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湖南省> 湘潭市> 湘潭人物

吕骥

[公元1909年-2002年]

吕骥为[公元1909年-2002年]

吕骥
  湖南省湘潭县人,1909年4月23日出生在湘潭县城沿江东路224号。自幼接触过民歌、小调、花鼓戏等民间音乐,学过笛子、箫、琵琶、扬琴等民族乐器,开始显露出音乐才华。1927年入国立上海音乐专科学校学习钢琴、声乐、作曲。1932年一二八事变时,在上海参加左翼剧联,后赴武汉,与张庚等组建左翼剧联武汉分盟。1933年冬,重返上海,与聂耳、任光等组建上海左翼剧联音乐小组,领导正在蓬勃发展的救亡歌咏运动。1935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聂耳赴日本后,他主持音乐小组工作,成为30年代新音乐运动的主要领导者之一。曾与沙梅、盛家伦等组建业余合唱团,是左翼上海救亡歌咏运动的中心,培养了一批歌曲作者与群众救亡歌咏运动的组织者,使救亡歌咏运动在上海掀起高潮,促进了左翼文化运动。他还在电通影片公司任作曲,创作了影片《自由神》主题歌《自由神》、插曲《摇篮曲》等歌曲,在救亡歌咏运动中产生很大影响。1936年在上海与作曲家贺绿汀、词作家孙师毅等组建词曲作者联谊会和歌曲研究会,培养了一批青年曲作者,并为群众救亡歌咏运动创作和提供了一批演唱歌曲。《救亡进行曲》、《打回老家去》、《大刀进行曲》等具有全国影响的著名歌曲,为后来席卷全国城乡的救亡歌咏运动奠定了强大基础。《保卫马德里》是其创作的中国第一首体现国际主义精神、声援西班牙人民反法西斯斗争的革命歌曲,在国内传唱后,被译成世界语和多国语言,在西班牙和世界各国流传。还为活报剧《放下你的鞭子》写了插曲《新编九一八小调》和《中华民族不会亡》等歌曲,在国内久唱不衰,传入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
  1937年10月赴延安,在抗日军政大学与陕北公学负责学生歌咏活动,创作《抗日军政大学校歌》,把朝气蓬勃的青春活力与雄壮豪迈的战斗气概融为一体,具有独特的音乐风格。1938年,参加鲁迅艺术学院的筹建,先后任音乐系主任、教务主任,创作歌曲《毕业上前线》。1939年,随陕北公学与鲁艺部分师生赴晋察冀边区敌后抗日根据地,创办华北联合大学,任文艺部副主任兼音乐系主任,创作《华北联合大学校歌》、《开荒》等歌曲,为活报剧《参加八路军》创作全部音乐。1940年重返鲁艺,接替赴莫斯科的冼星海任音乐部主任兼教务主任,同时主持陕甘宁边区音乐界抗敌协会工作。1942年,参加延安 与鲁艺的文艺整风,组织鲁艺师生认真学习中国革命音乐史与优秀的传统音乐、外国音乐、民间音乐,并与安波、马可、向隅等组成中国民间音乐研究会理事会,任主席。在晋察冀、晋西北、陇东等解放区建立分会,编印会刊《民间音乐研究》,撰写《中国民间音乐研究提纲》,指导各地开展民间音乐的搜集、整理与研究,出版《陕甘宁边区民歌集》、《山西民歌集》、《河北民歌集》,组织鲁艺师生创作秧歌剧《兄妹开荒》、《夫妻识字》与著名歌剧《白毛女》,使中国现代音乐在学习民间音乐的基础上,又有了创新和发展。1945年,率鲁艺师生赴东北解放区,组建东北大学鲁迅文艺学院,任院长。1947年,任东北音乐工作团团长,创办音乐理论刊物《人民音乐》,任主编。1948年,组建东北鲁迅文艺学院,出版《新音乐论文集》、《民间音乐论文集》、《东北优秀歌曲选》。1949年当选为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中华音乐工作者协会主席。此后任中国音乐家协会历届主席。参加筹建中央音乐学院,任党组书记、副院长,认真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方针,有步骤地改革旧的高等音乐教育制度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全校师生共同探索出一条新的高等音乐教学路子,使中央音乐学院名副其实地成为中国第一流的高等音乐学府。
  1957年起,专任中国音协主席,坚持为人民、为社会主义服务方向,领导办好《人民音乐》、《音乐研究》、《音乐译文》等7种全国性音乐刊物;组织国内音乐界不断地对音乐理论、音乐创作、音乐史、民族音乐、古典音乐、民间音乐、外国音乐以及音乐教育等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探索,采取多种举措繁荣社会主义音乐创作。先后创作《祖国颂》等数十首歌曲,写了《谈社会主义管乐问题》等百余篇论文。1988年,人民音乐出版社汇编出版的《吕骥文选》(上、下集),达50余万字。近年又出版了《吕骥全集》。
  为弘扬中国民族音乐文化,他于1952年倡导成立北京古琴研究会,出版《琴曲集成》一书。1977年,率音乐考古工作组赴西北考察,确定中国五声音阶观念形成于母系氏族社会的繁荣时期。通过在山西、陕西、湖北等地对编钟的研究,发现同一个编钟能发出大三度或小三度或四度两个乐音,这对中国乐律系统的认识,是一个革命性的突破。从1979年起,任中国民间音乐五大集成主编。这是全国艺术学科七五规划的重点科研项目,也是中国音乐建设的一项宏伟工程。
  他是第五、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现任中国音乐家协会名誉主席。从30年代起,他从事音乐事业60余年,用歌声唤起民众走上消灭日本侵略者和推翻蒋家王朝的战场,鼓舞人们用自己的劳动去创造幸福的今天与更美好的未来。2002年1月5日在北京逝世,终年92岁。

同年(公元1909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2002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