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湖北省>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恩施人物

金裕汉

[公元1904年-1950年]

金裕汉为[公元1904年-1950年]

  金裕汉(1904~1950)又名金石,字仲章,恩施市城关镇人。中共党员,曾任施鹤学生联合会常务干事,恩施县教育局长,中共施鹤地区临时特别委员会委员。
  1924年左右考入湖北省立恩施第十三中学(1809年创办南郡书院,1912年改称南郡中学,1923年改称湖北省立恩施第十三中学)读书。1925年冬,共产党员、湖北省学生联合会主席陈定一派共产党员、武汉学生联合会代表胡楚藩(来凤人)返回恩施开展-。胡楚藩带上中共中央创办的机关刊物《向导》、《中国青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等书刊回到恩施,很快与省立恩施第十三中学有进步倾向的青年学生朱光钦等人取得联系,在胡楚藩的指导和帮助下,省立恩施第十三中学随即成立学生自治会,朱光钦任常务干事,金裕汉任组织干事,胡秉之任宣传干事。省立恩施第十三中学学生自治会成立后,组织师生在校内办墙报,开辟宣传专栏,公开号召师生员工团结起来,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封建军阀的统治,争取自由、民主;反对吸 、-;要求改进教育制度,反对-腐败。十三中学校长邱维新出面阻止学生自治会开展活动,朱光钦、金裕汉、胡秉之在教导主任胡森阶(又名胡拱辰,利川市团堡镇人)等进步教师支持下,抓住校长邱维新吸 、0、-,导致学生口粮减少、吃不饱饭等问题,组织师生掀起反对校长邱维新的 运动,校内到处贴满墙报,公开揭露邱维新的问题,全校师生-时间长达1个月左右,迫使官方免去邱维新的校长职务。此外,十三中学学生自治会组织学校师生成立“十三中宣传队”,积极发动群众,支持国民革命军北伐。十三中宣传队举着自制三角旗帜,走上恩施街头,深入乡村各地,广泛开展宣传活动。通过街头演讲和表演文艺节目等形式,控拆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种种罪行,介绍国共两党合作的新形势和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号召民众组织起来,积极配合全国的工人运动和-,支援北伐战争。同时,十三中宣传队还把湖北省学生联合会寄来的广州国民政府印发的“打倒军阀!打倒土豪!”“中华民族解放万岁!”“国民革命成功万岁!”“世界革命成功万岁!”等标语口号张贴到大街上。十三中宣传队每一次演讲和演出结束后,带头高呼这些革命口号,使广大人民群众深受教育和鼓舞。后来,十三中学师生的革命行动遭到恩施驻军、直系军阀于学忠的压迫,勒令学校将朱光钦、金裕汉、郑廉等8名学生开除学籍。1926年3月,朱光钦、郑廉等人前往武汉,进入由共产党人主持的中国国民党湖北省党务干部学校学习,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金裕汉前往宜昌活动,经同学介绍,加入国民党。1926年11月,中共湖北省委通过国民党湖北省党部派遣朱光钦(共产党员)、徐伯坚(共青团员)、廖生明(国民党左派)等人以国民党省党部特派员、视察指导员的身份,返回恩施,筹建国民党恩施县党部。年底,金裕汉在宜昌受命返回恩施十三中学,继续从事-。经过组织筹备,于1927年1月正式成立“施鹤学生联合会”,金裕汉任常务干事。不久,升任恩施县教育局局长。