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河北省> 邯郸市> 成安人物

李青云

[公元1903年-1934年]

李青云为[公元1903年-1934年]

  李青云,字梯青,号含英。1903年3月生于河北省成安县贾庄村。1920年秋入湖北讲武学堂学习,毕业后留校任教。北伐军攻克武汉后,他拥护北伐。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他化装回到故乡。
  1928年投入冯玉祥部,历任国民党军第23军军部参谋、第14军特种兵旅旅部参谋兼副官长。1930年,任赵博生创建的“-救国军”第1支队支队长。失败后,在国民党军第26路军第25师第73旅旅部任参谋和学兵连连长。
  1931年7月,李青云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任中共国民党军第26路军特别支部委员会士兵支部书记。同年12月,他同季振同、赵博生、董振堂等一起领导了著名的宁都起义。奉命扼守宁都城内大街,占领总指挥电台。起义部队改编为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第5军团,李青云任第5军团15军43师129团团长。
  1932年2月,率部随红5军团参加了赣州战役。之后,红5军团被编入东路军,东征福建,参加了漳州战役。在此次战役中,他率部打得积极主动,出色地完成了战斗任务。战役结束后,他被提升为第43师师长,1932年7月,他率部参加了南雄、水口战役,同第1、第3、第5军团一起,英勇奋战,击溃敌15个团,受到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的嘉奖。此次战役后,他被提升为第15军军长。同年8月,率红15军同第1、第3、第5军团一起连续攻占乐安、宜黄、南丰、宁化等县城,歼敌3个旅,俘敌5000余人。
  12月中旬,正值宁都起义和红5军团成立周年纪念之际,李青云作为宁都起义领导人之一,同其他领导同志一起受到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的表彰和奖励。1933年1月,李青云率红15军于江西省金溪县长源庙箝制一路敌军,有力地配合主力击溃敌军3个师。同年2月至3月间,在粉碎国民党军第四次“围剿”中,红15军同兄弟部队一道经过黄陂、草台岗等战斗,先后歼敌近3个师,俘敌万余人,取得粉碎敌第四次“围剿”的胜利。由于他指挥勇敢、果断,战斗任务完成出色,荣获二等红星奖章。
  1933年6月上旬,红军第一方面军进行整顿,红5军团所属第13、第15两个军合编为第13师,李青云任师长。在以后的反敌第五次“围剿”中,他部担负着在苏区北部抗击敌军的艰巨任务。艰苦的环境和频繁的战斗,使他积劳成疾,后又染上疟疾,久治不愈。终1934年夏,率15军担负苏区北线抗击敌人任务时,于江西省永丰县藤田村病逝。时年31岁。
  同名人物:

李青云 (1934~1937) 革命烈士 江西省萍乡市莲花县 [当代]

  同年(公元1903年)出生的名人:
柴水香 (1903~1930) 浙江省宁波
刘安祺 (1903~1995) 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
曾卓元 (1903~1951) 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
古鸿烈 (1903~1969) 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
蓝逊 (1903~1983) 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
+ 更多公元1903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34年)去世的名人:
温建刚 (1900~1934) 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
李浩如 (1858~1934) 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
连铁汉 (1900~1934) 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
李隆兴 (1904~1934) 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
罗少彦 (1897~1934) 广东省东莞市
余国桢 (1909~1934) 资阳现代四杰 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
+ 更多公元1934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