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江苏省> 苏州市> 常熟人物

牛小艾

牛小艾为

  牛小艾,女,1949年4月出生,1968年参加工作,长期从事群众文化事业,尤其在创作舞蹈作品方面取得显著成绩,1989年至1992年进修并毕业于北京舞蹈学院史论系,曾任常熟市文化馆副馆长,系中国舞蹈家协会会员、中国社会舞蹈研究会理事、江苏省舞蹈家协会理事、苏州十一、十二、十三届政协委员、常熟市舞蹈家协会主席、常熟市第七、八、九、十届政协委员。研究馆员,现任常熟市文广新局艺术总监。
  长期在文化工作第一线从事舞蹈艺术创作工作。注重深入生活、刻苦钻研、潜心创作,先后创作出大量的优秀舞蹈作品,数十次在全国、省乃至国际文化交流活动中入选和获奖。1987—2002年间创作的舞蹈《碧水红菱》、《白了、芦花》、《绣》、《荷花灯语》、《情系沙家浜》、《蒲公英》、《渔灯闪闪亮》、《下雨天的小巷》、《耕绿》、《织》、《井》、《庄稼人》等作品中共获:全国第二届民族民间舞蹈大赛一等奖一项;文化部“群星奖”金奖二项、银奖二项、“群星奖创作奖”一项、“群星奖”一项;连续获得江苏省四届音舞节中:一等奖八项、二等奖二项;省少儿舞蹈大赛一、二等奖多项殊荣。1995年少儿舞蹈《蒲公英》在北京中南海环人堂正式演出,收到了胡锦涛等国家领导人的接见。《文艺报》在显著位置发表题为《蒲公英开遍常熟》的文章,盛赞牛小艾同志的追求和贡献。1995年获江苏省政府“文学艺术奖”。舞蹈《碧水红菱》、《绣》、《织》、《耕绿》等作品,分别入选中国第二届(1989年)、第四届(1994年)、第六届(2000年)艺术节主会场演出;2002年《织》荣获全国CCTV舞蹈大赛“最佳编导奖”;《织》、《耕绿》入选“首届中国舞蹈节精品展演”;《织》入选文化部举办的全国“群星奖”获奖优秀节目进京展演等。2002年12月,新作品舞蹈《井》、歌舞《庄稼人》分别获得江苏省“三民大赛”金奖和银奖;获省“五星工程奖”金奖。
  1999年由常熟市政府、中国舞蹈家协会联合举办《情满江南》牛小艾舞蹈专场暨理论研讨会.
  2007年舞蹈《染》获得第十四届“群星奖”创作奖;2008年《舂米歌》获“首届中国农民艺术节”“金穗奖”;2009年《井》获得“江南舞蹈奖”金奖;舞蹈《井》参加上海2009年中华元素当代创意大赛,获得中华元素舞台艺术作品——金翎创意奖。舞蹈类金奖;2010年舞蹈《姑苏井》获文化部第十五届“群星奖”;2012年个人获文化部“群文之星”称号;2011年少儿舞蹈《长成一双飞翔的翅膀》获:“小荷风采”:“小荷之星”、“最佳编导奖”、“小荷园丁奖”;2012年广场舞蹈《浒浦花鼓》获苏州市广场舞蹈大赛金奖;少儿舞蹈《阳澄湖上》获江苏省教育厅省“少儿艺术节”金奖;少儿山歌歌舞《舂米谣》获“2012年中国民族民间舞邀请赛”金奖,获江苏省广场舞蹈比赛金奖。2012年群舞《一方田》获江苏省“五星工程奖”金奖。2013年(个人)获第六届苏州市文学艺术奖。
  在抓好创作的同时,注重理论研究,撰写论文及文章如:《少儿舞蹈的形式美》、《少儿舞蹈创作与形象思维》、《浅谈安康小歌舞的形成发展与风格》等论文及舞蹈条目《小场子》、《地蹦子》等,入选参加全国及省理论研讨会,并在《舞蹈》杂志、《中国民间艺术大辞典》、《中国文化报》、《文化新世纪》等书籍和刊物上发表。牛小艾同志多年来还在文艺团队建设、群众文艺辅导及大型文艺演唱出活动的设计、策划、导演、指挥等方面分别做出显著成绩。还分别于1995年、2005年、2007年分别参加了埃及、马来西亚、意大利国际民间艺术节及交流演出,担任导演和艺术总监职务。
  由于牛小艾同志工作成绩突出,她先后多次获得全国、省、市优秀党员、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优秀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精神文明建设标兵、当代“阿庆嫂”等称号。2001年评为省劳动模范、全国先进少儿文化工作者、苏州十大女杰、获文化部“首届百名儿童舞蹈家、音乐家突出贡献奖”、2002年获得“省级专家称号”。2002年2月,被评为“全国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并出席全国文化系统“双先”表彰大会,受到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2004年,获得国务院颁发的“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2011年获全国“群文之星”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