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山西省> 运城市> 闻喜人物

丘延翰

[唐]

丘延翰为[唐]

  丘延翰
  字翼之,曹魏毌丘俭之后裔。《平阳府志·唐丘廷翰传》云:“丘廷翰,唐闻喜人,字翼之,永徽(650~655)时有文名,范越风高弟,尝游泰山,于石室中遇神人,授玉经,即《海角经》也。洞晓阴阳,依法扦择,罔有不吉。开元(713~741)中为县人卜葬地理气,交见太史奏曰:‘河东闻喜有天子气’,朝廷忌之,断其所扦山,下诏捕之,大索弗获,诏原其罪,诣阙下陈阴阳之说,以《天机素书》等书进呈,秘以金函玉篆,号《八字天机》,赐之以爵,拜亚大夫之官。祀‘三仙洞’。撰有《拨砂经》一卷,《铜函记》一卷,《五家通天局》一卷,《金镜图》一卷,《海角经》一卷,《唐蒙求》三卷”。
  生平
  从上述记载中,丘延翰的生卒年代不详。我们可以看到他生于唐贞观年代,到了唐高宗李治的永徽年间(公元650—655年),少年丘延翰已文才毕露,名声鹊起。自幼喜读乡贤郭璞的著作,尤其对易学和堪舆学最感兴趣。智者乐山,仁者乐水,丘延翰以丰厚的家资为基,足迹踏遍山左、山右之山山水水,其间曾拜缙云(浙江)人范越凤为师,范师,字可仪,号洞微山人,人称白鹤仙人,精通堪舆术,著“寻龙八式歌”,曾到三晋设坛讲学,丘延翰博学多才神精聪敏,很快心领神会,悟其奥妙,成为其高弟,相传,丘延翰游泰山时误入四壁石室遇神人授玉经,从此成为上知天文,下懂地理,洞晓阴阳的方术家,浪迹天涯,为人相宅、相地、祈福。其实,丘延翰遇到的神人就是郭璞,他全盘承袭了郭璞的易学、堪舆学理论、观点和占卜的方法,成为一代方士,名扬神州。事隔50多年,时空到了唐玄宗李隆基的开元年间(713—740),丘延翰应邀为裴氏族人卜葬地,丘延翰踏遍了邑境的北垣、南川、西域、东镇,从汉代古葬区到裴氏所有庄园,他的足迹最后停留在邑境东域的凤凰垣上。这里是裴氏家族的祖居和裴氏家族的祖茔,丘延翰翻开自己抄录恩师郭璞启语的小册子,把郭璞关于堪舆方面的名言和眼前的山形、地理、气流、穴位一一对照,竟然大惊失色,连连声称:“绝,绝。”一时慌得裴家人不知所措。回到裴村家中,丘延翰才慢慢说出自己的看法。他说:“裴家祖茔方圆十里,是个风水宝地,远山清贵,近山有托,青龙胜腾,白虎伟立,若以子午结穴,按照郭璞先生的动静天机,子阳午阴,这个穴左为双狮戏珠,右为金牛出洞,皆是拜相出公候之地,前为汪洋深潭大泽,福寿双全之象,中为龙穴,这里会很快出天子的,是真的龙穴,此穴的中后方形如飞凤骑金狮,是出皇后、嫔妃、状元、驸马的地形,这里理气交见,大富大贵啊!”这些话不胫而走,太史官传到皇上李隆基那里,李隆基心情沉重,他回眸大明宫围,心想,难道大唐江山真会落到裴氏宰臣之手?想来想去还是面对面问问这位大师才好。于是皇上便派官员来河东闻喜上邱村抓捕丘延翰。丘延翰知道捕快已到,一不躲二不藏,还在捕快身边走来走去,尽管捕快到处张贴告示,手持丘延翰的画像,察道禁行,挨户寻找,都没能抓获,捕臣禀告皇上丘延翰其奇无法捕获,后来皇上下诏赦免丘延翰造谣惑众图谋另立天子的欺天大罪,颁旨令其进宫携阴阳之说和玄妙天机之书进京面上陈辞。当时,丘延翰向唐玄宗献上自己著述的《搬砂经》、《海角经》和从九天玄女那里学到的《八字偷天玄机》三卷人间奇书异著,并和玄宗皇帝谈阴阳说数像,谈的十分投机,深得玄宗皇帝的赏识,玄宗皇上令祭酒造金匣玉盒,秘藏宫中,封丘延翰为亚大夫,食千户。丘延翰返乡后托皇上福,名声显赫,但仍重操旧业,四处云游,为人相宅、卜葬。送走丘延翰后,玄宗皇帝做了两件事,一是令当代禅师名僧伪造一部颠倒阴阳五行、视乱休囚、飞走天星湮乱视听的书,名曰皇家《铜函经》,在社会上广泛流传,“只因一行扰外国,遂把五行颠倒编”,给后世学者造成极坏影响,难以辨别真伪。二是玄宗皇帝马上派大队人马,从今侯马向南经闻喜县凤凰垣上的“龙脉”,挖一道宽敞的衡道,这样既便利了交通,又从龙脉的肚脐眼上开沟扦山(即今隘口沟),自然闻喜的天子气就消失了,兴于隋,盛于唐,延续千余年,出了59位宰相、59位大将军,数以千计的公、侯、伯、子、男和皇后、皇妃、驸马等,闻名遐迩的裴氏望族,从此也逐渐远离了中国政坛。
