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山东省> 济宁市> 微山人物

刘安祺

[公元1903年-1995年]

刘安祺为[公元1903年-1995年]

  刘安祺(1903年6月10日——1995年9月8日),中华民国陆军一级上将,字寿如,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人,毕业于黄埔军校第三期步兵科。早年投身军旅,历经东征战役、北伐战争以至剿共、讨逆诸役,由排长升至兵团司令官、青岛十一绥靖区司令官、军团司令。1949年到台湾后,历任台中防卫区司令、金门防卫部司令、陆军总司令、三军联合参谋大学校长、国防研究院副院长等职。
  1909年,刘安祺7岁,在韩庄一家私塾读小学。1914年,秀才褚庆芝创办韩庄镇高等小学校,刘安祺又转入该校上了四年“洋学”。1920年夏,刘安祺考入由峄县山阴人,著名的同盟会员武彰创办的第一所私立中学--峄阳中学读书,读了三年半,因北洋军阀混战,无法读书,到徐州中学补习,不久辍学。
  1924年,刘安祺考入第三期黄埔军校,同年底,陈炯明叛变。1925年1月15日,广州国民政府发布《东征宣言》,向陈炯明宣战。刘安祺被编入突击队。
  1925年1月,刘安祺加入国民党,同时加入孙文主义学会。11月,第二次东征结束,刘安祺返回黄埔军校,不久举行毕业典礼。由校长蒋介石亲自点名,刘安祺任署连长(代理连长)。后被分派到教导师第三团当少尉见习排长,两个半月后,升为机关枪连连长。1926年,刘参加北伐,隶属教导师第三团,为步兵第七连连长。1937年龙潭战役时调到五十八团当特攻队长(突击队),不久代理五十八团第二营营长。后部队改编为警卫团,刘任第三团第二营营长,担任蒋介石公馆的警卫。后升为上校营长。不久,参加了冯阎战争,升为团长。
  1931年腊月,刘安祺带一营的兵士护送父亲的灵柩,乘一列专车回韩庄出殡,德泰恒院里高搭灵棚,开门七天受吊,街巷摆满了花圈、帐子。蒋介石、何应钦及军民各界人士送了花圈,哄动一时。
  1933年2月,刘安祺升任八十七师二六一旅上校旅长。1935年冬,刘安祺调回南京郊区集结待命。1936年8月,与日军在淞沪开战,10月,升为六十一师少将副师长。1938年初,刘安祺又奉令率四十师先后参加了对日兰封会战、徐州会战。1944年参加灵宝会战等。
  1945年春,刘安祺调任青年军二O五师师长。1946年1月,调升为青年军第六军军长,担任陪都的卫戍任务,经常陪着蒋经国视察部队。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政府还都南京,青年军番号取消。这时内战爆发,刘安祺奉调到东北,主办训练团。1947年8月,蒋介石派刘安祺为七十一军军长,去四平街坚守。后任第七兵团司令。1948年,蒋介石电调刘安祺接掌济南防务,刘不去,受到蒋的斥责。蒋介石只得改调他去青岛接替丁治磐的防务。
  1949年5月14日,刘安祺接到密令,撤离青岛,到台湾待命。1949年6月中旬,刘安祺率二十一兵团调往海南,一月后,二十一兵团撤到台湾,在高雄登陆。
  1950年5月,刘安祺被任为台湾中部防守区司令。1952年,二十一兵团改编成五十军,任军长。1955年7月,刘安祺被任命为陆军预备部队训练司令部(简称“预训部”)第一任司令。1957年7月,被任命为第二军团司令官,指挥第八、第九、第十3个军。1958年10月,刘安祺又奉调防守金门,1961年9月,奉调回台,升任陆军总司令。1965年9月,刘安祺64岁,出任国民党陆海空三军大学校长,任职期间,蒋氏派他到日本、美国、韩国、加拿大等国家考察。1968年8月,蒋又调他任国防研究院副主任,并在任内晋升为四星上将。1974年3月,刘安祺去中信局担任理事会主席。1982年3月,辞理事主席职,回任-战略顾问。
  1995年9月9日,刘安祺逝世,享年94岁。 相关院校:

黄埔军校

  同年(公元1903年)出生的名人:
曾卓元 (1903~1951) 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
李青云 (1903~1934) 河北省邯郸市成安县
蓝逊 (1903~1983) 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
柴水香 (1903~1930) 浙江省宁波
古鸿烈 (1903~1969) 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
+ 更多公元1903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95年)去世的名人:
廖亚平 (1910~1995) 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
廖一帆 (1917~1995) 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
黄友训 (1908~1995) 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
罗士高 (1905~1995) 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
罗潜 (1911~1995) 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
钟健飞 (1914~1995) 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
+ 更多公元1995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