1927年2月下旬,金裕汉协助朱光钦等人在恩施城林家巷县劝学所(今恩施市农业银行宿舍大院)成立中国国民党恩施县党部筹备处,金裕汉任筹备委员、筹备处秘书、妇女协会秘书、审判土豪劣绅委员会委员等职。根据国民党省党部工作计划大纲,积极发展国民党员。朱光钦、徐伯坚返回崔坝发展农民党员,廖生明、金裕汉在恩施城内施鹤学生联合会中的青年学生和同乡、学徒、商人、妇女中发展党员,吸收一大批积极分子加入国民党,并逐步成为群众运动的领导骨干。由朱光钦、徐伯坚、廖生明、金裕汉等人领导的国民党恩施县党部筹备处,在发展国民党员、促进妇女解放、审判土豪劣绅等方面做大量工作,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四·一二”-政变后,恩施的各种 势力开始策划复辟活动。鉴于恩施的形势发生变化,朱光钦先行离开恩施,前往武汉,寻找党组织,汇报情况。5月4日,驻恩施的国民革命军第四十三军军长李晓炎的部队倒向蒋介石,公开叛变革命,下令部队包围恩施县党部筹备处,徐伯坚、廖生明、金裕汉等人听到风声,从屋后越墙撤走,叛军和土豪劣绅冲进县党部筹务处驻地,见人去屋空,将县党部筹备处查封,并下令通缉朱光钦、徐伯坚、廖生明、金裕汉等人。5月23日,蒋介石派胡宗铎为鄂西清乡督办,胡宗铎委任范腾霄(利川市都亭人)为恩施清乡司令,-笼罩恩施城乡。徐伯坚、廖生明、金裕汉等人离开恩施,前往武汉,恩施大革命运动转入低潮。
  9月12日,金裕汉、郑廉(共产党员,恩施人)进入国民党湖北省党务干部学校第三期学习,在杨维藩的影响和帮助下,加入共青团(C·Y)。10月,培训结业后,接到中共鄂西特委通知,令杨维藩、黄子全、金裕汉、郑廉等人到达宜昌,参加中共鄂西特委党团联席会议。杨维藩、黄子全、金裕汉、郑廉等人如期前往宜昌,参加这次会议。会议决定:杨维藩、黄子全、金裕汉、郑廉等人回到施鹤后,尽快组织建立中共施鹤临时特别委员会,领导发动7县(除巴东外)的农民暴-动,建立革命武装,临时特委受鄂西特委指导。
  杨维藩、黄子全、金裕汉、郑廉等人回到恩施后,在恩施共产党员郑廉家里开会,讨论贯彻执行鄂西党团联席会议精神,决定采取分头串连的方法,联络各县党团员。12月底,施鹤7县的部分共产党员、共青团员代表秘密汇集咸丰龙潭司,举行党团联席会议,参加会议的代表有来凤的杨维藩,恩施的郑廉、金裕汉,建始的张学敏、聂维祯,利川的陈世松,宣恩的李祖锡、石明成,鹤峰的徐锡如,咸丰的黄兴武、黄子全等人。会上,正式建立第一个地区性党组织——中共施鹤地区临时特别委员会,杨维藩任临时特委书记,杨维藩、黄子全、金裕汉任特委委员。特委辖中共咸丰、建始2个县委和中共鹤峰特别支部,有共产党员近100人。会议决定举行农民暴-动是临时特委当前的中心工作,临时特委成员和咸丰县委成员负责发动群众,建立施鹤农民武装,并提出“打倒土豪劣绅,铲除-污吏”,“建立苏维埃,实行分土地”等响亮口号。
  3月底,金裕汉前往利川,与当地共产党员取得联系,争取和改造当地“神兵”,发动武装暴-动。5月,金裕汉来到利川县汪家营,与共产党员潘季川(汪营镇人)、刘子壮(利川人)接上关系,组织和利用“神兵”攻打汪家营民团大队长牟植森,因牟势力强大,“神兵”溃败,刘子壮牺牲,金裕汉转移到宣恩,潘季川离开汪家营躲藏,金裕汉与潘季川还通过书信往来保持联系。后来,金裕汉、潘季川两人均未找到党组织而-。金裕汉改名金石,前往五峰县,投靠县长张干卿,任五峰县政府秘书。不久,返回恩施任小学教师,后弃教从商。抗日战争期间,曾担任过施巴警备司令部军法官、湖北省政府秘书处编译室科员。1946年当选为湖北省参议员。1950年被恩施人民法庭逮捕处决。

同年(公元1904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50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