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广东省> 梅州市> 大埔人物

罗潜

[公元1911年-1995年]

罗潜为[公元1911年-1995年]

  罗潜(1911~1995),又名锡炎,湖寮镇河头村人。他幼年曾就读高陂小学、梅县乐育中学、广州中德中学,民国17年(1928)考入中山大学医学院,民国22年毕业留校当助教。民国24年,被公派到德国汉堡大学医学院进修,民国25年获医学博士学位,后到柏林大学医学院药理学研究所继续进行科研工作,完成了-和-引起高铁血红蛋白机理的研究。
  民国27年回国后,罗潜就任中山大学医学院药理学副教授、教授。抗日战争期间,医学院先后迁至云南澄江、广东省乐昌及梅县等地,他兼任广西医学院、江西医学专科学校药理学教授,在条件极为困难的情况下坚持科研和编写符合国情的药理学教材。民国34年医学院迁回广州,他担任中山大学医学院院长,设立药理学研究所。民国35年,他获抗日胜利勋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罗潜编写的《药理学》正式出版。1954年,他调任中山医学院教务长。在心血管药理科研方面,他证实了中国的萝芙木的降压和镇静作用,论文在1957年《科学通报》刊载;相继对长春花、狗牙花、洪达木、鸡骨常山的降压、镇静、安定等药理作用进行研究。1976年,他被批准退休。1978年暨南大学复办,他承担创办暨大医学院的重任,为选调人才,筹措资金,购置设备等,他又付出了10年心血。1980年,他应邀访问联邦德国的慕尼黑埃森、汉诺威、西柏林等城市,代表暨大医学院与德方签订了长期合作交流关系协约。
  罗潜是暨南大学医学院名誉院长,中国民主同盟第三届中央参议委员会委员,中国药理学会顾问,广东省第一、二、三届人大代表,广东省政协第四、五届常务委员,广东省药理学会理事,广东省科学协会一级教授。他著有《红背竹芋对心脏作用的研究》、《毛冬青甲素对心脏功能和血流动力学的作用》等。
  1995年1月,罗潜在广州病逝,享年84岁。
  同年(公元1911年)出生的名人:

姚永芳 (1911~1977) 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
房晓文 (1911~1992) 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
林桂花 (1911~1982) 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
张剑珍 (1911~1931) 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
张嘉谋 (1911~1985) 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
+ 更多公元1911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95年)去世的名人:
罗士高 (1905~1995) 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
钟健飞 (1914~1995) 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
饶让生 (1954~1995) 革命烈士 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
黄友训 (1908~1995) 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
张达中 (1912~1995) 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
廖一帆 (1917~1995) 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
+ 更多公元1995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