  丘延翰离开故乡,云游天下。90岁高龄的丘延翰,客死他乡,明崇祯庚午年间(1630)那时闻喜属山西布政史平阳府解州道辖,按察使太守道大参张法孔,运用郭璞的堪舆观点和丘延翰的相地术,认为闻喜县在州之甲巽位置,城南又是闻喜丙丁之位,在这块风水宝地上建楼建塔,于州府县衙都有好处,“这里嵋原如座,条峦如屏,香峰如笔,涑水如带,志称古曲沃地”,他说:“这里山水佳秀,不亚江南。华表捍门(指如船的小南关旧址),镇诸水口(指涑水铁牛),二十年后不可量矣!”于是楼与塔并建,楼在水西门外涑水西岸,回澜塔在水西门外涑水东岸与红鹤楼对峙。不巧的是,楼刚立木,塔起二级,受明末兵戈之扰停止建筑。值得庆幸的是近30年后,那是1658年春到1660年间,邑人翟凤翥捐首倡并联合当代豪绅名士共同出资共建楼塔,同时扩建涑水书院,楼后建祀,祀郭景纯、吕纯阳、邱延翰三先生,曰:“回澜砥柱”,魁星祟祀于上,“魁壁煌煌,铃铎袅袅”十分惬意。此时此刻的翟凤翥,身在山川秀美的风水宝地,坐在“石堤画槛,即完且丽”的红鹤楼上,有人说闻喜城南如砚,香峰如笔,澜塔如墨,书院学子在古曲沃这张纸上心情放飞希望和理想,因而成为晋之旧都的“文脉”,这文脉成为闻喜人民的“生命印记”,被后人传承下来,从红鹤楼和回澜塔始建的1630年起,28年后,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正是翟凤翥重建楼塔的1658年,秋试戊戌科孙承恩榜(主考大人),闻喜就出了崔尔仰(邱村人),宁世旋(裴村人),赵宪鼎(行村人)和王钟灵(东姚村人)一科四进士,这在中国科举史上也是很少有的。
  丘延翰生前,因为裴氏之卜引来不快,便再度离乡背井,沿师郭璞南下路线来到江南,发现东南地域,尤其是以江苏、江西、福建、浙江为中心的地域,文化发达,神鬼信仰十分浓烈,风水因此而获得良好的生存空间,风水埋论杂乱纷呈,堪舆名流辈出,尚祀、重浮屠之风盛况空前。丘延翰来到这里后很快加入其风水堪舆名流队伍中,出入于官邸民宅,与当地曾派不谋而合,颇受敬仰。到了僖宗李儇时代(874—879),曾任国师、官至金紫光禄大夫、掌灵台地理事的杨筠松,十分喜爱风水,并以地理术行于世,其著《疑龙经》、《撼龙经》、《黑龙经》、《36龙》等传于世。考其理论,皆不出乎丘延翰的八字天机之说,特别令人感慨的是其天门、地户、鬼门、人门的提法,竟可追溯到郭璞《山海经注》的传说里:“西北为天门,东南为地户,西南为人门,东北为鬼门”,“西北立龙飞翼之楼,以象天门,东南伏漏石窦,以象地户”,并以天门、地户说用来比喻水口,影响了一带城市布局和民宅建筑。我们寻根问其杨先生的相宅术来自何方?东南各地流传着一个无史可查的传说,人们说杨筠松乘黄巢起义破京之时,乘机窃走皇宫藏书丘延翰的玉匣金经,而后结友入昆仑山苦读体验,后返回故居虔(今江西赣州市)行风水地理术为民相宅、相墓、除灾攘福,深受当地民间敬慕,人称救贫先生。
  风水师
  根据风水宗师的传承脉络,可以如此推断,丘延翰才是东南地区风水之祖师,而名盛一时的杨筠松实为其徒,而丘延翰之师乃同乡晋代郭璞,鉴于此,可以说丘延翰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代风水祖师,第二代易学、堪舆学的伟大传承者。
  当今,我中华毌丘俭研究会在搜集丘氏文化过程中,发现民间有许多关于丘延翰的传奇故事,尚存手抄传本《偷天玄机》十余个版式,最为完整的要数今闻喜县姚村十一队崔金水家保存完好的《偷天玄机》,该书的宣纸书画,蝇头小楷注文,以六十纳音为序,配以图画,谶曰、诗云、象示,图文并茂,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