敏而好学,1925年10月赴武昌,1926年春考入武昌中学读书。同年10月上旬,国民革命军攻克武昌,季川正患脚气病卧床休息,闻革命军入城,高兴地扶壁而出,连声高呼:“同学们!快到街上迎接革命军”。
  1927年3月,潘季川在武昌考入中央农 动讲习所,聆听过毛泽东、恽代英、方志敏、彭湃、周以栗、肖楚女、夏明翰等著名无产阶级革命家讲课,学训期间他积极学习马列主义,结合中国实际钻研革命理论,接受严格军事训练。是年夏季,该所由曹营长率领学员300多名,往麻城县镇压地主武装“红 会”的--。潘季川参加了此次战斗,经两旬,-平息,凯旋回所,继续学习。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四一二”-政变后,他积极参加武汉各界群众讨蒋大会和--。
  中央农 动讲习所举行学员结业典礼时,毛泽东等领导人曾号召学员到农村去实行武装革命。潘季川派任鄂城县农民协会自卫部部长,在仅有20几支 的困难情况下,较好地保卫该县人民利益。同年7月15日,以汪精卫为首的“武汉政府”叛变革命,宣布-,革命处于危急关头。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为挽救革命,决定举行南昌起义。潘季川在鄂城已失去组织联系,未赶上参加南昌起义队伍所乘船只,为避搜捕,绕道回武昌,隐身于省参议员、表兄吴兆廷家。形势日渐紧张,敌人到处搜捕共产党员,城防-,潘由吴兆廷亲自护送出城返乡。
  “八七”会议后,党在湘鄂西开展武装斗争。1927年9月,中共施鹤临时特委建立,1928年5月,临时特委副书记金裕汉和共产党员刘子壮到汪家营一带团结神兵,组织武装斗争。潘季川在其领导下,秘密开展革命活动,发动神兵,攻打汪营团总牟植森,因敌我力量悬殊,战斗失利,刘子壮牺牲,金裕汉转至宣恩与临时特委书记杨维潘会合。潘季川化名田书砚在神兵中继续开展革命活动。
  9月,国民党黔军副师长龙裕仁到汪营镇,查抄潘季川家,搜出联络密信和共产党书刊多册及农 动讲习所证章等物,县政府饬令通缉潘季川,经代理县长、表兄吴兆堂的绅士袁介臣保释,潘乃幸免。后潘长期与党组织失去联系,在汪营清源乡小学任教。1948年曾历任校长、区员、乡公所经济股主任、县临时参议员等职。
  1949年11月,人民解放军解放汪营时,群众不了解共产党的政策,离家逃避。潘季川向群众宣传共产党的政策,带头在自己的大门上插上红旗,欢迎解放军,亲自送儿子潘力毅赴恩施投考军政干校,将父辈所埋藏的银元1200元主动交给人民政府。
  解放初,潘季川仍为汪营小学校长,被列为开明绅士代表,曾两次出席利川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1983年,潘向中央农 动讲习所展览馆、利川县委党史办公室,回忆亲身经历,实事求是地提供重要历史资料。10月,潘季川病逝,终年74岁。

同年(公元1909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83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