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江西省> 宜春市> 袁州人物

黄开泰

[公元1903年-1936年]

黄开泰为[公元1903年-1936年]

  黄开泰(1903-1936),宜春县水江乡社背村人,因在家排行第三,又名“三陀古”。其父勤劳厚道,两个哥哥终年挑脚做工,但全家仍不能温饱度日。黄开泰11岁就开始替地主家放牛、做工,先后长达13年。
  1926年9月,北伐军攻克宜春,在城乡各地宣传革命、招募新兵,黄开泰参加了北伐军。国民党公开叛变革命后,中国共产党转入农村开展武装斗争,在军队的黄开泰听说家乡的农 动正蓬勃兴起,于是以“完婚”为由,于1930年春请假回乡。回乡后,黄开泰立即报名参加宜春县第五区苏维埃组建的赤卫队,因为他为人正直刚强,又有较高的军事素养,被任命为赤卫队队长,同年5月,他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
  宜五区赤卫队成立之初,所用武器基本上是梭标大刀。为了武装自己,黄开泰率领部队先后从敌人手中智夺0总计200余支。除大部分上交主力部队外,剩余部分用于改善自己的武器装备,没多久,赤卫队就成为一支赫赫有名的地方革命武装力量。
  黄开泰幼时喜欢习武,身手矫健,在北伐军中又练就了神 绝技,弹无虚发,加上他机智勇敢,敌人莫不闻风丧胆。1931年10月,宜春县 队长王家琳率200多人马进攻宜五区西坑村(今天台镇政府所在地),妄图消灭宜春县苏维埃独立营和宜五区赤卫队。由于敌我力量悬殊,部队决定转移,黄开泰独自留下掩护。他凭借有利又熟悉的地形与敌人周旋,毙敌50人,完成掩护任务后,负伤撤离。1932年5月,在支援萍七区小洞赤卫队反“清剿”的战斗中,他命令队员埋伏在敌军必经的峡谷两侧,自己单 匹马,带着一支军号来到峡谷口,当一个团的敌军逼近峡谷口时,他一会儿开 射击,一会儿吹冲锋号,大布疑阵,令敌人虚实难辨,不敢轻举妄动,只好原路撤回。
  1934年,红军主力长征,敌人悬赏捉拿黄开泰,他将唯一的儿子寄养在别处,自己带领赤卫队员上山打游击,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坚持到1936年。随后他又与浏阳一支游击队在杨岐山会合,共同应敌。由于敌人援兵不断,游击队活动范围越来越小,终至弹尽粮绝,队伍被打散,仅剩黄开泰等几个人。1936年11月19日,黄开泰只身被敌军包围在水江乌石一个山洞之中。次日清晨,敌人发动进攻。黄开泰英勇牺牲。


  水江乡   水江乡辖区面积64平方公里,人口24000人,辖管10个行政村,135个村民小组,耕地9000亩,林地68000亩,储藏丰富的金、银、铜、煤、铁、锡、钛等矿产,盛产红薯、药材、百合,养殖业发达,以牛、羊、猪、野生珍禽为主。 水江乡位处宜春市袁州区西北部,毗邻萍乡市东源、鸡冠山、桐木等乡镇,与湖南浏阳文家市等地相呼应,与长沙星城遥遥相望,仅存4公里之…… 详细++
同年(公元1903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36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