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安徽省> 滁州人物

张庆松

[公元1908年-1982年]

张庆松为[公元1908年-1982年]

  张庆松(1908~1982),滁州人,著名医学家、教授,中共党员。 张庆松自幼酷爱读书,16 岁考入北京协和医院,是当时学生中最年轻的。民国17 年(1928 年)获燕京大学理学学士学位,民国21 年获美国纽约州大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先后任北京协和医院外科住院医师、协和医学院耳鼻喉科助教、讲师。民国27 年再次到美国深造,先后在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院耳鼻喉科、变态反应科,美国吞扑尔大学医学院气管食管镜科和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变态反应科进修。回国后任北平协和医学院耳鼻喉科副教授,并创立了国内第一个变态反应科。抗日战争时期,协和医学院停办,转任北平医院副院长兼耳鼻喉科主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张庆松任北京医院副院长兼耳鼻喉科主任、北京大学医学院耳鼻喉科主任、教授,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医院院长、空军总医院耳鼻喉科顾问,中国协和医院副院长兼耳鼻喉科主任、教授等职。1952 年起兼任中华医学会副秘书长、常务理事,中华医学总会耳鼻咽喉学会历届主任委员,《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历届总。1954 年起任聋哑人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临床医学研究所副所长、中国医学科学院首都医院副院长兼耳鼻喉科及变态反应科主任、教授、国家卫生部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等职。
  张庆松专长耳鼻咽喉科变态反应学,于民国25 年撰写论文《中国人的鼻窦发育——100 个婴儿头颅的解剖》,发表于美国医学杂志(1936 年),是国内医学方面的第一份研究资料,对儿童鼻窦病的诊断及治疗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此后,他又在国内外的医学杂志上发表了《喉部变态反应》、《儿童扁桃体摘除与变态反应的关系》、《变态反应性鼻炎及鼻窦炎》、《鼻部变态反应与其它部变态反应的关系》等论文,对变态反应的临床研究及临床医学水平的提高作出了积极贡献,此外还有16 篇论文发表于国内医学刊物。1963年主编《耳鼻咽喉科学》一书,后修订再版。
  张庆松从事医学研究和教授50 年,是中国耳鼻喉科的专家,变态反应科学的创始人和奠基人。 相关院校:

北京大学

同年(公元1908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82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