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辽宁省> 沈阳市> 法库人物

关在汉

关在汉为

  关在汉,锡伯族,1933年10月14日出生,法库县丁家房镇大泉眼村人。1942年至1946年,在家乡的小学读书。1947年至1948年,在沈阳市内的省立沈阳第二初级中学读书。1948年11月沈阳解放后,考入济民中学继续初中学业。1951年考入沈阳市第二中学读高中,在校期间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后改称共产主义青年团)。1953年考入东北师范大学化学系。
  1959年大学毕业后,关在汉被分配到辽宁大学化学系任教。同年,被辽大派到吉林大学化学系物理化学专业进修,参加研究生班学习。1961年底,回到辽宁大学化学系从事教研工作。1964年被任命为辽大化学系系务委员会委员、物理化学教研室副主任。1965年8月到法库县依牛堡子人民公社参加“社教”,1966年回校。1978年开始,任辽宁大学化学系物理化学教研室主任。1983年由讲师晋升为副教授。1983年6月离开学校走上行政领导岗位,出任辽宁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兼辽宁省民族研究所所长、《满族研究》杂志主编。1990年10月调到辽宁省监察厅任副厅长。1993年省监察厅和中共辽宁省纪律检查委员会合署后,继续任副厅长兼省政府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办公室主任。1995年2月晋升为正厅级,并被省老科联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评审委员会评为教授。1995年11月30日,加入中国农工民主党,任农工民主党辽宁省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是政协辽宁省第五、第六、第七、第八届委员会常委,全国政协第九届委员会委员,中国农工民主党第十一、第十二届中央委员。社会兼职有:国家民委民族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民族理论学会理事、辽宁省-理论学会常务理事、第一届辽宁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成员、省地方志学会常务理事、《满族文学》顾问、《满族大辞典》编委会顾问、辽宁省监察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省纪检监察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关在汉曾长期从事高校教学工作。在教学第一线,除参加教学、科研工作外,作为教研室主任曾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实验室、研究室和师资队伍建设,为提高辽大化学系物理化学教研室的教学、科研水平和在全国高校同行中的知名度做出了贡献。期间,与他人合写的论文《电解质在非水混合溶剂中的溶解度和溶剂化数》,获沈阳市科协二等学术论文奖;合译英文版《统计热力学》,已由辽宁省科技出版社出版;参与由吉林大学牵头编写的《物理化学基本原理》一书,作为高校教材已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还先后为沈阳、抚顺、本溪、营口电视大学、师范学校师生讲授、辅导《物理化学》和《化学物理》等课程,受到好评。
  在省民委及省民族研究所任内,关在汉做出的突出业绩有:(1)在沈阳组织召开了全国首届锡伯族史和文化古迹研讨会,出版了《锡伯族源流史纲》、《锡伯族史论考》两部著作。(2)为繁荣辽宁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分别在阜新、丹东组织两次全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3)曾率团参加1986年在新疆乌鲁木齐市举行的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取得优异成绩,受到辽宁省人民政府的表彰。(4)为民族自治县全体少数民族学生争取到了报考省属高校时,总成绩照顾10分的优惠政策。(5)为阜新、喀左蒙古族自治县蒙古族学生争取到了报考省属高校时,汉语和蒙语各以百分之五十计入语文总成绩的优惠政策。(6)对辽宁省满、蒙古、回、朝鲜、锡伯五个主体少数民族教育现状调查分析后,撰写了题为《当前我省少数民族教育工作中值得重视的几个问题》的理论文章,为调整和加强少数民族教育做出了贡献,并获1987年省-理论优秀论文奖。(7)主持编写、修改、审定、出版了国家民委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之一,即阜新、喀左、凤城、岫岩、新宾等五个民族自治县的《自治县概况》。(8)作为《满族大辞典》编委会顾问,协助已故清史专家孙文良教授完成130万字的《满族大辞典》出版任务。(9)在辽宁省计划免疫工作中,做出了显著成绩。(10)组织编纂国家“七五”重点科研项目《中国民间文学集成》(辽宁卷)。(11)1990年,作为国家民委派出的5人代表团成员,参加了在苏联乌克兰共和国首都基辅举行的国际民间艺术节,并顺访了苏联文化部、民族工作机构等。(12)1990年10月1日,作为全国少数民族观光团成员到北京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1周年观光活动,应中共中央邀请到中南海作客,受到江泽民、李鹏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在省监察厅和省纪检监察学会任内,坚持理论研究,曾撰写出《行政监察为经济建设服务》、《行政监察为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服务》等论文,发表在《辽宁日报》(理论版)等学术刊物上。
  在工作之余,关在汉坚持研究书法理论,对帖临池,师法古人,自得其趣。其作品入选农工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纪念册《翰墨丹青·喜迎盛会》和为纪念人民政协成立50周年而出版的《辽宁政协委员书画集》。
  在农工党辽宁省委负责人任内,关在汉同农工党省委领导成员一道,带领全省农工党员,围绕辽宁省的中心任务,参政议政,建言献策,发挥农工党以医药卫生界中、高级知识分子为主的界别优势和特点,组织“悬壶济世工程”、“救助烈士遗孤遗属工程”等,为政府分忧解难,受到省领导的好评。自省政协第五届委员会组建以来,关在汉作为省政协常委,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撰写提交提案上百件,认真履行政协委员职责。为加强海峡两岸交流,促进祖国统一,关在汉曾率辽宁医学专家赴台考察团去台湾交流考察。多年来,关在汉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祖国统一大业做出了贡献。
  关在汉曾多次受到表奖。1986年因组织开展民族体育活动,受到省政府的表彰。1987年,获辽宁省-理论优秀论文奖。1989年,被授予辽宁省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1990年,在组织编纂《中国民间文学集成》(辽宁卷)工作中被授予组织领导奖。1991年,被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评为先进工作者。1994年,在辽宁省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工作中,被国务院五部委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


  丁家房镇    辽宁省沈阳市法库县丁家房镇,镇政府驻丁家房。人口2.12万人,面积132.73平方千米。邮编110411。 - 行政区划 丁家房镇主干道  丁家房镇辖21个村委会:丁家房、西丁家房、佘家堡、香草沟、雷其堡、芹菜沟、白家堡、塔子山、羊泉、兴隆峪、大泉眼、东岗子、红土墙、蛇山子、西沟、靠山屯、候三家、刘家堡、湾柳街、古城子、帮牛堡。 - 农业…… 详细++